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您對網絡教學怎麼看,公平嗎?

剪輯師噠嘭


網絡教學本身是公平的,但是人們接受網絡教學的條件是有差別的,無差別、一刀切的搞網絡教學,才會造成不公平。

網絡教學不是因為疫情才有的,是因為科技的發展帶來的一項成果。網絡教學能夠打破空間、時間的限制,而且能夠實現場景重現,使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得到共享,這都是我們已經耳熟能詳的好的方面,也一直在作為教學輔助手段培養人才做著貢獻。

實施網絡教學,需要一些基礎條件,硬件方面需要網絡基礎設施和終端,需要軟件來支撐,也正因為如此,也造成了硬件條件不過硬的地方和個人,必然會有不利的影響。

目前實施的網絡教學,因為倉促上陣,各地各校臨時選用軟件平臺,可謂五花八門,都存在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行為及效果監控、質量評估及反饋等方面難以實施的問題。

學生自主管理強的效果就會較好,這也是各級要求不上新課、新學期零起點教學,主要開展複習、愛國主義等專題輔導、學生行為習慣養成、身心健康等方面教學活動的原因,就是要充分保障開學後大家都從統一時間和起點起跑,避免造成新的不公平。

個人認為,目前的網絡教學也好,包括通過電話等方式對學生學業進行指導,還是家長的管理也好,只要達成四個目標就非常完美了:一是讓學生保持好良好的學習狀態;二是增強自主管理能力、鞏固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三是保證身心健康發展;四是教師教育信息化觀念、技能等素養在這樣一輪難得的演練中得以大面積提升。

個人認為,網絡教學作為教學輔助手段或工具這樣的定位,是比較符合當前教育發展和信息化技術發展的形勢的。

一個工具有沒有用,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關鍵在使用工具的人,主要就是看教師和學生如何使用好這個工具。


採星


以前我對網課印象不怎麼看好,我認為有些太死板,缺乏互動性,學習的興趣不是很大。但是由於最近的新冠狀病毒就像一把鑰匙🔑一樣把網課教學的門打開了。之前雖有網課,但很少有人學,現在卻不一樣了,小學,初中,高中,還有各行各業的網課相繼出臺,突然間變得普遍起來。有的時候我也到各大網站上去瀏覽一番,感覺真心不錯,以前沒時間學,總是竄不開時間,有時看不了直播我可以看回播。像python,松鼠AI,抖音課程直播,我都學到不少東西。裡面方便快捷,易操作,有一部手機📱幾乎全部都能操作。讓我看到網課的機遇來了,所以我也想趕上這班車,做做網課。



Sky老斯


網絡教學從施教的角度看,那絕對是公平的。

老師發一樣的教學視頻,或一樣的直播,一樣的作業,一樣的要求,從施教的人來說,都一視同仁的,再沒有什麼座位給孩子沒調好,孩子受影響了等等之類的因素。家長和學生在這一點上也會覺得是公平的。

但可能由於自己孩子或自身或環境的原因,家長會認為,網絡教學不公平。

孩子自覺性不好、貪玩,家長有事或督促不到位,導致孩子網課效果不理想,他就會推卸責任地說網課不公平。甚至還拿信號設備來強調公不公平。

多數未成年孩子的自覺自律不是太好,如果再加上家長督促不到位,網課的效果不會太理想的,這是大家的共識。這次網課是特殊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的,我們儘量學一些吧。

我是不看好網絡教學的。倒不是說學生學不會,有一部分學生真的學得挺認真而且很有效果。我不看好的原因是開學後面對著網課學得參差不齊的學生,我還得從頭來過,還得認認真真的再過一次。當然,網課學得好的學生會在開校後更好!

在基本上還在上網課,那就好好上,第一能過得充實,第二能讓自己有一個良好的習慣,第三能為開學後學得更好打下堅實的基礎。


文沐春風


疫情防控,宅家學習,網課成了不二之選。網絡課程之利弊非常明顯,但網課一定會是將來的主要授課手段,我們要學會接受它適應它。首先網絡教學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對於德育教育來說,網課形式多種多樣,有多種選擇可以有效輔助教學手段,是任何課堂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

如,視屏,歌曲,故事,卡通等形式都可以使用,還可以顯示優美的動態畫面,可以播放動聽的音樂,可以方便地調用圖標、文字、圖片,把課本上枯燥的文字,變成生動形象的藝術片,把抽象的理論變成生活的實踐,使教學達到了一種新的境界,教學形式新穎,可以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網課教學能有效的解決難點,提高教學效率。一方面節省時間,教師可以把事先準備好的材料一一呈現,免除了在板書上寫來擦去的辛苦功夫,不討好的工作,不用再反覆擦黑板,能夠節省時間。學生上常規課的疲勞感通過接觸屏幕上的圖象,動畫演示隨之消失。

網課可以調用的科學教學形式更加多樣化。不見了老面孔“一塊黑板,一隻粉筆、一張嘴巴”。網課尤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傳統的“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相比,網課上不斷變換的視頻,製作精美的畫面,形象直觀的闡述,豐富生動的信息,都符合學生獵奇的年齡特點,可激發學生的興趣潛能,使得科學課堂活潑有趣而不單調。當然,網課也有其先天的不足,比如缺少了學生與學生間,老師與學生間的互動,缺少老師現場的個性化指導,監督等。

總之,網課是大勢所趨,不是此次疫情防控之下用一下就然後束之高閣了,它不受時空限制,將給教學帶來全新的理念。容易化抽象的概念於具體而生動,易於理解。可以將授課內容直接作用於感官刺激便於易接受,更感興趣,更願意去繼續探索。從而讓枯燥變得快樂起來。雖然網課也有各種各樣的短板,甚至有很多缺點或可詬病之處,但他較之傳統授課方式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大嘴英


持續幾周的網絡教學過程中,我的關注焦點從技術實現到教學實施,逐漸轉移到學生感受,教學並不是單方面的行為,必須包含學生的學習體驗。許多教師認為的,並不是學生認為的,我們不能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道理和“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一樣。可是學生層面也不盡然相同,大致分為求學者和應付者兩類,前者包括但不限於學霸們,後者包括也不限於學弱們,網絡教學對於前者促進作用遠大於負面作用,對於後者,是唯恐避之不及。

正因為如此,不同者會把不同的問題放大來理解。具體其實就是網絡教學的優缺點。

讓我們一起來歸納一下:

優點1:回放,不得不說,網絡教學中,這的確照顧到了那些因各種緣故漏掉了課堂內容的學生,只要是想學習,總會有辦法找到課堂中自己沒理解透或沒聽到的部分,進行自覺鞏固,同時也對教師提出更高要求,說不得半點廢話,更不能說錯話,一字一詞,全都記錄在案了,對教學有利的是,我下次再說“這道題我上次講過”絕對有圖有真相。

優點2:秩序,不少求學者們的反饋中,提到了這一點,可見平時課堂上,課堂紀律的維護有多重要。並不是課堂一片寂靜就是良好,關鍵是在這種環境下,是否時間都花在了學習上。就平時教室中我的觀察,雖然教師與學生面對面,但總難免會有個別學生開小差,甚至會影響到其他人的學習,教師在課堂維持課堂紀律所耗費的時間,對於求學者們來說,是一種浪費,但同時也是維繫教育均衡必須付出的代價。

優點3:技術,網絡教學環境下,必定用到較平時更先進的輔助手段,也天然避免了座位位置導致的看不清黑板問題,沒有了教室座位的限制,相當於人人都直接“面對”教師,再加上學生端可以使用錄屏、截圖等方式記錄課堂筆記,效率無疑是提高了。客觀題採用答題板等形式,收集統計更快捷。在網絡課堂中回答問題,沒有眾多目光聚焦,相對自然一些,也不容易受到其他干擾,平時的課堂提問,旁邊你一言我一語,會導致原來就不甚堅定的立場發生動搖,通過網絡,可達到直接與教師溝通的效果。

優點4:環境,無論身處何方,網絡教室有多少人,網絡上沒有距離,如果是一個人靜靜地上網學習,排除了許多幹擾,對於自覺學習的學生來講,反而比在教室效率要高,在家學習,沒有了課堂紀律的約束,活動更加自由,選擇自己最舒適的方式聽課,解放了身體。

缺點1:課堂氣氛,沒有集體學習的環境,許多相互促進的法子便不太靈,沒有眼見鄰桌認真學習,便也沒了榜樣,不能相互討論,許多方法只能靠自己去悟(其實我倒覺得這也應該算是優點)。

缺點2:提交作業,由於雲課堂本身的技術限制,暫時沒有開發出提交圖片、音頻和視頻的入口,只能通過第三方軟件實現,增加了學生操作次數,降低了課堂效率。後期只能通過與開發公司聯繫,儘快從技術上解決。

缺點3:網絡卡頓,設備運行緩慢,這其實和前一陣子一窩蜂上線網課有極大關聯,短時間內集中大批用戶上線,同時各教育app佔據了手機內存,許多性能不足的智能手機就會出現切換不及時,掉線等現象。尤其是教師端,如果網絡不穩定,出現掉線,或教師操作不當,導致沒有聲音,整個課堂都會受影響。

缺點4:答疑不及時,聽課有疑惑,只能通過線上交流的方式,信息一來一往,遠不如面對面講解。

缺點5:操作不方便,畢竟在手機屏幕那麼小一塊地方,觸摸屏上用手指書寫,效果肯定不如作業本上用筆書寫甚至是粉筆在黑板上書寫。

缺點6:注意力分散,任何人的注意力持續時長是一定的,網絡上更是如此,如果課堂本身沒有足夠吸引力,那麼分散是一種趨勢,同時能阻止這種趨勢的只有自覺性。

缺點7:不自覺,其實我覺得這並不是在說網絡教學對這些求學者們不利,反而他們會擔心同學中一些不自覺的人,這種擔憂是在為他人著想,非常不容易。

作為教師,我也最擔憂這個,然而在屢次發消息催促上課或作業無果之後,我便換了個思路,果真是缺點麼?對於應付者們來講,學習最大的障礙就是不自覺,一旦自覺,便自動歸入求學者行列了。實際情況是,平時不自覺,換到網絡環境,更有理由或手段逃避學習。也正如上面的反饋信息中說的一樣,老師也管不了,但同時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家長協助,在我看來,這實是唯一可行的建議了。

結語:網絡教學從爭論中開始,目前爭論漸漸平復,畢竟“耽誤不了多久”這種話現在也沒人敢肯定,畢業年級一開始就沒有精力參與到這場“做與不做”的口水戰,而是踏踏實實地在做準備,非畢業年級中高年級學段也逐漸進入實戰演練,網絡上越來越多關於如何開展網絡教學的技術支持文章,點擊率頗高,也說明這一點,至少大家都開始做事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當我們僅從教師角度去看,並不太全面,聽聽學生中那些網絡教學“既得利益者”們的聲音,或許會對改進教學有更大幫助。





徐老師數學課堂


我的看法是,網絡教育是某種特殊情況下的無奈之舉,表面上公平,本質上不公平(只是看法,並非反對)。

網絡教育和麵授教育是兩種不同的學習形式。成人繼續教育中有“網絡遠程教育”形式,近期由於疫情影響,中小學有“網絡課程”。我只說說中小學生網絡課程吧。

疫情將所有家庭宅了一個多月了,教育部門為了不耽誤學習,提倡通過網絡授課。結果呢?當然有叫好的,畢竟學生有了學習計劃和目標任務,不用家長苦口婆心了。同時也存在神獸們趁機玩遊戲,同學之間網上聊天打鬧,家長與學生鬥智鬥勇,更有一家子雞飛狗跳的。那為什麼說不公平?

第一,孩子好玩,特別是網上的遊戲。不同學生自覺性不同,是否認真聽課,主要靠家長督促,家長不一定都有精力跟蹤或給與適當的指導,這在學校面授是不存在的,造成聽課效果不同是因為家長,學生學習不應該變成考家長。這不公平。

第二,作業也是網上完成,老師批改有時間差,反饋也免不了有區別,不同孩子接受能力也有差異,完成師資資源分配差異,這不公平。

第三,不同家庭經濟條件不同,條件好的用平板,條件一般的用智能手機,還有部分根本連手機都沒有,怎麼聽課?這不公平。

第四,網絡聽課前提是要有網絡,可網絡百分之百普及了嗎?沒有!為了聽課,有蹭網的,有到野外空曠地方的,不同環境造成效果不一樣。這不公平。

……

當然,世界上沒有絕對公平的事物,特殊情況下相關部門採用最普遍合適的措施即可,無可厚非。目前形勢下,網絡授課只是無奈之舉,或許已經就是最好的了。同學們儘量配合一下,疫情過了就好了。


學渣的春天


從來沒有絕對的公平,有的只是相對公平。

對網絡教學來說,類比傳統的廣播,主要由3個要素構成:發射端(資源端)、傳播路徑、接受端。

相對來說,網絡教學讓資源端更加公平了一些,尤其是優質資源可以惠顧到更多的學生群體,如教育發達區的資源,名師的資源。

一一來分析:

一、發射端(資源端):從政府倡導停課不停學開始,政府機構、學校、民辦機構投了了大量的力量來開放自己的教學資源,如河南省政府進行的名師在線課堂,讓省實驗的名師來授課。同時各個教育培訓機構、學校也是組織老師進行在線教學,教學研究機構也紛紛開放了自己的產品,在線教育的鮮花開滿祖國大地。

二、傳播途徑:這個途徑就是網絡硬件,目前有多種途徑來傳輸教學資源,電視、ipad、電腦、手機,差別只是在網絡與網速的差別,排除極個別的極端情況(如山區無網,家庭沒有智能機)等,相對也是公平的。

三、接收端(學生):這個是差別最大的,也是最不公平的。學生聽課就像手機,有的是飛行模式,有的是2G,有的是4G ,有的是5G。這個差別涉及到因素最多:

1.家庭的學習氛圍,是安靜、積極、充滿正能量的學習環境,還是懶散、消極、喧囂吵鬧的學習環境。

2.學生的習慣與品行,一個學生是否積極主動、自律、拼搏地進行高效學習,還是散漫、甚至沒有監管就玩遊戲的狀態,還是趕著不走打著倒退的毛驢狀。

3.家長的監管力度,家長有時間陪伴孩子,並且能夠切實履行督促、提醒、鼓勵的作用,成為學生的戰友與夥伴,在這個時期是至關重要的。

就如同種莊稼,現在沒有了向陽坡、向陰坡,全部都是陽光雨露滋潤,也沒有的地勢坑娃存水的差別,最主要的差別就是土壤優劣的差別,種子的差別,種植人照料精細程度的差別,如此類推.


洞見行者


網絡教學是最公平的了。資源是放在這裡,學不學是你的問題。其實學校的教學也是一樣,老師是一樣的老師,教材是一樣的教材,方法是一樣的方法,會不會認真的學習要靠你自己,能夠學到多少也是靠你自己。

可是很多學生跟家長就忽略了一個問題,他們學習不好,成績不好的時候都是怨天尤人。都在埋怨老師沒有努力教書,都說老師在推卸責任。其實如果他們願意睜開眼睛來看的話,可能想死的心都有,就是大家的老師都是一樣的。材料是一樣的,教學資源也是一樣的,可是別人的孩子卻學的非常的優秀,自己的孩子去學的亂七八糟。自己沒有吸取教訓,還到處去抹黑老師和學校,但是隻要他們睜開眼睛看一下同一個班非常優秀的學生,他們就會無地自容。

網絡學習也是這樣子,同樣有學生整天在抱怨非常的沉悶,學不到東西,說老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沒有新意,可是有多少人會和向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去學習呢?


中小學英語精修


一、優點

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讓優秀的教學資源實現了共享.網上學習最主要的特點是學習的自主性。首先,網上學習不需要把所有學員和教師集中在一起,統一時間和地點進行教學活動,學員可以自己安排學習時間和地點進行學習,而教師也可以自由安排時間上傳教學內容和答疑;第二,網上學習學員可以自選學習內容和進度,自己有什麼不足就學什麼,想學什麼就學什麼;第三,網上學習學員可以自主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各人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都有所不同,在網上學習,學員可以按自己習慣的方式學習。

網上學習的另一個優點是學習的平等性,在網上學習,每一個人都可以為成為教師,也同時可以是學生,每個人都可以提出問題,每個人都可以回答提問,而學員與教師之間,學員與學員之間都可以平等的交流,這裡是暢所欲言的天地。在這裡你可以袒露自己的心聲與思想創作的靈感。在這個“大家庭”裡,每一位會員都是訪客,每個人又都是主人,可以客觀的評論、策劃。在這裡,我有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二、缺點:

現階段的遠程教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1)老師進行一對多的講授,這就偏離了現階段所提倡的“以學生為中心,老師為輔”的教育理念。(2)遠程教育培訓,老師與學員之間缺少面對面的交流。(3)靈活的學習方式導致學員“放羊式”學習,學習效果會打折扣。因此,我覺得遠程教育應該與傳統的教育方式結合起來。

三、怎樣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

如何合理的利用網絡促進學習,同時有效的發揮網絡的優勢,降低網絡學習存在的不足,個人認為:

(1)激發學習動機

教育網站應該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一方面可使學習者把有限的注意力資源集中到學習內容上,減少不必要的付出;另一方面可使學習者願意為學習付出更多的認知努力,增強認知動力,達到學習的目的。

(2)學習內容儘可能與學習者的真實生活有關

,把枯燥的學習過程融入學習者的實際生活,充分挖掘適合學習者特點和能力水平的內容,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引發更多的認知努力。

(3)以多樣化的形式呈現學習材料

根據認知規律,變化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個體的無意注意。可以通過增加網站的視覺刺激力、互動性改變學習資料的枯燥呆板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習者的學習注意力。


韓老師說數學


個人觀點,如有不當,多多指教!

相信大家都知道,庚子鼠年開始,一場疫情肆虐,工廠停工,學校延期開學,讓我們成為在家躺著都能做貢獻!但提及到孩子上學,我相信大部分家長是不願意孩子在家上網課的!具體原因各有所說,在這裡不相信說明!

針對網絡教學而言,是科技時代帶來的產物,也是疫情肆虐下的新生代,有了發達的科技作為支撐,孩子才可以享受科技帶來的網絡直播,不至於因為疫情,就把學習拋在一邊,慢慢等疫情結束!但很少有特別自律的孩子,除了高年級那些,或者小學生、初中生當中的自律性極強的孩子,很大一部分孩子上網課等於沒上課,沙發上一坐,手機、平板、電腦打開,你壓根不知道他是不是在等直播結束後,看看遊戲跟新好了沒,好友上線了沒,出新裝備了等等!

綜上,網絡教學,好壞都有,但機會是公平的,平等的,學習好壞,離不開老師的諄諄教誨,離不開家庭的影響!網絡直播教學之下,看家長能否hold住,看孩子自己能否剋制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