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推背圖詳解 第一象:甲子,乾下 乾上 乾 給歷史搓搓背


推背圖詳解 第一象:甲子,乾下 乾上 乾 給歷史搓搓背

讖曰:

茫茫天地,不知所止。

日月循環,週而復始。

頌曰:

自從盤古迄希夷

虎鬥龍爭事正奇

悟得循環真諦在

試於唐後論元機。

金聖嘆註解:「此象古今治亂相因,如日月往來,陰陽遞嬗,即孔子百世可知之意,紅者為日,白者為月,有日月而後晝夜成,有晝夜而後寒暑判,有寒暑而後歷數定,有歷數而後系統分,有系統而後興亡見。」

有人說:太陽下面沒有新鮮事。

還有人說:歷史給我們最大的教訓,就是人們不肯記住歷史給我們的教訓。

這兩句話都是外國人說的,外國人說話都是有依據的,沒有依據不敢亂講。這個依據就在推背圖裡呢。

茫茫天地,不知所止。

日月循環,週而復始。

這十六個字是推背圖開篇第一圖,名之曰:甲子,乾卦。這八個字是什麼意思呢?甲子是李淳風和袁天罡卦中推算出來的時間,按照中國古老的例法,十天干與十二 地支輪流排隊值班,由甲子年開頭,到癸亥,六十年為一甲子。這就好象單位裡值班,大家都有得輪,輪過了一圈之後,再重新開始。

但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條,同樣是輪到你值班,這一班和上班就已經隔了好長時間了。這個記時的時間也是一樣的,同樣兩個甲子,可能相隔六十年,也可能相隔一百二十年,還有可能相隔一千二百年,所以這一卦到底是說的哪個年頭的事,那可就誰也說不準了。

還有一件事,李淳風和袁天罡不是正在洗澡搓背呢嗎,怎麼搞起這個玩藝來了呢?他們到底是在洗澡,還是在給人算卦?莫不是他們進了澡塘脫了衣服,才發現身上壓根沒有帶銀子,為了不被澡塘老闆光著屁股扔到門外去,情急之下只好替澡塘老闆算幾卦,就算是洗澡錢了嗎?

要真是這樣的話,那澡塘老闆也太黑心了,他足足讓李淳風和袁天罡這哥倆算了六十卦,就算是正常人算到最後,多半也會精神失常的,所以後面的卦象精確度非常可疑。

有關這一點民間倒是有著許多說法:一種說法是唐太宗李世民向天監官李淳風問起大唐的國祚,李淳風推出“唐三世之後,則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不禁大驚,就繼 續推算下去,推著推著就推入了迷,忘記了時間,直到老搭檔袁天罡有他的後背上猛拍了一巴掌,李淳風這才猛醒過來,停止推算,可是已經推算出六十象了。

什麼叫牽強附會?這就是了。這六十象折騰起來怎麼不也得半年六個月?豈有一個眨眼功夫就推出來的道理?再者說如果是袁天罡拍了李淳風后背一巴掌,故得其名的緣故,那這應該叫《拍背圖》才對,不應該叫推背圖。

另一種說法是李淳風和袁天罡晚年的時候,作名士傲遊于山水林泉之間,一日兩人相遇無事,但相背而坐——相背而坐應該叫靠背圖,就更不應該叫推背圖了——推 古往今來之事。一人推自天地形成以來的前事,一人推自唐之後的後事,每推一事則畫一幅秘像,寫幾句讖言謁語以記。如此數天,引來了陳摶老祖——真敢瞎掰, 這時候陳摶老祖還沒出生呢,哪有本事提前跑出來?——陳摶老祖阻止二人,他往李淳風袁天罡面前一站:推推推,推你個頭啊,有本事你推推我是往前走還是往後 退。李淳風袁天罡猛然醒悟,便飄然而去。

這兩個說法明顯存在著問題,問題就在於這本書的名字上,既然這本書即不叫《拍背圖》,也不叫《靠背圖》,可知拍背和靠背的兩個說法都是可疑的。

那麼什麼叫推背呢?

推背就是推拿後背的意思,就是按摩。再說明白點就是搓澡。之所以這本書沒叫《搓背圖》,大概是李淳風和袁天罡擔心後世的搓澡工拿它當教材使用吧?

很顯然,這本書就是李淳風和袁天罡兩人在泡澡搓背的時候寫的,而且這澡一泡至少半個多月,想來那盆清水早已泡成了濃湯了,恐怕連浮游生物都已經生長出來了。

那麼就是這哥倆蹲在澡盆邊研究水中的浮游生物增長,並驚奇的發現了這個世界上的普遍規律,這個規律就是: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既然沒有新鮮事,那麼這事就好辦了,只要李淳風和袁天罡這哥倆把眼前的事情說一說,就能夠達到四海而皆準的效果了。

總之,這半個月的搓澡的搓背,就搓出了這麼一部如何給歷史洗澡搓背的經典文本,該文本具有著如下格式:

首先是一張圖,不曉得這張圖是誰畫的,是李淳風和袁天罡他們自己畫的嗎?如果是他們自己畫的話,那誰來洗澡?誰又來搓背?總不成一邊畫畫,一邊洗澡,還一邊讓人給搓背吧?那這樣的生活未免也太奢侈了些。

圖的下面,就是讖。有句話叫一語成讖,就是不幸而言中的意思。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較為常見,屬於一種正常的多發巧合事件。比如說,武則天時代有一個叫蘇味 道的大臣,此人精明強幹,深得武則天的歡心,歡心的結果就是提撥重用,但當她提撥蘇味道官升三品的時候,蘇味道卻堅決不推辭,說什麼也不肯接受,就這樣他 一連三次不肯升官,搞得武則天起了疑心,就問他是怎麼一回事。

蘇味道的解釋非常怪異,他說:我知道自己不應當得到三品官職。

他這話的意思就是說,他這輩子就打算在三品以下混了,要是升到三品以上,那就會有麻煩了。武則天不肯相信,讓他在朝堂上走幾步,蘇味道就走了幾步,武則天看了後說:沒關係,到目前為止你仍然是用腳走路,這就說明你沒發神經——你今天實在是應該升任三品。

猜猜後來怎麼樣?蘇味道終於被迫升任了三品,賜紫袍授帶,那件紫袍穿在他身上的當天夜裡,他居然一點面子也不給皇上,真的死掉了。

蘇味道這個故事聽起來離奇,卻一點也不怪,現代的心理學就可以很好的解釋,這種現象叫負面的心理暗示,蘇味道過度強化了這種心理暗示,所以他在睡夢中殺死了自己。這聽起來就象是一個恐怖故事,卻是一語成讖的最好註解。

也就是說,讖也就是預言的意思,是一種推斷與猜測。

圖之後是讖,讖之後就是頌了。

頌這個東西大家也不陌生,《詩經上》的風雅頌大家都聽說過的。《詩經》是孔子編的一部古代愛情歌曲集,分三個類別:風就是民歌,類似於現在的《老鼠愛大 米》那一類的題材;雅則是屬於比較經典的類別,陽春白雪,類似於當今的美聲唱法;最後就是頌了,頌就是主流歌曲,兩千來年來意思從沒有變過,就是歌頌的意 思。

而頌在推背圖中的作用,看起來似乎是用來幫助解釋圖和讖的,可後果大家都看到了,其實許多問題正是由這個頌所產生的,頌的解釋方式不但沒有讓事情明朗化,反而更加讓大家糊塗了。

莫非李淳風和袁天罡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你想讓誰犯糊塗,那就歌頌他好了?

估計這倆傢伙未必有這麼無聊,那我們就正式開始好了:

話都說清楚了,推背圖所描繪的歷史事件都發生在唐代之後,唐代之前的事兒不用李淳風和袁天罡操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