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四個表現,三個病症,說明體內尿酸高的可怕,你知道嗎?

養生吧1202


高尿酸,是名副其實的“富貴病”,他的出現代表了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但我們卻嚴重忽略了這種改善背後隱藏的巨大危害,胡吃海喝,肆意妄為,往往才是一切病症的根源。

身體出現4個表現,是高尿酸的警示燈:

1、關節部位腫大

正常情況下,我們血液中含有的尿酸是比較少的,但是如果尿酸出現異常的話,特別是濃度過高的時候,無法到達溶解點,就可能會導致尿酸沉積在我們血液中,形成尿酸結晶,從而導致關節部位腫大,出現關節疼痛的情況。

2、出現腎臟疾病

我們知道,尿酸的代謝其實靠的就是腎臟,但是如果尿酸出現異常,濃度比較高的時候,腎臟的負擔就增加的,廢物堆積在腎臟中,就可能會出現一些腎臟疾病了。

3、關節常有刺痛感

當尿酸逐漸上升的時候,身體疼痛的頻率也會逐漸增加,可能一開始是一年幾次,隨著病情的發展,就可能會變成了一個月幾次,甚至長期都可能會有關節疼痛的情況的,這時候就應該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了。

4、出現痛風石

痛風石,其實就是在皮膚出現一些明顯凸起的小結節,最常見到的就是在耳輪。其實這是因為尿酸濃度增高,體內尿酸結晶增多,沉積在軟組織中導致的。

尿酸太高,容易引發三個病症:

1、痛風性關節炎

如果一個人血液當中的尿酸太高,當超出身體的溶解度之後就會形成尿酸鹽沉澱在關節部位引起急性炎症出現,而這種疾病的症狀就是會出現關節部位的劇烈疼痛,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有效的改善還會導致關節僵硬畸形

2、痛風性腎病

要說高尿酸對身體的危害第一影響到的就是腎臟,因為尿酸鹽的結晶不僅在關節部位沉澱,也會在腎臟跟泌尿系統沉積,同時還會誘發很多其他病症,嚴重的會導致腎功能不全以及尿毒症出現

3、動脈粥樣硬化

如果血液長期都處於高尿酸的症狀之下就會刺激到血管壁,嚴重的還會導致斑塊形成,乳溝不及時治療還會誘發心絞痛、心梗等等

控制高尿酸,夏季牢記少吃四物:

1、小龍蝦

每到夏季,啤酒海鮮 小龍蝦,是必須安排起來的,但是,尿酸高的人切記,少吃小龍蝦,小龍蝦的嘌呤含量十分高,如果攝入過多,會導致尿酸飆升,誘發痛風;並且要注意吃小龍蝦時 儘量不喝啤酒。

2、動物內臟

吃燒烤時,我們愛點動物內臟,比如豬腰子,可是動物內臟,屬於高嘌呤食物,易導致高尿酸,甚至引起併發症。並且,這類食物,一般含有較多的毒素、重金屬等,不利於健康。

3、毛豆

毛豆看似是健康的食物,實際也是高嘌呤食物,如果吃的太多,就容易導致尿酸飆升,誘發痛風

4、濃湯

尿酸高的人, 要注意少喝肉湯,尤其是濃白的肉湯。肉湯中的嘌呤,往往比肉類本身,要高出很多

控制高尿酸,夏季多喝四水

1、白開水

尿酸高者,每天要喝水2000ml以上。如果出汗過多,則還應該適當增加飲水量。多喝水,不妨可稀釋尿酸,減少其形成結晶鹽,誘發痛風

2、淡水茶

用利尿小植物,泡水代茶飲,可促進尿酸排洩,預防痛風。

卡斯尼根茶,泡水喝,可降尿酸,減少痛風發作頻率。

卡斯尼,是從歐洲引入國內的一種“藥食兩用”的食材,後被《藥典》錄入,習稱菊苣。

中醫認為,卡斯尼,清肝利膽,利尿消腫,用其根泡水喝,可促進尿酸排洩,降低體內尿酸水平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卡斯尼根的有效成分,可抑制尿酸合成過程中酶的作用,減少尿酸的合成,可以顯著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癥並高尿酸,對尿酸和高甘油三酯血癥,均有降低作用,作用持久穩定

此外,還可改善,由高嘌呤飲食,所引發的高尿酸血癥及腹型肥胖,並綜合調節脂、糖、尿酸交互紊亂的作用,減少痛風的發作次數

3、冬瓜湯水

夏天,是吃瓜的好時節,此時,用冬瓜煲湯喝,對於預防痛風,十分有益。冬瓜,有非常好的利尿,可幫助體內蓄積的尿酸,隨尿液的排出。冬瓜帶皮,煮湯喝,消腫利尿,效果更佳,是不錯的選擇


養生吧1202


正常嘌呤飲食狀態下,非同日兩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血尿酸>420 μmol/L,女性血尿酸>360 μmol/L。如果血尿酸水平超過關節單鈉尿酸鹽飽和度,從而析出沉積於外周關節及周圍組織時,稱為痛風。

血尿酸高早期的時候一般沒有症狀,早期沒有發生痛風關節炎的時候,臨床上患者無任何不適症狀,所以說高尿酸血癥也叫做隱形的殺手。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統稱為四高,現在發現高尿酸對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而且現在臨床上有很多20歲左右的年輕人,痛風發作來做檢查的時候,發現關節已經受損。所以,不能因為沒症狀,就表示血尿酸不高,或是出現症狀後表示血尿酸過高,這種表述是不準確的。

痛風的病程可分為四期,即無症狀高尿酸血癥期、急性關節炎期、慢性痛風石病變期、腎臟病變期。不同時期的臨床症狀也不盡相同。

痛風分為四個期,症狀如下:

1、高尿酸血癥期:無自覺症狀,可發現血尿酸升高。

2、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期:多發於中年男性和絕經後女性,勞累、大量飲酒和食入高嘌呤食物後,出現大腳趾、踝關節、膝關節等部位,紅腫、疼痛劇烈、不能行走,伴有發熱。

3、慢性痛風石病變期:痛風發作1周左右逐漸緩解,症狀緩解,出現多關節腫痛,如手指關節腫脹、疼痛,關節變形、破壞,痛風石沉積等。

4、腎臟病變期:主要表現為痛風性腎病,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腎結石、腎功能衰竭、腎功能損害、腎絞痛、腎積水等病變。


小曉醫生


四個表現,三個病症,說明體內尿酸高的可怕,這個表述是有問題的,是一個毫無臨床依據的說法!

其實不僅僅只有陳醫生這樣的醫務人員才有這樣的體會,像尿酸高的人也有同樣的感受,有的人尿酸不高,卻可以讓他痛的覺得可怕,懷疑人生;而我之前有一個病人,每次體檢覆查尿酸都是700多,但是卻真的沒見他發生過一次痛風。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痛風發作還挑人?

確實痛風發作確實會挑人,有的人沒有胡吃海喝,天天海鮮,但是一查他的尿酸就是很高;而有的人天天吃海鮮,尿酸一查還可能是正常的,這其實都屬於正常現象!

大家可以看下圖,我們人體的尿酸只有20%來源於我們食物攝入,而大部分的尿酸,80%源於我們體內細胞的代謝,即自我合成。

所以,有的人天生就是尿酸合成障礙,就是高,是有遺傳因素決定的,但他未必就有很明顯的症狀,甚至有很多體檢才發現自己尿酸高的。因此,尿酸高與症狀表現是可以不成正比的!

但對於這樣尿酸合成障礙引起尿酸高的人,想降尿酸,就必須要結合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非布司他或者別嘌醇;而對於尿酸腎臟排洩異常的人,通常就要用到苯溴馬隆這個藥了!

當然,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大家平時說的尿酸高,其實指的是血尿酸,就是我們抽血查的尿酸,這跟誘發痛風發作的尿酸還有點不一樣,尿酸高之所以會引起痛風,最主要的是血尿酸高了以後,往我們組織關節進行滲透,導致在我們人體的組織關節內形成尿酸結晶,誘發炎症反應引起的。

所以,血尿酸高,未必引起痛風,最主要的還是要看組織關節內的尿酸結晶沉積程度。

那麼平時我們就真的沒辦法通過症狀,表現來大致判斷下自己的尿酸高不高嗎?

當然可以,只要出現以下一些表現,病症,一般尿酸都不會低。

記住這四個表現:

一是喜歡吃海鮮,動物內臟,尤其是喝啤酒的人,一般尿酸都不低;

二是老年人都比年輕人容易出現組織關節尿酸高,因為老年人本身就是患有關節炎的多,這更容易讓尿酸沉積;

三是絕經期後的女性,尿酸都會升高,因為雌激素對尿酸的影響還是挺大的,雌激素降低,尿酸會有所升高;

四是經常受到寒冷刺激、吃了這一頓沒下一頓的,容易過飢過飽的人,尿酸水平也會高;當然患有高血壓、高血脂以及高血糖的人也要注意排查尿酸高不高,因為這四高是密切相連的。


把握這四個關節病症:

第一個是腳趾關節,尤其是大拇趾,這裡面溫度最低,而且大家穿鞋或者平時運動就知道,這個位置也最容易出現外傷,很容易影響尿酸溶解度,使其降低,從而誘發痛風的疼痛發作;

第二個是足背,同樣也是痛風高發部位;

第三個是腳腕關節

第四個是膝關節


注意:像腰部和髖關節還是比較少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