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感覺傳統春節的習俗在慢慢消失,這是什麼原因?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情定景盛園


離得遠的親人 無非是有一點血緣關係的陌生人罷了。。。。 還不如交點好朋友


Destiny丶子期君


說說我的故事,我生在一個小山村,黑龍江省,伊春市,友好區,雙子河。因為家境一般,小時候總是盼著過年,天天掰著小手算,算著算著四十多年就過去了😛😛😛。不跑題,小時侯的年總是緩緩的來,象天空的雲,象晨時的霧,象夏日的微風,象生長的嫩草,來了,來了,年來了。伴著冬日刺骨的寒風,年,如同心中的一道絢麗的彩虹橫貫天地間,雙子河的小集橫向十米,縱伸二百米,陡然填滿幸福。



興安北硯


我印象在小時候過春節是特別美好的記憶。現在的春節有個儀式感,其他方面和平時沒什麼太大的區別了。

春節要全家人團結起來熱鬧,那時兄弟姊妹多,老人健在,所以一大家人,團年飯擺兩桌還不夠,菜都是自己家人做的,很是熱鬧。吃飯前對小朋友們來說最期盼的是發壓歲錢,錢不多,一堆孩子輪流拜年然後拿到了錢會特別開心😁。

鞭炮放的特別多,那時每家比著放鞭炮,隆隆的鞭炮聲就在窗戶外邊炸開了花🌸,持續很久,第二天起來一看,外面的地面堆了厚厚的一堆紅屑。

現在人們的家庭結構變了,親人之間地理距離也遠離了,所以傳統的習俗也要適應城市化的現實。

也許會形成新的一些習俗,可是春節年味那就是久久的鄉戀,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濃濃的味道,沁人心脾。


簡垚


慢慢的人長大了,感覺到年味越來越淡了,有時候工作在外地,過年就回去那麼幾天時間,匆匆的回去,匆匆的又趕回外地工作,以前老家過年的時候還有唱大戲,人特別多,也特別的熱鬧,現在基本上看不到了,現在過年感覺到人與人之間生疏了,親戚之間拜年,坐坐就走了,聊的話題也不多了,最大的娛樂活動就是坐在一起打麻將,當然我從來不打麻將,所以過年的娛樂活動也比較少!

時代在變化,社會在進步,社會的風氣也在慢慢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外地去旅行過年,或者是子女在外地選擇到溫暖的南方過年,還有一些人選擇去國外,出去走走看看,所以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年味兒!

雖然現在物質生活越來越富有,過年的娛樂活動也越來越多,但我總感覺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淡薄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遠了,傳統春節的習俗也越來越淡化了!

現在人長大了,特懷念小的時候過年,覺得那時候過年有滿滿的年味!滿滿的熱鬧,滿滿的幸福!只可惜再也回不去了!



東方孟菲斯利哥


的確,春節的傳統習俗在漸漸淡出我們的生活。

過去,我們無論多遠也回家,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頓豐盛年夜飯,這頓飯也是爸媽和家人一起在家做的。然後是春節聯歡晚會必不可少,壓歲錢給還沒工作的孩子。大年初一一家人去家附近的寺廟燒香,也是一起散步聊天,聊各自一年的經歷。初二初三就跟父母去親戚家拜年,這兩天的飯真不知會在誰家吃,很隨意。到了初五,總有一些廟會逛。

現在,因為通訊方式的改變,很多事因此改變。那些習俗也相應改變了。

壓歲錢成了手機微信紅包,春節聯歡晚會也被各種網絡好劇代替,每個人想看的節目多了也不會專心一家人坐下來圍坐一臺電視機前看一個節目了。

出行方式改變,工作壓力增大,很多人選擇在工作城市過年,而父母離開老家來城市過年,年夜飯自然就是飯店裡吃。很多感覺都變了。

雖然過年方式不同了,習俗也少了,但我們國人對於家,對於團圓的心思沒有變,改變的方式在新科技時代,漸漸會在00後,10後的記憶裡形成新的他們的習俗。


愛讀書的茶茶


我兒童時代不知有春節的叫法,知道是過了臘八,就要過年了,初夕l之日就是大年,當時把元旦之日叫小年,後來才知道,把舊中國推翻把大年初一改叫春節,降格了為節,年與節是有區別的,一年分為十二個月,月中有節,如正月十五元宵節,五月端午節,八月中秋節等。大年從初夕一直過到農曆二月初二,才結束,正月初一開始親朋好友都出門到各戶拜年,尤其對長輩必拜,磕大頭,同輩敬禮握手,道喜祝福。


麼麼達148742365


傳統春節的味道正在漸漸地被淡化了,這己是不爭的實是。



那麼造成春節氣氛淡化的原因是什麼呢?筆者以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一是時代不同了。從前的中國,以農業為主。對天地神的崇拜十分強烈,春節就是起源就於商朝時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在古代人們在這天迎神祭祖,舉行各種娛樂活動,占卜氣候,祈求半收。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靠天吃飯,求神保佑的思想觀念也不再那麼強烈。春節雖然仍在年年過,但己經把過去繁雜的過節內容一點一點地進行了簡化。



二是人們對春節的期望值正在下降。過去人們盼過年,是因為只有過年的時候家人才能團聚在一起,孩子們也只有在過年能吃的好一點,穿的好一點。在這點上,本人特有體會。過去我們家孩子多,生活條件不行。平時就吃煎餅,白麵饃饃很少吃,只有偶爾吃一次餃子。衣服也沒有幾件,只有過年才能每人做一套新衣服。現在生活水平高了,平時吃的都比過去過年吃的好,餃子想吃就吃,就怕沒時間。衣服過時了,馬上買新款的。這不就是天天都在過年嗎?有誰還非要等著過年?



三是生活節奏變了。就拿農村來說,過去冬天大都閒在家裡,過年那就是在熬年,不緊不慢,按步就班的按照傳統規距來過年。現在許多農民都已進工廠當了工人,每日三班倒,哪裡還有時間來安安心心的過年,有的連年夜飯都吃不到一塊。你說!這年的味道是不是就被這現代的快節奏給沖淡了?



四是環保因素。傳統年最少不了鞭炮煙火,只有鞭炮一響,那年味才顯得十足。現在過年禁放鞭炮煙火一年緊過一年,留給傳統春節的空間已經不多。春節的氣氛想不淡都不行啊!



那至於是說春節的淡化是好事還是壞事?筆者的觀點是: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該很好的加一保護,而不能在我們後人手上丟失。當然過春節的一些個習俗都受當古代社會背景的影響,過去通行的現在就不一定能行。因為畢竟是社會在進步在發展,春節的習俗也應該加入現代原素才行,只有與時俱進傳統春節才會換髮新的活力。要對那些封建迷信的動西進行淡化,取其精華,棄之糟泊,這對傳統春節的保留十方有利。爆竹聲中一歲除,過年沒有了鞭炮,這一歲怎麼除?鞭炮只所以受到圍剿,就是現在鞭炮的音量太大,己不是傳統的鞭炮了。所以鞭炮不能一禁了之,而是應該讓其迴歸傳統才是。禁放也是給鞭炮廠家敲響了警鐘,再不改變就會有被淘汰的可能!


半個南山人


春節的很多習俗確實正在消失,個人覺得這是快速城市化過程中過分最求經濟效益,忽略了傳統文化的傳承,這種現象近年來越來越明顯,春節的氣氛明顯沒有以前濃厚,這種現象不好,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能以忘記優秀的傳統文化習俗為代價。

首先,在以前物質條件匱乏,好多東西平時都見不到,只能等過年才能有,比如,吃好吃的糖果,穿新衣服等,所以對過年很憧憬,也很重視,也有很多講究,人有敬畏之心,很多習俗都代代相傳,近些年來,中國各階層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平時的吃穿用度和過年沒什麼大的區別,對春節也就沒有很大的期望,感覺除了放幾天假之外,沒什麼迫切想要的,過不過年都無所謂,甚至有人害怕過年,因為過年也是考驗這一年奮鬥的成果的時候,因此,很多人過年都不回老家,慢慢的就淡忘了很多習俗。

其次,農村的人口越來越少,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人都選擇進城打工,不願意在農村發展,漸漸地農村十室九空,都是鐵將軍把門,過年了也不回來,農村的很多活動都搞不起來,漸漸就失去了傳承。

再者,現在的人們沒有文化信仰,只有對錢的信仰,追求利益最大化是重中之重,一切向錢看,誠然,現代社會沒有錢,寸步難行,金錢也是美好生活的保障,但是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在流失,沒有了傳人,越來越多的傳統工藝、文化等被申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光是春節的習俗在消失,國家這幾年也在倡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要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要增強文化信仰,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也不是一個部門的事,需要每個炎黃子孫一起去傳承和弘揚的,希望大家找回我們失去的習俗,找回記憶中的節日氛圍。


讀經典品人生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熱鬧喜慶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佈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文化精華。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更,許多傳統春節習俗也在慢慢消失。我總結了幾種常見習俗消失的原因。

1、春聯與桃符

傳統習俗: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而題寫於桃符上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現在,過年大家在貼大紅春聯的同時,也可以在門上掛兩個桃符,有驅吉辟邪的美意。

目前桃符已經消失,演變為春聯,除了手寫的春聯,更多的是印刷起來的春聯。往往是銀行等單位贈送的廣告春聯。內容大同小異,失去了春聯的獨特性和感情。因為歷史原因,從明朝開始,政府開始推行春聯,所以老百姓的潛移默化,慢慢改變了習俗,但印刷業的興起,使得許多春聯成了千篇一律的印刷品,失去了文學和文字的個性美。

2、祭灶

傳統習俗:民諺曰:“二十三,祭灶關。”舊俗農曆臘月二十三為祭祀灶神的日子。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祭灶那天也要吃灶糖,家家戶戶會將灶糖敬獻給灶王爺,為的是讓灶王爺嘴甜一點,多在玉帝面前說好話,來年給家裡一個更紅火的光景。用這種糖祭灶,意在用灶糖的粘性,粘住灶神的嘴巴,使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現在因為煤灶已經很少有人用了,所以灶神信仰註定會消逝在日新月異的城市裡。

目前這個習俗幾乎消失,也許少數農村還保留著一些。因為隨著科技的發展,老百姓不用煤灶了,改用煤氣和電力等烹飪設備,加上科學素養的加強,灶神的信仰就淡出了歷史的舞臺。

3、拜年

傳統習俗:在宋代,皇親國戚拜年的賀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貼”。 “謁”即拜見的意思。古代的賀年卡把梅花箋紙裁成約二寸寬、三寸長的卡片,並註上寫上自己的姓名和地址。各家門上會粘上寫著主人姓名的紅紙袋,稱為“門簿”,用來接收名刺。拜者投名刺(名貼)於門簿,即表示拜年。“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在那個車馬很慢、書信很長的年代,“名刺”和“名謁”是古人聯絡感情、互相拜年的重要方式。

在互聯網時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被無限拉近,大家不用串門,就可以為遠方的友人送上真摯的祝福,網絡改變了拜年的方式。從打個電話,到發個短信,再到視頻通話,連給小孩發紅包都可以用手機方便支付,現在主流的拜年方式是微信和抖音拜年。雖然便捷,但失去了當面拜年的人情味。

4、年夜飯

傳統習俗:年夜飯,是春節習俗之一,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闔家聚餐。年夜飯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拜祭神靈與祖先後團圓聚餐。團年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以求吉利。吃團年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後才開飯。中國人的年夜飯是家人的團圓聚餐,這頓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一頓晚餐。

以前年夜飯是以十幾人或幾十人的大家庭為單位,十分熱鬧,現在一般以3-7人的小家庭為單位,甚至許多家庭選擇去飯店吃年夜飯。這是因為現在社會結構、人口結構已經由大家庭向獨立的小家庭轉變。消費觀念的轉變,也使得人們不願在春節因年夜飯的準備而勞累。

5、放鞭炮

傳統習俗:鞭炮起源至今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沒有火藥和紙張時,古代人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年獸。這當然是民俗傳說,但卻反映了古代中國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願望。鞭炮說法上各個歷史時期不同,稱謂從爆竹、爆竿、炮仗和編炮一直到鞭炮。特別是在春節期間,鞭炮的使用量超過全年用量的一半。

目前燃放鞭炮的數量急速減少,鞭炮種類略顯單一。主要是因為出於消防安全的原因,政府對鞭炮燃放加大管控,群眾的環保意識也變得強烈,導致燃放鞭炮不再是春節必備的“節目”。

春節具有獨特的習俗,隨著時代的更新、科技的發展和百姓生活的變化,中國人的過年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從掛桃符到貼春聯,從寫名謁到網絡拜年,從現金紅包到網絡紅包,一些跟不上時代的傳統習俗,在時間的沖刷下慢慢淡去,有些習俗則變化成其他的形式,比如舉家外出旅遊、觀看春節聯歡晚會等,繼續發光發彩,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唯一不變的是那顆中國心,萬里之外的遊子,放下手中的忙碌,回家和親人們團聚,這是春節最大的意義,也是永遠不變的中國精神。


李異寒山道


對於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而言,春節,無疑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開始,春節就算拉開了帷幕。

在北京人的童謠中:“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吊肉;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正是印證了春節前喜慶洋溢的氛圍。

而如今,很多人感覺年味兒越來越淡了,特別是在大都市,過年和不過年,除了那七天長假,似乎也沒什麼區別。是什麼原因呢?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變好了

古代就不說了,就說放在那個計劃經濟的年代。過年過節,是每家每戶的“高消費”時刻,什麼菜市場、合作社都是人滿為患,生怕去晚了就買不到年貨了。而如今,別說去超市什麼都有,就算是不出門,過年想買的東西,動動手指頭就送到家門口了,誰還大包小包的往家拎呢?

同時,經濟的發展,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以前過年才能吃上的餃子,現在只要你想吃,隨時都能吃得上,誰還在乎年夜飯桌上的那盤餃子呢?

二、社會發展,人們開始注重生態了

隨著那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曠世之句問世,不管是平頭老百姓還是官員商人,大家都開始注重環保、注重生態建設了,畢竟,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只有一個。

以往過春節,除夕夜也叫“歲除”,家家戶戶都得放鞭炮把那個叫做“年”的怪獸趕跑。但是鞭炮這個東西吧,聽著熱鬧,放完了確實汙染環境。記得前幾年和家人守歲看完春晚回家的路上,還是烏煙瘴氣的一片。而且好多人放完鞭炮就一走了之,地上全部都是爆竹皮。

隨著社會的發展,私家車越來越多,房子做外保溫層的也越來越多,放鞭炮不僅會汙染環境,也會造成一定的危險隱患。過年,大家還是得“平安”為先。

三、科技發展,人們過年的方式翻新了

古時候過年,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圖個熱鬧團圓;八十年代過年,一大家子守在電視機前看春晚也是圖個熱鬧團圓;現在過年,一家人還是會在一起,只不過可能不看春晚,可能不是一大家子,但宗旨,還是圖個熱鬧團圓。

畢竟,科技越來越進步了,我們已經不是那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了。除了電視上那個春晚,還有好多網絡上的直播。家裡人就算平時見不到,也能通過電話視頻,面對面的交流,因此,大年夜的晚上,家裡人談論的可能也就不是生活近況,而是今年有什麼新的拜年方式了。

如果你隨便在網上搜一下,關於春節的傳統習俗可能就有一籮筐,各朝各代、各地各族都不盡相同。但有一點,不論這個春節怎麼過,都是奔著闔家歡樂、喜慶幸福來的。

所以,年味兒淡了,是一種感懷,我很認同,有時也很唏噓。但無論好事壞事,因為節日和我們一樣,都會一直往前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