03.05 除了戰勝,別無選擇!

除了戰勝,別無選擇!


1月26日,農曆初二。


早上6點47分,泉山區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觸者3人檢測結果均為陽性。


得知檢測結果,泉山區疾控中心副主任祁偉在中心微信群發出緊急召喚:“請各位同事儘快返回單位,看到的同事請相互轉告。”


指令一下、全員出動,整裝待發、奔赴戰場。


  • 緊張而有力,因為徐州首例確診病例在泉山,泉山疾控人率先衝向了全市“抗疫”第一線;
  • 忙碌而有序,因為泉山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多數經歷了17年前的“非典”,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


除了戰勝,別無選擇!


從1月24日開始的臨戰狀態,

疾控人經歷了

首發病例的報告、轉院、

監測、輿論引導……


高強度的工作背後,

是疾控人與時間賽跑、

同病毒較量的決心和勇氣。


“疫情面前,我們除了戰勝,別無選擇。”泉山區疾控中心主任周毅的話語擲地有聲。


除了戰勝,別無選擇!


今天我們走近疾控人3個特殊群體,用文字向這些衝在“抗疫”第一線的英雄們致敬。


這項工作“慢不得”

105次深入現場調查


下現場105次,調查可疑病例152人,追蹤管理密切接觸者106人……


從1月25日開始,急性傳染病防治科科長劉曉靜便和9位同事奔走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流行病學調查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關。


  • 1月25日,徐州檢測出首個陽性病例。


劉曉靜接到命令後,帶領流行病學調查組,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直接與患者面對面進行調查,詳細瞭解病人發病前後接觸史,曾經去過的場所、乘坐過的交通工具,發病時間、過程及就醫情況。反覆調查分析、提出有針對性預防控制措施。


當天晚上,在泉山區疾控中心,作為流調組組長的劉曉靜伏案撰寫疫情報告,監測疫情動態;副組長劉靜首當其衝奔赴於醫院和病家,耐心細緻地從病人口中挖掘活動軌跡,力圖掌握每一個活動細節,不漏掉任何一個密切接觸者。


她們深知,只有患者的活動軌跡調查得一清二楚,才能最大限度阻斷疫情傳播。劉曉靜說,

“雖然辛苦,但是我們覺得很值得;雖然夜以繼日,但是我們深知這項工作慢不得。”


除了戰勝,別無選擇!


這項工作“慌不得”

累計採送樣282份


  • 1月24日,大年三十,中午。


泉山區疾控中心檢驗科副科長喻麗,接到了單位的緊急召回電話。

17年前的非典,20多歲的喻麗便主動要求參加。如今,作為採樣組副組長的她,深知這個緊急電話背後的嚴峻形勢。到了單位便和同事一起趕去醫院對疑似病人進行採樣,這就是我市第一例確診病例。


  • 1月26日下午5點半。


在醫院忙碌一天的喻麗和採樣組的組員接到了確診病人的密切接觸者採樣任務。喻麗帶上裝備和全組人員一直忙到晚上九點半,在完成第65個人的採樣任務後,隔離衣裡的衣服已經全部溼透。

截至2月25日,採樣組累計採送樣282份。


除了戰勝,別無選擇!


這項工作“急不得”

時刻準備再出發


對流調、採樣、隔離、疫點等重點場所、重要環節、重點物品、設備進行消毒處置,這是一項工作量大、任務繁重的工作。

51歲的泉山區疾控中心衛生科科長、疫情處置消殺組副組長何保東,和其他7名同事就承擔著這項任務。


  • 1月24日,除夕夜。


從下午2點到晚上7點半,消殺組工作人員與流調組、採樣組到部分醫院發熱門診進行現場疫情處置,指導醫務人員開展院內疫情處置工作。


  • 1月25日,大年初一。


從早上6點,消殺組成員先後到相關醫院發熱門診、患者家中進行消毒工作。


  • 1月26日上午9點,到27日早上5點。


消殺組配合流調組進行患者家的隨時消毒工作,在凌晨2點患者轉運後,消毒人員在患者家中開展終末消毒工作。


  • 從2月16日至19日。


何保東主動請纓前往區集中隔離點參加72小時的輪值工作。何保東說,每天都要穿著隔離服穿梭在隔離點2層至6層之間,除了固定消毒工作、所有被隔離人員的一日三餐配送、垃圾消毒處理收集之外,還要迎接任意時間段突然到來的新的隔離人員。

消殺組8個人,5位女同志,平均年齡50多歲,大家全部經歷過2003的抗擊非典。


口罩下的何保東依然透著堅定與自信。

“對於這次疫情,我們更加從容和規範。各種消殺措施更加到位、嚴格,這項工作急不得,必須細而又細。”


周毅說,

現在每天早上看到通報的一個個“0”,感到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文字:魏寧


除了戰勝,別無選擇!

除了戰勝,別無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