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好客山東之蓬萊閣

蓬萊閣始建於北宋嘉祐六年也就是公元1061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在我國的古建築當中,蓬萊閣既沒有皇家宮殿那麼恢弘壯觀,也沒有古代塔剎那樣高大雄偉,但是每年都有數百萬遊客從四面八方來到這裡。那這蓬萊閣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好客山東之蓬萊閣

說起蓬萊閣的特別,主要有四絕。這第一絕,絕在風景之勝。蓬萊是世界上出現海市蜃樓最頻繁的地區之一。蓬萊閣就是觀看海市蜃樓的最佳場所。古時候人們說海市是大海中一種叫“蜃”的蛤蜊仙子吐出的霧氣;還有的說,海市是海上的三座仙山,山上煙雲縹緲,有神仙居住,並有長生不老藥,因而引來了秦皇漢武的多次東巡。

相傳蘇東坡在這裡做官時就曾經親眼目睹過,所以他描繪道:東方雲海空復空,群仙出沒空明中。

好客山東之蓬萊閣

雖然海市奇觀可遇而不可求,但在蓬萊閣上目睹海市的機率還是非常高的。從1980年到現在,蓬萊一共出現了四十多次海市蜃樓,時間最長的達五個多小時。所以大家不妨帶上家人朋友到蓬萊閣來試試運氣,說不定就遇見了呢~

這第二絕,絕在傳說之神。蓬萊自古被譽為“東方神話之都”,在我國眾多的神話傳說中,八仙過海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相傳八仙就是在蓬萊閣上品茗論道、飲酒作詩,喝醉酒之後他們各持寶器漂洋過海,由此引出了“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典故。

從古至今,人們來到蓬萊閣,就是希望能到八仙駐足的地方體驗一把對酒當歌、逍遙快活的感覺。所以說蓬萊閣因八仙而神秘,八仙也因蓬萊閣而傳奇。

好客山東之蓬萊閣

這第三絕,絕在建築之妙。蓬萊閣古建築群裡有一處不起眼的小亭子,但它卻是蓬萊閣上最神奇的地方——避風亭。為什麼說它神奇呢?我們知道,蓬萊位於山東半島最北端,常年刮北風,尤其是到了冬天,風力有時甚至達到7、8級。而這座避風亭位於蓬萊城北的丹崖山極頂,坐南朝北,面向大海。按常理說,颳風的時候,如果把門窗都打開,北風灌進來,屋裡會感覺到風很大。可奇怪的現象是:外面的北風越大,亭子裡的避風效果卻越好。這就是它的神奇之處。

好客山東之蓬萊閣

這第四絕,絕在歷史之奇。徜徉於蓬萊閣,每一處飛簷翹角,每一方碑文石刻都在向我們講述著它的過往和繁華。在蓬萊閣北側的牆壁上,鐫刻著“海不揚波”四個大字,是清代愛國名將、山東巡撫託渾布題寫的。大家稍有留意就會發現其中的“不”字是經過修補的。這還引出了一段真實的歷史故事。

好客山東之蓬萊閣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山東巡撫託渾布督辦海防,有一天他登上蓬萊閣,面對大海,觸景生情,揮筆寫下了“海不揚波”四個字,表達了他希望萬里海疆平安無事的心情。可是歷史卻偏偏與他開了一個玩笑。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1895年1月18日,日軍“吉野”號等3艘戰艦闖至蓬萊閣下,炮擊蓬萊城。一發炮彈正中“海不揚波”的“不”字。幸而只是一顆啞彈沒有爆炸,卻把大半個“不”字打飛,“海不揚波”變成了“海揚波”。

好客山東之蓬萊閣

人們都說是因為蓬萊閣有著八仙的庇佑才能倖免於難。現在這方刻石還能看出當年被炮彈擊中的痕跡,寄託了愛國將領保家衛國的赤誠之心。蓬萊閣的神奇不僅僅在於海市的縹緲、八仙的逍遙和建築的巧妙,更在於她所蘊含的文化根基。這座山海樓閣讓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她的美。這種美,美在風景、美在傳奇、美在建築,更美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