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此人是曹操的偶像,有再造大漢之功,一句成語成為創業者的口號

大家都知道古代開疆拓土、平定四方的名將們,一直是人們崇拜的偶像,很多人最初的理想就是“好男兒當效命沙場,馬革裹屍乃最好的歸宿”。東漢末年的奸雄曹操在《述志令》中也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和政治抱負:討賊立功,封侯做徵西將軍,最後死的時候,在自己墓碑上刻上一行字“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

此人是曹操的偶像,有再造大漢之功,一句成語成為創業者的口號

曹操這裡所說的徵西將軍,其實是意有所指,就是東漢的開國名將馮異,在雲臺二十八將中名列第七位。王莽篡漢之後,馮異曾擔任潁川郡郡掾(就是郡守的助理或者秘書)。新朝末年,打下大亂,起義軍風起雲湧,馮異就跟隨東漢光武帝劉秀四處征戰,大破赤眉、平定關中,協助劉秀建立了東漢。劉秀稱帝后,馮異被封為徵西大將軍。

此人是曹操的偶像,有再造大漢之功,一句成語成為創業者的口號

馮異雖然有功勞很大,但是卻不居功自傲。跟隨劉秀的開國的將領們在征戰間隙,常常聚在一起聊天,話題無非是自述戰功,胡吹亂侃。每當眾將爭功論能之時,馮異總是一個人默默地躲到大樹下面。於是,士兵們便給他起了個“大樹將軍”的雅號。後來有人評價說,馮異既有文才,也長於武略,不僅戰功卓著,在雲臺諸將中名列前茅,而且治理郡政也是很有成績。其為人謙退不伐,居功不傲,可以說是古代最完美的名將之一。

曹操所在的東漢末年,也是天下大亂,群雄割據,所以他以“徵西將軍”馮異為偶像,想建立和馮異一樣的功勳。不過後來曹操的功績比馮異還要大,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曹操以馮異為偶像,也可能是他不篡漢的原因之一,他是想做一個名將,具有完美人格的名將。

此人是曹操的偶像,有再造大漢之功,一句成語成為創業者的口號

與馮異有關的,還一個成語。據史籍記載,馮異在關中平定赤眉軍之後,為東漢立下了不世之功。後來他到洛陽朝見東漢光武帝劉秀的時候,劉秀指著馮異對滿朝大臣說:此人為我劈開多刺叢生的荊棘,平定了關中。將軍之於國家,義則君臣,恩猶父子。”披荊棘”本是劉秀誇獎馮異的征戰之功,後變為“披荊斬棘”一句成語,比喻掃除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或克服創業過程中的艱難。如果無數創業者都將“披荊斬棘”作為口號,表示要大幹一場,成就一番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