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喜羊羊與灰太狼與貓和老鼠兩部動畫一個被噴,一個卻被奉為神作?


首先,把喜羊羊和貓和老鼠比本身就不公平,一個是發展中國家製作的幼兒向低成本動畫,一個是最發達國家製作的全年齡向卡通,就好比你讓一個幼兒園的小鬼去和職業摔跤手打無差別格鬥,然後說你看這小鬼被打出屎來了真是弱啊一樣。

第二,你看看都是哪些人在這麼比這麼喊呢?是小孩子嗎?是字都還沒認全的喜羊羊的目標受眾嗎?根本不是啊!全是些非喜羊羊的目標受眾在那邊捧這個踩那個,你問問那些受眾的小孩子看,他們眼裡有什麼特別的區別嗎?其實是沒有多少區別的,小孩子是一樣享受這兩個動畫的。

喜羊羊被噴,其實完全就是處於初級階段的動漫愛好者的心理逆反,其實他們噴的並不是喜羊羊這個動畫,而是自己沒有選擇權這一點——要說喜羊羊幼稚,那英國的《天線寶寶》呢?日本的《少年阿貝GOGO小芝麻》這種呢?難道這些就不幼稚了?難道它們就高智商了?那為什麼這些小孩子看的東西不會被拿出來一併說呢?就沒有人噴它們幼稚和弱智呢?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不是唯一,大家還有很多別的選擇,我不喜歡子供番就看適合的嘛,沒人逼自己看啊。而為什麼喜羊羊要被噴呢?是因為他們在電視上看不到別的,所以就產生了怨恨——而這股怨氣又找不到地方發洩,因為真正的噴點在他們能力和思想能夠到的範圍之外,所以就拿喜羊羊,熊出沒這種作標靶了。至於貓和老鼠被捧什麼的,僅僅是有個比較對象可以讓自己的觀點看起來更加合理而已,而之所以選擇貓和老鼠是因為這部作品最適合做例子。

所以,喜羊羊被噴只是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一個發洩窗口而已,並不是作品本身如何如何,他們想罵的不是喜羊羊幼稚,而是‘我們的電視上只能看到這種兒童向動畫’這件事,而背後隱藏的,則是對‘我們想在電視上看符合我們興趣的動畫’的權利的追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認為自己被侵犯了權利,所以他們才會那麼憤怒。

不過,很多人其實自己也並沒有理清這個真正的原因啦。大家可以仔細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橙心社


說說我的觀點吧。我看了看其他人的評論,無不帶有對國產動漫刻有的偏見與歧視和對國外動漫幾乎無條件的喜愛。我覺得我們首先要了解一個問題,到底那些所謂的喜歡貓和老鼠,討厭喜羊羊與灰太狼的都是些什麼人。現在社會上,80後,90後已經長大,網民的中堅力量便是這一代人。這一代人的特點是從小受到歐美以及日本動漫的影響,思想上已經深深禁錮在國外動漫的形式中無法擺脫。可以說他們整個的童年都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國外動漫代表了他們的童年。當他們長大了,成熟以後,會自然而言的認為動漫還是國外的好,而國漫遠不如國外的。再加上喜羊羊與灰太狼確實在受眾群體上適合小孩子,現在的80後,90後看到了這部動漫,一是思想上已經成熟,會覺得喜羊羊與灰太狼確實很幼稚。二是受國外動漫套路的影響,會覺得喜羊羊與灰太狼無法順應自己童年的感覺,再加上對國漫固有的偏見,所以很自然會產生這樣的想法。這本無可厚非。可是不得不看到國漫在製作上確實與國外的差距巨大,受眾群體偏少,從這一點看,國漫依然任重而道遠。


theneverrealizedd...


很簡單的道理,噴喜羊羊與灰太狼與捧貓和老鼠的都是一群人,這兩部動畫的年齡設定相同,但因為後者出現早前者很多80、90後觀看後者時還是小孩子因為雛鳥情節自然覺得後者較好,其次貓和老鼠用音樂代替對話,沒有那種為兒童特意兒化的配音,所以即使現在成人看來不會覺得尷尬,因為這種不經意下被廣泛的年齡範圍所以被封為神作。

但就是少兒動畫這點而言兩者並無太大差別,網上很多人都在說感謝童年沒有喜羊羊,這些評價的人都已經過完了童年沒有考慮到正在童年這個階段人的感受,至少在這部動畫的受眾年齡在看這部動畫的很少有說這動畫不好的。這就像一位患者家屬指揮醫生怎樣做手術一樣,以自己的主觀意念強加給別人,以外行的身份告訴內行他的活應該怎麼做。

暴力是喜洋洋被噴的最嚴重的問題之一,但相比於貓和老鼠這些暴力真的不算什麼,畢竟灰太狼和村長製作的各種道具現實中是不存在的,而貓和老鼠中的鉗子,菜刀,熨斗,雨傘,麵粉等這些湯姆和傑瑞互相鬥毆的物件現實中都是觸手可及的。要說危險貓和老鼠豈不是更危險。

願童年沒有喜羊羊,在現在這個信息時代各種動畫片在網上電視上都能找到,國產的外國的,現在的孩子童年並不只有那一隻羊兩頭熊,他們有很多的選擇,但為什麼網上提起現在中國孩子的童年都是這一隻羊兩頭熊,因為他們喜歡看而已,至於為什麼會被噴只是這一隻羊兩頭熊不符合那些已經變成大人的孩子的審美觀而已,他們不再是孩子所以對於新的給孩子製作的動畫沒有接受感。


qzuser16424761


《貓和老鼠》比《喜羊羊》好在哪兒?

好就好在《貓和老鼠》幾乎是部默片,而《喜羊羊》有許多必須存在的臺詞。

先不談製作上的優劣——短篇動畫電影再短也是電影,長篇普通動畫再長也是動畫——有臺詞怎麼會比沒臺詞更好呢?

因為少就是多啊。

任何一部電影都不能僅將受眾固定在孩子當中,尤其在20世紀初葉那個經濟不振的年代。當時的動畫電影不止要滿足孩子,還要能吸引掌握著錢包的家長。在這種情況下,《貓和老鼠》不能,也不想用某種價值觀束縛住自己的作品,而其中的內容很多也並不只是為孩子設計的。譬如湯姆和黑貓一同對美白貓求愛爭寵、湯姆上天堂下地獄等等。

這些段落成人們能會心一笑,孩子們看了也不至於不懂。它們在反映活生生的人。

然而《喜羊羊》不是這麼做的。

它有臺詞,它是卡通,它將自己的故事嚴格限定在6-12歲這個年齡段中間,並且是在低估小觀眾的。這就不免導致語言幼稚、形象單薄、內容貧乏。

而我們不是這個年齡段的人,當然不喜歡這部動畫。但我們喜歡《貓和老鼠》。

大概好就好在這了。


泡麵菌


喜羊羊灰太狼和貓和老鼠的成本不能同日而語,喜羊羊的成本非常低,學過動畫的都知道做這種flash動畫是多麼簡單,基本隨便找個實習生訓練兩個月,製作出類似喜羊羊這樣的動畫根本不難。而貓和老鼠是採用純手繪,每一幀都是畫手畫出來的,而且貓和老鼠的分鏡都非常複雜,製作難度非常之高。

從劇情上來說,喜羊羊與灰太狼有很多抄襲貓和老鼠和一些日漫的設定,而貓和老鼠的歷史長達50年左右,每一個故事都是精挑細作。

從收益上來看,喜羊羊與灰太狼靠著抄襲和簡單的flash就能收到國內這麼多小朋友的喜愛,更是一度成為國產動畫的代名詞,無疑是國產動畫的一種悲哀。

種種原因,造成喜羊羊與灰太狼口碑極差,用句通俗的話來說:喜羊羊與灰太狼給貓和老鼠提鞋都不配!


卡密動漫


我從製作團隊方面來說一下了吧

《貓和老鼠》是米高梅公司在1939年投資製作的TV動畫,導演兼編劇是著名的動畫師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這兩個人的名字聽起來很陌生,但在美國,業內無人不曉

兩位大師一輩子致力於動畫製作,先後製作或參與制作過多部經典作品

《哈克狗》

《瑜伽熊》


《摩登原始人》



《傑森一家》

《藍精靈》

《愛麗絲漫遊仙境》

《夏洛特的網》

《兔八哥》

經典作品不勝枚數,更不用說火遍全球半個多世紀的《貓和老鼠》,後來兩位大師加入了華納兄弟作為顧問,在人物設計和動畫製作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如今的TV和電影中都有很多致敬他們的作品,兩位大師先後於01年和06年逝世

音樂製作方面,有喬迪·戴維森、萊斯利·布里克斯和亨利·曼西尼三位大師主刀,《貓和老鼠》裡秒到絕巔的配樂裡有大量的古典音樂,包括莫扎特,海頓,貝多芬,李斯特等大師的交響樂和協奏曲,小時候我們可能只是覺得音樂跟氣氛配合的相當好,長大以後才知道我們從小就接觸到了大量的古典音樂









以上只是冰山一角,《貓和老鼠》每一集,每一個動畫形象,每一個場景都有不同的音樂,為了營造氣氛,音樂製作組和幾位大師反覆討論,徵用了大量的建議,經過不斷引用,剪輯,改編,這才有我們所熟悉的《貓和老鼠》專屬BGM






著名鋼琴家郎朗就是被《貓和老鼠》中湯姆演奏的《匈牙利第二號狂想曲》所吸引,從而對鋼琴演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而在動畫製作的具體過程中,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每一幀的畫面都是手工畫出來的,平均一部動畫需要15000張的中間畫,有的集數七八分鐘的時間需要耗時十幾個月,動畫師及助手日夜不停地製作,十分費力

每一個人物的動作都需要反覆討論,導演編劇化身演員,不斷揣摩動作,以求達到最佳效果


如此嚴謹的製作能夠不出精品嗎?回想一下上世紀中國經典的山水墨動畫,四大經典電視劇的製作




至於《喜羊羊與灰太狼》,大家心裡應該也數,純粹商業片

作為一個95後,我的童年既有《喜羊羊與灰太狼》也有國漫巔峰,日本民工漫,我並非貶低喜羊羊,畢竟我小時候也看過,它也影響了很多人,只是想說,中國並不缺乏好的作品,也並不是技術落後,缺乏製作水平,只是沒有走心的製作團隊

拿《喜羊羊與灰太狼》來跟《貓和老鼠》比,侮辱的不僅僅是背後的製作團隊,還有無數期盼國漫崛起永遠不想長大的人們


二次元異聞錄


1、觀眾群體上

《貓和老鼠》幾乎沒有臺詞,也包含了很多幽默細節,能夠獲得全球各個年齡層的觀眾喜歡,身邊很多長輩也在看,有部分長輩表示是一種很好地減壓方式。

在這一點上,《喜羊羊與灰太狼》臺詞略顯幼稚,觀眾群體幾乎都是小孩,就像我妹妹說的,“感覺五年級上冊我還喜歡喜羊羊呢現在我六年級長大了就不喜歡了。”但是她還是很喜歡《貓和老鼠》,我家三輩人都會看《貓和老鼠》。

2、配樂上

《貓和老鼠》的配樂絕對堪稱完美,引領觀眾情緒上絕對大大加分,配樂細節追求也很棒,走路節奏和配樂同步,bgm用的也都是世界名曲,而且配樂十分豐富。

《喜羊羊與灰太狼》的配樂略顯單調,基本就是輕快愉悅風格。

3、劇情上

《貓和老鼠》每集都有小驚喜,不會覺得劇情重複。

《喜羊羊與灰太狼》劇情相似性就很多,而且我們都知道不管劇情如何,最後灰太狼是不會吃了喜羊羊的。(也許很多年後被打臉)


其實我們都是以大人的眼光去談論這兩部動畫,《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受眾群體是小孩子,在小孩中確實也很受歡迎,也許在他們看來,這兩部動畫片都很不錯,都很喜歡呢?


魔力帝國


  這裡是無漫不歡的小宅基,很高興為您胡思亂想。

  曾經和兩隻熊稱霸少兒頻道的羊們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了,估計很快就會被人們淡忘了吧,也沒有噴否的討論了。

  中國擅長“借鑑”,從互聯網的產品到動漫的創作,或者鞋服小商品,皆有山寨高仿,省時省力而且有市場,還有保護。

  《喜羊羊與灰太狼》看上去也和《貓和老鼠》差不多,顛倒了食物鏈,鬧出很多搞笑的日常。

  但是仔細對比一下,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

播出時間

  《貓和老鼠》播出時間較早,那個時代電視臺還是比較寬容的,很多國外的優秀動畫片還都可以播放,最重要的是移動互聯網還沒有普及。所以即便孩子因為模仿《貓和老鼠》出現什麼問題,也不會像當下的自媒體時代傳播的這麼快,造成很大的影響。

  現在的電視臺已經很難看到國外的動畫片了,即便是貓和老鼠似乎也很少見了,既然出現的少,自然被噴的幾率也就低咯。

演繹模式

  《貓和老鼠》中的角色關係是相對簡單的,主要就是貓和老鼠,而且臺詞很少,基本上給人還是控制在動物的範疇,不太會想像成人類。

  《喜羊羊和灰太狼》則不然,儼然就是一個動物化的人類社會,灰太狼有自己的家庭、妻兒,羊村的人物關係就更復雜了,而且有大段大段的對白,作為孩子來講,看到這樣的作品,自然比看《貓和老鼠》更容易把自己代入模仿。

引導的缺失

  去看動畫片,省的煩我。家長缺乏陪同引導的問題一直存在,現在工作壓力更大,問題就更突出咯。

  原因還有很多,但主要原因還是以上幾點吧。

  以上就是來自小宅基的正義解答啦,有關動漫的題目都可以詢問小宅基喲,作為混跡二次元多年、宅腐萌呆汙各屬性精通的小宅基才不會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呢,嘿嘿嘿嘿~~麼麼噠!


二次元宅姬送


中國的動畫產業相對於國外可能有稍許的差距,喜洋洋這不動畫片與同時期動畫的確可以說是製作的精良的,剛開始還注重了核心價值的宣揚,但是越到後面越能想到製作組在做動畫時兩眼冒金錢的樣子,在初獲成功之後,製作組也許忘記了自己最初想要表達給小朋友價值觀和正能量,雖然在畫面質量上有了些許的提升,但是內涵卻顯得有些粗俗了。

再來說說貓和老鼠,這不動畫片經歷數十載不倒,被世界奉為經典,其實並不是誇大事實。

這部動畫片給足了人們想象的空間,記得小時候我父母和我看貓和老鼠碟片時,到了精彩片段總會暫停,讓我去猜想下面會發生什麼,而我的回答也總是很奇怪和搞笑,也許就是這部動畫片決定了我大學專業的方向。這不片子不論何時都會用無臺詞表演來傳達出正確的觀點而不讓人感覺在喝心靈雞湯,在整部動畫片中,你甚至可以自己去想象著填補臺詞,很是有趣


搞笑薏米


這倆根本沒有可比性啊orz

先說喜羊羊


雖說在中國流行的動畫裡,傳播和衍生銷售還算不錯,但事實是它是一部低齡向動畫,形式被懷疑有抄襲藍精靈或【貓和老鼠】的傾向,故事內容傻白甜,單一,教育說不上什麼,娛樂性也不足,內容膚淺,製作上甚至弗拉西就可以搞定,配樂簡單balabala……低齡向的故事還配有了殺戮等暴力行為,家長引導成負擔當然會對它有意見【再如與之形式相似的國產動畫熊出沒和企鵝部落 】



貓和老鼠從年代上將已經是將近八十年前的產物,製作細節精良,配樂也是交響樂隊為每部片子獨立配音,製作血本和最後呈現的藝術效果【喜羊羊】完完全全比不上。貓和老鼠的面對年齡是全年齡向,不論什麼年齡的人看了都會捧腹大笑,娛樂性極強;貓和老鼠還有個特點,就是兩個主角鮮少說話,在電影版裡傑瑞對小女孩說話後湯姆還很驚訝他會說話【23333】然而我們都明白在故事中他們是如何想得,因為在製作中,貓和老鼠的肢體語言已經將這一切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此之生動【喜羊羊】的幾幀僵硬動作怎麼能比,又怎麼能不被噴?


在觀看體驗上,貓和老鼠的劇情總是帶著驚喜,又有著些溫情,偶爾會有所感傷,我們都知道湯姆是隻很夠朋友的貓,從廣播劇公佈的大結局來看,湯姆故意被傑瑞折騰卻樂在其中,他倆是最好最好的朋友;而喜羊羊與灰太狼就是以殺戮開始,灰太狼回家被紅太狼打,一個沒落貴族整天沒著沒落,抓了羊回來反正也會被羊村救走,劇情不值得深入又不完全適合孩子看,被噴也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