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什麼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什麼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基督徒常說自己的人生是要討神喜悅的人生。什麼是討神喜悅的人生呢,是到了時間就來參加崇拜嗎?是有向教會侍奉和奉獻嗎?我們會發現,在聖經中所啟示出來的信息:一個討神喜悅的人生不是一個形式化的人生。正如聖經所教導的:聽命勝於獻祭。這種外在形式化的獻祭並非主所悅納。上帝所要的是我們明白的心意,並樂意行出的旨意。那麼上帝的心意是什麼?所喜悅的人生又是怎樣的人生?我們可以從保羅給歌羅西教會的一段勸勉中看到方向:在禱告中渴慕尋求,在生活中力行美好的見證。

一、討神喜悅的人生是向神禱告的人生

該如何認識一個基督徒生命的光景?或者我們說認識他們與神之間的關係?其中有個很重要的判斷標準就是從他們的禱告中來認識。在基督徒的生活中,困難而常常很多人都知道需要向主禱告,但是禱告的內容多是帶著私意性質的(平安、福分、財富等等)。當然,聖經中沒有說你不能求這些,然而,我們卻可以從這樣的禱告內容中看到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信仰生活模式。這樣的信仰狀態不是上帝所喜悅的。保羅再給歌羅西教會的勸勉當中卻讓我們看到禱告的另外一個方向:即,我們的生活和信仰不應當以自我為中心,我們應當尋求上帝所悅納的;正如主耶穌給我的教導:“你們當先求神的國神的義,其他的上帝會加添給我們。”這意味著基督徒的禱告生活應以上帝為中心。保羅在給歌羅西教會的書信中,也提到這種禱告的重要性。

西 4:2 你們要恆切禱告,在此警醒感恩;

1、在禱告中自己與神交通

禱告恆切對於很多在生活困境中的基督徒來說並不陌生。因為生活上的需要,心中的渴望而迫切在上帝的面前(大衛為將要死去的孩子禁食禱告、外族婦人不恥顏面為其女兒被鬼附向耶穌祈禱)。然而,保羅所說的恆切卻不是為了個人或自己的家庭。他所指的是為著警醒感恩,為著警醒在主的面前迫切祈禱。

在禱告中的感恩,所確立的是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一個知道感恩的人,他知道他的人生是由上帝來掌管的,因著一切恩典都是從上帝恩而來。縱然在生活中有各種遭遇和經歷,但們仍然在上帝的面前有一顆感恩的心。因著我們能看到上帝的作為並認識到上帝作為的奇妙。生命當中的不如意並不代表著上帝不祝福,我們會在生命中經歷一些患難,在這其中看到上帝的作為,以至於我們的人生能成為感恩的人生。就像耶穌基督的門徒,當他們在海面上遇到風暴且船有顛覆之危時,主與他們同在,主讓他們在風浪當中認識自己,讓他們看到自己的信心。我們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能看到自己同神之間那份美好的關係,看到上帝的祝福如何臨到我們身上。這就是保羅為何要讓我們恆切的禱告並要有感恩的心且需時刻警醒。

為何保羅告訴基督徒需要警醒呢?因為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被罪所沾染且與上帝為敵,這些罪惡在很多層面影響我們,我們有時候會誤解,以為罪就是我們觸犯這個社會道德層面的一些標準。罪不是單純道德層面的問題,它是作為人對上帝形象的缺失、以及對上帝的悖逆,我們的思想、行為受到世界的影響,在很多時候,雖然被稱為基督徒卻不斷在做讓上帝傷心的事。另外,魔鬼撒旦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也以各樣的方法誘惑基督徒(忙各種各樣的事讓人沒時間來到上帝面前,用世界的價值觀誤導我們,認為生活中的小事不用向主祈禱懇求,不用尋求主的指引),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在我們來不及察覺時已偷偷的改變著我們,影響我們的生命。因此,警醒是禱告中很重要的尋求層面,求聖靈光照我們,免得我們入了迷惑。不僅僅為了我們的所需禱告,而是要為著我們的信仰,恆切也正是在這樣的禱告上的恆切,因為我們不能將自己從與上帝的關係中脫離出來,所以常常感恩;我們不能馬虎大意在世的生活,所以時時警醒。

2、在代禱中為聖徒祈求神恩

西 4:3-4 也要為我們禱告,求神給我們開傳道的門,能以講基督的奧秘(我為此被捆鎖),叫我按著所該說的話將這奧秘發明出來。

保羅對歌羅西教會的第二個關於禱告的教導就是代禱。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會說我們有代禱,我們也為很多有需要的人禱告。確實是這樣,但是在禱告的內容方面卻跟保羅的教導不同:我們會為弟兄姐妹的身體、家庭狀況、需求代禱。但保羅所說的代禱內容卻與上帝國(信息)是息息相關的。(背景:保羅當時處在牢獄中,保羅沒有要他們為此禱告;保羅並沒有見過歌羅西教會並在那邊牧養他們)保羅希望歌羅西教會的弟兄姐妹能在代禱中參與到他們的福音事工。

在教會中,很多人仍然只是為著生活在禱告,完全以自我為中心。這是與上帝所給我們的教導相悖的。我們需要知道禱告所尋求的是神的國和義。保羅勸勉我們要參與到上帝的國度中去,這才是上帝所喜悅的人生。如果我們認為參加主日崇拜就是我們信仰的生活那就大錯特錯,以為通過主日崇拜我們就能得到所求。保羅勸勉我們要參與到上帝的國度中去,這才是上帝所喜悅的人生。我們作為教會的一份子,我們可以在禱告中參與到教會、社會的福音事奉,這是屬於基督徒的本分。

討神喜悅的人生除了是以上帝悅納的的方式向神禱告外,上帝也希望我們能在具體的與人交往的生活中來見證。

二、討神喜悅的人生是向人見證的人生

西 4:5-6 你們要愛惜光陰,用智慧與外人交往。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象]用鹽調和,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

保羅提醒歌羅西教會的弟兄姐妹要愛惜光陰,用智慧與外人交往。這句話起碼包含幾個方面的內容:

1.基督徒對時間要有觀念,主來的日子近了,我們不知道我們還有多少的時間可以傳福音。我們總以為自己有很多時間,但事實上我們對自己,對別人的生命都沒有把握。

2.基督徒不是與世隔絕的,與外人交往意味著我們是深入這個世界與這個世界是有交集的。基督徒不能因為覺得在教會里很好很有愛就躲在教會里,相反,應該進入這個世界與非基督徒(外人)交往。

3.這種交往同時也是一種見證:作為基督徒,我們會提到關於如何向外邦人傳福音的事。但我們如果以為傳福音就是用嘴巴講就錯了。福音所關乎的不僅僅是一個人是否上天堂的事情,它所帶來的是生命的更新。因此,基督徒傳福音所需要伴隨的是生命的見證。有時我們傳福音別人不聽,是因為我們光說不做,別人無法在我們的生命中看到這位上帝;傳福音不是恐嚇,是讓人看到感受到上帝的愛;傳福音是給別人帶去上帝的祝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