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病毒進入人體的數量有沒有一個閾值?超過這個閾值人才會感染?

飛龍在天9783


病毒量與感染概率是一個連續增函數,沒有閾值不過可以人為劃一個閾值。


安全感來自確定性預期


我以專業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準確的來講:病毒進入人體後未必會感染,如果被感染後,數量達到一個閥值才會病發。

什麼是被感染?

病毒進入人體後,會存在一個潛伏期。這個期間,某些高級病毒會攜帶一種使免疫細胞沉默的酶,也就說,免疫系統的B細胞無法對外緣基因進行轉錄翻譯,無法識別出是否是外來基因,因為已經被沉默了,所以免疫系統的T細胞就無法攻擊病毒。

如果免疫系統沒有被沉默,識別出來是外緣基因,這個時候雙方就會展開較量,如果免疫系統輸了,病毒就會開始複製繁殖,當數量達到一定閥值的時候,人就會病發。

什麼是潛伏期?

所謂的潛伏期,有可能病毒會被擊敗,也有可能病毒勝利,但數值不夠的時候,核酸檢測是查不出的,所以才會被認定為潛伏期。但潛伏期間只要是病毒勝利了,就意味著被感染了。

但是有一種例外

針對如上的敘述,有一種特例的存在,也就是“沉默傳播者”,這無疑是最可怕的傳播者,好在這種傳播者的數量是極少的。曾經的埃博拉病毒就有這樣的傳播者。

“沉默傳播者”的特點是病毒進入這個傳播者的體內,可以跟宿主“和平共處”,宿主的免疫系統對病毒“放行”,或者被病毒“沉默”,但病毒卻不攻擊宿主,宿主也沒有任何感染和病變,也就是說,這種傳播者體內有病毒,但他就跟正常人一樣活著,誰也不知道他是病毒攜帶者,但他可以傳播給其它人。


荒野發現


有,比如艾滋病,蚊子叮了艾滋病人,再叮一個普通人,這個過程確實可能存在血液交換,但蚊子交換的艾滋病人血液量非常少,達不到傳播艾滋病毒的程度。


素食的貓


病毒進入人體後,就開始機體和病毒的鬥爭過程,我們機體本身就存在一道道防護屏障,像我們的皮膚、粘膜、呼吸道的纖毛、淋巴結、淋巴細胞、體液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病毒對我們的傷害,很多情況下病毒量比較小,我們的機體能夠在一定時間內把它清除,避免感染。


蝸牛兒愛吃肉


感染不單單跟進入人體病毒的數量有關,還與身體免疫力和對應的病毒抗體有關。不能以病毒進入人體的數量來衡量是否感染,某種意義上來說病毒只要能在人體存活都可以叫做感染。病毒造成發病確實存在閾值,但它一樣跟身體免疫力和對應抗體有關,而這個閾值通常無法有效測量,反而是抗體能夠有效測量。


用戶35498765337


病毒進入人體要多少數量才會生病,這沒有閾值,因人而異,一般來說老,弱,病,殘即使數量很小,發病概率相對高。體格強壯毒株數量進入很多,也不一定發病,或者發病症狀也輕。病毒進入人體多少數量,目前沒有儀器或者檢驗手段可查出,也就沒有閾值。


寒夜望海137


病毒初期數量越少症狀發展時間越長,初期比如2基數分裂跟20和200自己算小學生都知道,分裂10天之後人體內病毒總數的差別,病毒數量多和少應該都懂對人體傷害和大小


山海秀


病毒,只有高濃度,比如,一次接觸了幾億個病毒,才可能感染致病,我們周圍都是病菌,人都是有免疫力的,否則,人類早滅亡了。


超越146876844


當然有,數量少,人體的巨噬細胞就會把病毒吃掉,下次這種病毒來,人體就會自動攔截,相當於是打疫苗。如果進入人體的病毒數量大,病毒是成幾何數字繁殖的,速度非常快。很快就會讓人得病,甚至死亡。


仲景我師


這個提問的人該好學學語文,字都不認得,敢在這發佈問題,閾值不是閥值,還閥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