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解決農村養老問題?

金色年華232017928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同往年相比,城市退休人員漲5%左右。同樣是養老都上漲了,按理說農民百姓應該歡呼雀躍,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麼?



數據對比下城市和農村養老保險制度

同樣是辛苦工作勞動了一生的老年人,城市裡機關單位平均退休金每月3174.69元,普通職工退休養老金平均每月1370.2元,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金為141.21元,機關單位退休金是農村養老保險金的23倍。就算國家提升5%的養老金漲幅,城市機關單位退休每月可以增加160元左右,而農村每月只增加了7元左右。

基於以上的數據就可以想象出同樣是付出勞動的老人,只是因為身份、職業不同在晚年卻只能過著差別千里的晚年生活。



晚年的居住條件

城市裡的老人,由於工資水平比較高,所以相對儲蓄比較高。加上上代遺留房產等因素,有數據表明,城市裡的老人85%以上的而老人有一套屬於自己的住房,6%的老人有二套甚至三套以上房產。而農村的老人,辛苦了大半輩子很多老人為了給孩子結婚騰房子或是騰宅基地蓋房結婚,最後導致自己居無定所,即使能同孩子一起住,也適合只是儘量住上其中的一個小屋,來面對自己的晚年。農村與城市老人的住房擁有率差異巨大。



退休後的生活狀態

城裡老人退休後,多可以鍛鍊鍛鍊身體、享受下品質生活,沒事還可以全國出去旅旅遊,安然享受晚年生活幸福。但農村的老人即使到了60多歲退休的年齡,也還是不得不繼續土地裡刨食,為今後的生活還得繼續幹下去,有的農村老人甚至有死在地裡的現象發生。

養老方式的對比

城市老人因退休工資基本可以養活自己,如果孩子在孝順些,晚年養老基本無憂,即使孩子不能養老,自己有退休工資也可以直接進入養老院贍養天年。 而農村裡的老人,基本的養老方式就是靠自己的勞動和兒女們養活,如果兒女們孝順還好,如果兒女再因經濟或是其它方面原因無法贍養老人,農村老人的晚年生活是非常悽慘的。在農村老人自己病死在自己家裡好久才被人發現的事情不是空傳,這樣現象經常聽到。



同樣是工作了一生,但最後的晚年確實差異巨大,如何才能改善農村老人養老的問題,讓老人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是當下國家應急需解決的問題,希望未來的日子裡,農村老人也能和城市老人一樣,享受同樣的生活待遇。

關於農村養老問題,大家有什麼看法,你所知道的地方農村老人是怎麼樣的晚年生活,歡迎大家討論探討。


響水大米


最近和一個五保老人聊天,談到了他的生活,他說政府每年給他的五保款是三千多元,養老金七百多元,責任田田畝補助有幾百元,加上年節時社區的慰問款和物資,一年的生活費大概是伍仟元左右。

我問他每個月四百元夠用了麼?

他給我算了一下開支,米油鹽每月一百元就可以了,燒柴火就去山裡撿點,就不花錢了,蔬菜是自己種的,有時供不上鄰里會給一點,家裡養了幾隻雞,一年吃蛋足夠了。現在吃肉吃鴨都到超市去買,那裡的凍豬肉和凍鴨比農貿市場的便宜,一個月買百塊錢就吃不完了!

我說一個月兩百五十塊錢就夠吃了麼?

他說每天還要喝一斤酒,不貴,自己釀也就兩塊錢本錢!

我說你對現在的生活還滿意麼?

他說就是怕生病,住了院才能報賬,平常有點小病去醫院看門診,動不動就要先去檢查,一通檢查下來,病未治就先花去近千元了,而門診是沒有賬報的!去鄉衛生院麼,只能看點小感冒,老年人的病是治不好的,還不如私人診所有效,但私人診所收費高啊,我這樣的人就很難看得起了,所以餘下的一點錢每年看病還少!

我聽了很無語,我們的農民真樸實,一年五千元就夠他們一切生活開支了,言語之中還顯得很知足!城裡一人的退休金足夠養活十個農村老人了,為何仍有哪麼多怨言呢?


五音山人1


農村的養老問題,一直都是農村農民最關心的問題,最大的擔心就是撫養了一群子女後,最後一個人(或者老夫妻兩個人)在農村老家。

在農村老家就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一個老奶奶一個人留守在家,因晚上洗澡的時候,地上滑,不小心摔倒在地。

本來沒有多大的事情,要是有人在旁邊,叫一聲的話扶起來,上一點藥,送醫院就會恢復的,可是就旁邊沒有人,自己又不能動了,因老人身體本來也不是很好,等鄰居早上發現的時候已經活活的凍死在家裡。這樣的悲劇在農村不是一起了,所以非常希望就農村的養老問題能夠得到解決。可以讓農村老年人無後顧之憂,可以安享晚年。

這一代老年農民,相比現在的社會來說也是最苦的一代,最2004年開始千年大稅“農業稅”才取消,以前交公糧,納農業稅。出義務工等。特別是在國家最困難時,農民積極交公糧,工人吃細糧,農民吃粗糧,有時不夠吃的再加野菜充飢。為國家也是做出了貢獻的。

而到了他們已經老了的時候,還要自己在農村一個在農村當孤寡老人。當然現在國家的政策也是非常好的,有農村合作醫療,還有農村養老保險,這樣對於老人們來說起碼看病和基本生活還是有一定的保障。


上面說的都是一些基本情況,大家也都知道,所以現在我說一點個人看法。

一:希望國家出臺一些相關法律,對於子女的養老問題明確相當的責任,而不是靠道德去要求子女去撫養和看護農村老人,還有就是現在的農村年輕人都外出工作的多。

二:也希望社會精英人士多來農村增加項目投資,給農村年輕人帶來一些機會,那樣也就不用外出工作了,也就有時間多照顧自家的老人了。


三:還有就是現在的農村年輕人多多回家創業,現在的國家對農村的扶持也是相當大的,農村也在慢慢的發生了改變。畢竟打工不可能打一輩子。

所以你對於農村的養老問題有什麼看法?


農村人華子


有關於農村的養老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近一兩年持續引起大家的討論。那麼,問題來了。農村老人到底該怎樣養老?是靠養老金?還是靠兒女?有人說以房養老或以宅基地和承包地養老,行得通嗎?社會養老能實現嗎?

1、你還認為養兒防老靠得住嗎?

其實,很多人說現在養兒防老是靠不住了。原因很簡單,就是現在年輕人大部分都在外地打拼,一年半載還不回來一回,就算是回來也很少給錢支持父母。那麼,養兒防老還靠得住嗎?小編要說了,贍養父母是每個人的法律義務。不管怎麼,兒女都應該無條件的贍養和扶助父母。這不但是我國傳統美德也是法律規定的義務。

2、可以靠養老金養老嗎?

其實,現階段農民的養老金是很少的。大約每個月只有百十塊錢,這麼少是絕對不夠養老支出的,僅能算是作為養老的補貼。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養老金不夠養老支出,那麼依靠養老金養老也就不能成立了。除非父母早些年買有商業養老保險或子女給買過,否則僅靠養老金是不可能夠養老支出的。

3、以房養老或以宅基地和承包地養老行得通嗎?

現在很多地方承包地租給種糧大戶或者入股給了合作社,農民可以收取一份地租或分後,所得收入可以用來養老。我國宅基地三權分置的情況下,可以用來出租,獲得租金用於老年人養老。但,不是所有的農村地區都能夠實現。原因是,有些地方新型農業主體不發達。造成承包地無人租和宅基地無人要的窘境。

4、依靠社會化養老可行嗎?

有人說,農民可以依靠社會化養老解決養老難題。啥是社會化養老,就是去養老機構,比如說,養老院、託老所。但,目前的問題是農村社會化養老機構缺乏。再加上,去養老院、託老所要支出一筆很大費用,也不是農民能負擔得起的。所以,現階段農民養老應以家庭養老為主。


聚焦三農熱點說



農村養老問題,說白了就是錢和人的問題。現在農村老人的養老,面臨兩大困難,養老費的來源不足和無人照顧。我比較瞭解農村老家的養老情況,介紹如下。

先說說養老費的來源,農村老人都有口糧田和承包地,這也是他們養老費的主要來源,其次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國家每月給幾十塊錢。因老人大都身體不好,一般會把地賣給別人種,一年賣個四五千,有的老人也會養點家畜,增加點收入。也就是說,農村老兩口一年的收入六千左右,勉強維持生活。

大多數老人身體不好,要常年看病吃藥,新農合只能報部分住院的費用,買零藥還需自己花錢,逢年過節子女會給些零花錢,湊活著勉強夠花。



再來說說人員照顧方面,農村基本還是靠兒女養老,現在孩子少了,又常年在外打工,老人身邊無人照顧。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吃飯都成難題,有時靠鄰居送點吃的過活。農村孤寡老人越來越多,年輕人幾乎見不到,在最需要有人照顧的老人身邊,除了過年過節和農忙時節,幾乎看不到老人的兒女。


這是我們老家的情況,周邊農村都大同小異。農村的養老問題,將是未來的大問題,農村老人逐漸增多,身邊無人照顧,去民營老年公寓又沒有那筆錢,怎麼辦?政府只有拿出更多錢來,提高農村老人養老金待遇,健全養老機構,改變靠兒養老的現狀,給廣大農村老人一個幸福的晚年。


淡墨流香




農村的養老問題,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大問題。農村老人一般沒有退休工資,養老只能靠自己或者子女。如果子女條件好的話,還好說一點。如果子女條件差的話,基本靠自己養老了。

農村很多老人,七八十歲了還在種地,五六十歲了還在打工,為什麼呢?還不是為了掙錢,自己花方便。還不是為了孩子,幫他們減輕負擔。

城裡老人,因為有退休工資,每天可以打打牌,跳跳舞。農村老人,沒有娛樂活動,每天都在下地幹活,鍛鍊身體。

如何解決農村的養老問題?

首先要改變養兒防老的觀念,不管是閨女還兒是兒子,一樣有贍養老人的義務。最好的方法是輪流照顧,如果老人生活能自理的話,週期可以時間長一點。

有的老人,只要能自理的話,基本不願意麻煩子女。寧願住在自己的老房子裡,也不願意搬到兒女的大房子裡去。不是不需要子女的照顧,是真心不想給他們添麻煩。

其次擴大農村養老院的規模,降低養老院的收費。現在的農村養老院,很多人不願意去,一方面是擔心人家說兒子不孝,另一方面是不想花錢。當他們沒有能力賺錢的時候,省一些是一些。

當農村老人都願意自願住到養老院的時候,農村的養老問題也解決了一部分。當然,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還是子女的照顧最貼心。記得跟一位養老院的老人聊天兒,提起她的女兒,老人一個勁兒的嘆氣,說女兒很久沒來看她了,每天只知道忙工作。

總之,農村的養老問題是一個大問題,需要時間慢慢兒來解決,更需要讓人們改變觀念。


快樂農人驛站


老了要退休金,當年為啥不交養老保險?09年9月國家就實施了8個檔次的農民養老保險金額,每年繳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元不同檔次的社保,多繳多得,你們有幾個人繳費了?09年9月前也就是說國家在沒有實施繳養老保險之前,生產隊時交過公糧掙過工分的農民,年滿60週歲時給發退休金我特支持!09年9月後沒有繳養老保險的,可按生產隊時的工齡長短來給不等的養老退休金,其它沒有必要再給國家出難題。


李在軍—37392


回答為本人原創觀點,禁止他用,有幫助可以點個贊或關注我哦!有其他問題歡迎下 方留言一起探討。歡迎閱讀,謝謝溝通。性格爽直,認真問答,實事求是,喜歡幽默,期待能包容,不要有怨恨! 放鬆,理解,清正,幽香,寫實,互樂! 來到頭條,無功利色彩,純屬小娛樂。瀏覽原創作!為優秀點贊,互評和詩,歡迎賜句,新老鐵們,互動起來哦。留墨飄香。

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已經迫在眉睫,農民幾乎沒有退休金這是現實問題,農民群體隊伍大,發放退休資金多,現在每月約80元,年輕時自己交養老保險,到六十歲後就會有養老金了。要想解決這一問題,觀念要明確,人人平等。公務員,行政事業單位職工,人民教師,軍人,工人和農民都是公民,只是分工不同,職業不同,都要有退休制度,全國一個平臺,一個公式,一個窗口。糧食安全是紅線,農民就是一種職業,2002年以前,每畝田要繳約400元的公糧,義務參加水利工程,綠化,築路,修公路,修水庫,園改田,開茶園,植樹造林,修防洪堤等等,等等集體建設活動,盡的義務都是事實,相信國人不會忘記歷史吧。社保要面對所有的公民,不要369等,養老保險,商業保險公司都在開展,國家的平臺怎麼也不會比商業保險公司困難哦。

民以食為天,而吃的那裡來,就要靠耕種土地,農民辛勤勞作而來。以前種糧食還能基本維持生計。如今物價上漲,種地所需的農資產品成倍的增長,而糧食價格仍是停留在十年前。就連喝得最便宜的礦泉水都要一元五,而每斤小麥連1.2元都不到。農民心裡能不波動嗎?

越來越多的農民不願種地。現在種地除去勞動力的費用,農資等投入,像產量低的小麥等作物基本上沒有利潤,產量高的玉米是有點賺頭,但價格太低。在隴東一帶,種植的是冬小麥,一年莊稼兩年等,而農民人均土地有限,小麥又是主糧,對糧食安全影響很大。

浪費糧食。就目前來看,米、麥一元多一斤,而種植經濟作物卻是數倍的差距。種糧與經濟作物收入距離愈拉愈遠,糧食太便宜,勢必造成糧食的極大浪費。

不能提高農民的收入。本來農民主要靠種地增加家庭收入的,可是糧價過低也就直接減少了農民的收入,不用說城鄉差別會很大。也迫使農民閒置土地出外打工,也是一些農民棄糧而改種經濟作物。糧食形勢堪憂。

如此從糧價低迷的窘境中探索出一種新路子,就不得不從特色農業種植、農產品的精細加工做起,最大限度地發揮糧食的價值,同時增加農業補貼,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嚴文兵


現在國家都還沒有徹底解決農村的養老問題,所以對於我們這些老百姓來說,有什麼很好的辦法呢?

先來說一些農村養老的一些現狀吧。目前來說農村養老主要還是在家養老,然後國家每個季度對於農村的老人都是有幾百塊的保障金,平均每個月大概有幾十塊錢。但是靠著幾十塊錢的話,在農村生活還是有點困難的。所以說現在很多的農村老人,自己會種點菜,養的雞,種點糧食等等。這樣的話生活就不會有太多的困難。加上自己的子女給一點,一年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問題了。如果是生病了,農村現在也有醫療保險,可以報銷很多,所以也不是特別擔心。總體來說農村的養老相比以前還是不錯了。

但是和城市相比起來確實是差距太大了,就說城市的一些退休老人一個月的退休金就是好幾千,比上班打工的人都還多,還有養老金等等。農村的老人一個月就幾十塊的保障金,所以這個差距還是存在的。

目前來說農村的養老問題想要徹底解決的話,還是資金的問題,國家也是想把農村建設好,但是都知道中國的人口基數太大了,所以缺的還是資金。很多人覺得這個是廢話,但是國家目前的財政根本無法承受這麼多的老人,現在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前幾年就超過了2億,現在更多。這麼龐大的數字,一個人一年一千也是2000億,現在農村的老人一年900塊,如果稍微再加一些的話,想想這是多麼龐大的數字,國家一年的財政收入也只有17萬億左右。國家的財政收入肯定是吃不消的。

所以目前來說農村的養老問題主要還是要靠自己解決。作為年輕人的我們所以要更加的努力,至少要多交點養老金,自己以後老了可以多領點,如果只是僅僅依靠國家的幾十塊錢的話,那麼生活都是問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呢?


三農帝國


全國老齡辦最新統計,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2.4億,佔總人口比重達17.3%,平均近4個勞動力撫養1位老人。預計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其中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這其中有6成老人住在農村,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已經迫在眉睫。

對城市裡的老人來說,有醫保、有退休金,子女也大多在身邊,養老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就是如何找個合適的地方養老的問題。但是對於農村老人來說,目前的現狀還是比較麻煩的,有合作醫療,看病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每月的養老金只有幾十塊錢,生活還是有壓力的,而且子女大部分都在外打工,有個頭疼腦熱,請人照看的費用都沒有。

當前,城鎮化建設快速推進,農民也都住進了新的小區,形式上已經和城裡居民沒有太大區別,那以後城市和農村的養老金會不會並軌,實行一樣的標準了?回答是一定的,但是週期是漫長的,對於國家的養老保險體系而言,面對如此龐大的農村人口需求,要想實現城鄉統一,養老金的缺口太大。

城裡工人的養老金由所在單位為其繳納,而農民的養老金只有靠自己繳納,在養老金分配的時候就出現了很大差異。城鎮工人退休後,可以領取較高的養老保險金,而且每年還在增長,而農民只能領取到每個月一二百元的基本養老金。要想統一金額,國家就要每年掏出巨量的資金來彌補這個差距,這個不太現實;平均分配又勢必會拉低城鎮老人的標準,激起城鎮職工的不滿。

針對這種情況,國家提倡農民用地養老,農民都有土地和宅基地,現在正在試點“三權分置”,一旦推廣,農民可以依靠土地和宅基地的收入(流轉、出讓、出租等),來減輕養老的負擔。當然,在一些偏遠的山區,土地和房子沒有變現的方式,那養老就要考慮另外的方式。

圖說農村、留住鄉愁,請關注“鄉畔”頭條號或下載“鄉畔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