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人彘,真的是無辜受害嗎?

__一念花落丶胡歌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人彘是自取其禍,怨不得別人。權力鬥爭中,失敗的一方基本沒有善終,如果戚夫人當了太后,被做成人彘的就是呂雉了。



劉邦作為一個老流氓,四十多歲才娶了正妻呂雉,後來起兵反秦四處流浪,呂雉在家操持家務,劉邦在外則四處做風流韻事。戚夫人就是劉邦在征戰中邂逅的一個風流俏寡婦。這個戚夫人美貌如花,以美色侍奉劉邦,生了兒子劉如意後,就想讓兒子繼承劉邦一切!


對於大老婆呂雉,戚夫人仗著劉邦的寵愛,根本不放在眼裡,還用計使呂后離開劉邦,最後呂雉一家被項羽抓住,囚禁兩年之久!戚夫人利用呂雉被囚禁的時機,天天日夜不停的再劉邦面前哭泣,要求立兒子劉如意為太子。

呂雉作為劉邦的髮妻,劉邦的得力干將都認她這個大嫂,於是盧綰假意投降項羽,救回了呂雉劉邦一家老小。呂雉這次回來後,開始與功臣集團合作,力推自己兒子劉盈當太子。採用張良的計策,請出商山四皓給劉盈當老師。劉邦見功臣集團及劉氏宗親都支持呂后,而劉盈又是自己的嫡長子,他不能犯秦始皇的錯誤,於是立劉盈為太子。



劉邦去世後,呂雉獨攬大權,將戚夫人罰去做苦役樁米。劉如意封為趙王,戚夫人如果知趣,就該認清大勢,好好做段時間苦役,然後博得呂后同情,回趙國當太后,安度晚年。但是戚夫人天天在哪裡唱歌,歌曰“子為王兮,母為囚”。呂后聞之,知道戚夫人還寄希望於兒子劉如意,於是呂后毒殺劉如意,把戚夫人做成人彘!


大秦鐵鷹劍士


戚夫人的悲慘下場並非無辜受害,她自己有很大的責任。

戚夫人是劉邦最寵幸的妃子。具史書記載,劉邦出征打仗的時候,都要把戚夫人帶在身邊,吃飯的時候,都要抱著戚夫人。劉邦對戚夫人寵愛,引起了皇后呂雉的嫉妒。戚夫人為劉邦生了一個兒子,劉邦給他取名叫如意。劉邦不喜歡呂雉的兒子劉盈,就喜歡劉如意。晚年的劉邦,聽說樊噲準備要在自己死後殺了戚夫人和劉如意,頓時火冒三丈,立馬就派人要把在燕國平叛的樊噲殺了。

漢高祖二年,嫡長子劉盈被立為太子。戚夫人仗著劉邦對自己的寵愛,天天哭著要求劉邦廢掉劉盈,立劉如意為太子。劉邦也被說動心了,以劉盈不像他,劉如意像他為理由,多次想要廢掉劉盈,改立劉如意為太子。由於大臣們的反對,才沒有實施。

一旦劉如意做了太子,而戚夫人就是皇后,劉邦死後,劉如意就是皇帝,戚夫人就是太后。這嚴重侵犯呂后的地位和利益,所以呂后對戚夫人恨之入骨。

劉邦活著的時候,戚夫人有個強有力的靠山,呂后不敢對戚夫人怎麼樣。劉邦死後,呂后掌權,把劉邦生前寵幸的嬪妃全都囚禁起來,劉邦的幾個兒子多數被害,劉邦最喜愛的兒子劉如意被呂后毒死。

戚夫人被呂后砍去雙腳、雙手,挖去眼睛,燻聾耳朵,毒啞嗓子,扔到豬圈裡,取名“人彘”。不得不說,呂后心太狠了,年輕貌美的戚夫人被她迫害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呂后最變態的是讓自己的兒子漢惠帝劉盈去參觀,嚇得劉盈大病一場,最後鬱鬱而終。這麼看來,劉盈的死和他母親呂雉也有一定的責任。

戚夫人捲入權利鬥爭,無奈遇到呂后這樣老謀深算、心狠手辣的對手,最後慘敗,是後宮鬥爭的犧牲品。


武嶽萌主


人間溫情,本身就是一種勝利。若失人間溫情,最終無一人是贏家。

公元前195年,西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撒手人寰。而劉邦後宮,卻發生了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件!


漢高祖劉邦後宮,一直上演著西漢版的“甄嬛傳”:呂后,戚夫人,二人明爭暗鬥,是這一場曠日持久的宮斗大戲中,並列的女一號。

一個是劉邦的創業嫡妻皇后呂雉,一個是劉邦最寵愛的妃子戚姬(戚夫人)。兩個女人,彼此暗自較量,爭鬥多年。爭什麼?鬥什麼?

爭皇位,鬥名利,嫉妒愛。

二人爭鬥的前因後果(4點)

1、創業髮妻——呂雉

呂雉,是劉邦的結髮妻子,是陪一窮二白的劉邦創業的“糟糠之妻”,也是劉邦的“賢內助”。劉邦在外跟諸侯爭天下,而呂雉則在內負責照料劉家老小、持家有道。

△劉邦和呂雉(劇照)



造反是件危險係數很高的事兒,兵荒馬亂,刀劍無眼,勝敗無常,所以呂雉經常要跟著劉邦顛沛流離,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但始終不離不棄。

劉邦的一家老小,就曾被項羽抓住,項羽在兩軍陣前架起幾口大鍋,欲烹殺劉太公,要挾劉邦,呂雉等人,險些喪了命。

△呂雉及一家老小(劇照)



劉邦呂雉“夫妻檔”,這種“男主外、女主內”的默契配合,使得劉邦少了後顧之憂,專心進取天下。同時呂雉有見識、有主意,以及呂雉孃家呂家,對劉邦創業路上的幫助很多。

二人也曾有過一段美好的“蜜月期”。

2、呂后與戚夫人爭鬥

劉邦當上皇帝后,封髮妻呂雉為皇后,立呂后兒子劉盈為太子。但是,人老珠黃的呂后,逐漸失去了自己男人劉邦的寵愛。發現和年輕貌美的戚夫人,有更多共同語言,戚夫人長袖善舞,又給劉邦生了一個聰明伶俐的兒子劉如意。


△戚夫人(劇照)



劉邦愛上了善解人意的戚夫人,對其寵愛有加,戚夫人兒子劉如意,年紀輕輕就被封趙王。

戚夫人仗著劉邦寵愛,開始玩心機、鬥心眼,經常給劉邦吹“枕邊風”,說太子劉盈及呂后的各種不是,並要劉邦廢掉太子,立自己兒子如意。

呂后兒子太子劉盈,也確實老實木納,非君王之選,而劉邦本來也不喜歡這個兒子,而向來喜歡“更像自己”的天資聰慧的劉如意。

但因戚夫人經常吹“枕邊風”,最終使劉邦下定決心要廢掉太子,立劉如意。劉邦曾多次要廢太子,可是,每次都遭到了大臣們的強烈反對。

3、毒招頻頻,爭鬥白熱化

搶走自己男人的愛也就算了,還要搶走我兒子的太子位?人心不足蛇吞象,得寸進尺。你戚夫人這是要對我孃兒倆,趕盡殺絕啊,你兒子若當上皇帝,還有我娘倆的活路?

△呂后(劇照)



呂后恨的牙癢癢。兩人互相使壞,互相誹謗,毒招頻頻,彼此恨之入骨。二人矛盾越結越深,爭鬥進入白熱化。

皇帝后宮的女人,一旦鬥起來,那是一個比一個毒辣。嫉妒心和權力慾,能一個正常的女人所有的賢良淑德,瞬間化為烏有。說呂后心狠手辣,其實戚夫人也不是省油的燈

到了劉邦晚年,廢太子一事只能不了了之,最終也沒能廢掉太子。

4、毛骨悚然的“人彘”

劉邦一死,沒人罩著戚夫人了,隨即遭到了呂后歇斯底里的清算:劉如意被毒殺,戚夫人被做成了“人彘”,丟在臭氣哄哄的廁所。(圖片我就不放了,太恐怖……)

△呂后與兒子劉盈



呂后與戚夫人之爭,沒有誰正義可言,都只是被慾望吞噬了的兩個魔鬼,以為兒子好為名,實則都為滿足自己的權欲,還搭上無辜孩子的命。

從彼此恨之入骨看,如果換成戚夫人得勢呢?呂后的下場,恐怕也好不到哪裡去。

真要說無辜,雙方孩子才最無辜,勝的一方孩子忍受殘忍的心靈蹂躪,敗的一方孩子則丟了命。最後,沒有一個贏家,都是權欲的犧牲品。

人間溫情,本身就是一種勝利。若失人間溫情,最終無一人是贏家。


峰子奇觀


戚夫人被做成人彘,確實挺可憐的!但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原因有以下兩方面:

第一、廢立太子之事

太子劉盈是劉邦嫡長子,呂后之子!照理來說應該是正當的皇位繼承人,但是戚夫人偏偏風華正茂,能歌善舞,獨得劉邦恩寵,再加上她給劉邦生的孩子劉如意偏偏長得異常像劉邦(有乃父之像),所以她經常給劉邦吹枕邊風,讓劉邦立劉如意為太子。劉邦也覺得劉如意不錯,不過呂夫人不幹啊,大臣們也不幹,最終經過不懈努力,劉盈還是繼承了大位!雖然最終呂夫人勝利了,但是這件事讓她異常痛恨戚夫人!這是後來她如何折磨戚夫人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女人天生的妒忌心理

當年呂夫人不滿二十歲跟著四十多歲的劉邦南征北戰打天下,跟著劉邦吃了那麼多苦,終於打下天下該享福的時候,冒出來了一個戚夫人!這個戚夫人整天在劉邦那裡撒嬌賣萌獨得恩寵,一旁的糟糠之妻卻不管不顧。呂夫人怎麼能不對她恨之入骨!

所以根據這兩點,戚夫人被製成人彘,也算是咎由自取!


清明雨前龍井


這個問題換位思考一下,就好理解了!


假如你跟你老公白手起家,創辦企業,創業期間,由於樹敵太多,你被敵人抓去,而此時你的丈夫卻在你被俘這段期間有了新歡,玩的不亦說乎,把你拋到九霄雲外了,等你回來,也對你愛搭不理的。

終於創業成功,你們擁有了一家超級大財團,但此時作為小三的妾,卻想把你從正室的位置上拉下來,再把你兒子繼承財團的資格給剝奪了,你不會憤怒嗎,你不會想辦法保住自己的位置,保住兒子的繼承權嗎?


在這種惶惶不可終日的日子裡,你殫精竭慮,事事小心,就怕一個不小心把自己跟兒子陪進去,日復一日的壓力下,你不會抑鬱嗎,不會恨嗎?心裡不會想要報復嗎?


終於等到這個財團的掌門人你名義上的丈夫死了,你兒子坐上了財團掌門人的位置,你擁有了無上的權力,你可以釋放自己的憤怒了,相信你會比呂雉做得更瘋狂,這麼多年的壓抑一下子釋放出來,該有多強烈,沒立刻殺了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三就不錯了,可小三偏不知道收斂,還編造歌謠,妄圖讓自己兒子來救自己,這不是公然教唆庶子造你的反麼。

兒子才初登大位,不能因為這些事情動搖到他的地位,只有把這孃家殺掉才能坐穩,所以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殺了這娘倆。


愛唱歌的兔小貝


戚夫人死得很慘,但也實在談不上是無辜受害,因為她曾經觸動了大漢的根基,觸動了呂雉母子的根本利益。就好比宋哲宗駕崩之後,章惇打算擁立簡王趙似,反對擁立端王趙佶,並公開說:“端王輕佻,不可以君臨天下”,那趙佶稱帝之後將申國公章惇貶死也不能說章惇是無辜的。

戚夫人的死因可以歸結為兩方面,第一是次要原因,即戚夫人曾經與呂后爭寵。首先,戚夫人被劉邦所寵幸的時機不太好,當時呂雉被項羽俘虜,當了一兩年的人質,整天有被殺的風險,回來之後發現劉邦不但不感激她、用陪伴來賠償她,反而整天被年輕美眉的戚夫人迷得神魂顛倒,你說這能不讓人生氣嗎?

第二是主要原因,即戚夫人因為受寵而產生了非分之想,她整天用枕邊風吹著劉邦要廢立太子,讓自己年幼的兒子劉如意取代呂后之子劉盈的太子之位。她可能不會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可是會動搖整個漢朝根基的重大政治問題,對政治如此敏感的呂后也肯定是在此時才對她產生了殺人動機。

另外,呂后支開周昌,讓戚夫人母子入朝之後,已經沒有靠山的戚夫人還整天高歌:“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去三千里,當誰使告汝”,呂雉也正是用此事為把柄,處死了劉如意——他們娘倆這是誹謗朝廷,圖謀不軌啊!


國史通論


絕對不是。古人給我們流傳下一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戚夫人就是這樣的人。她被呂后做成人彘是很可憐,但絕不是無辜。兩人的矛盾從一開始就不可調和。

首先,呂后和戚夫人有奪夫之恨。當呂雉在項羽那裡做人質,隨時會有生命危險的時候,劉邦已經擁著戚夫人在溫柔鄉里了。呂雉被放回去後,發現兩人已經如漆似膠了。她能不恨嗎?自己的命差點沒了,劉邦身邊卻有了新人。這可真是隻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其次,戚夫人想讓自己的兒子取代呂后的兒子當太子。這是呂后作為一個母親最不能容忍的。每個母親都會給兒子最好的,皇帝的女人都想讓自己的兒子當太子,進而當下一任皇帝。戚夫人這樣做,作為一個母親來說也無可厚非,但這觸碰了呂雉的底線。自己的丈夫被這個女人奪取了,現在,她又要來搶自己兒子的位置。是可忍孰不可忍。她不再沉默,動用自己能做到的一切,來幫助兒子保住太子之位。最後,她成功了。戚夫人雖然沒有如願以償,但有劉邦的寵愛,呂雉也不能把她怎麼樣,只能把這口氣憋在心裡。這就為以後的人彘打下了伏筆。



真正讓呂雉下決心把戚夫人做成人彘是戚夫人到永春巷舂米以後。劉邦死了,戚夫人沒了靠山,呂雉把她打發到永春巷舂米,讓她吃粗糧,穿粗布衣服,幹下人們乾的粗活。戚夫人以前嬌寵慣了的,哪裡受得了這個苦?她一邊幹活,一邊唱歌,“子為王,母為擄,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她想讓她的兒子來救她,讓她脫離這種奴隸般的生活。結果,這個傻女人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自己的兒子。呂雉毒死了戚夫人的兒子,把戚夫人做成人彘。



女人可以傻,但不能太自私。戚夫人不會審時度勢,她心裡只有她自己,在兒子都自身難保的情況下,還想讓兒子來救她。這樣的結果是害人害己。所以說,戚夫人最後的悲慘結局只能說是咎由自取。


讀史坊


戚夫人不是無辜被害。只不過呂后手段殘忍了些,所以會被當成典型來談。

在封建王朝,奪嫡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有什麼大臣家裡如果寵妾滅妻,都是私德上面很大的汙點。

如果是在古代朝鮮,女人想要奪嫡,會被整個男權社會所不容。古代朝鮮是嚴守中國儒教禮法,所以有這種情況。整個古代朝鮮李氏王朝,就算奪嫡成功的,最後還是會被打回原形。

中國古代要相對寬鬆些。

我把戚夫人想的善良點,想到她只是為了一個女人的權力做這種事,是我站在現代文明的角度上看問題。

戚夫人她不僅想兒子當太子,自己也想當皇后。她利用劉邦的寵愛,想達成這一切。

當然,中國古代也有很多這樣的成功案例。武則天就是最典型的一起。

呂后此人,其實比武則天善良很多。武則天迫害了所有李治後宮的妃子,殺死或者虐待了所有李治其他女人的孩子。

但是呂后沒有。

漢文帝的生母薄夫人,不得寵,劉邦死後,呂后送她去劉恆的封國當王太后,和兒子團聚,這對於薄夫人是很大很大的恩惠。所以後來呂氏滅了,薄太后當權,她都很感激呂后。

呂后也沒有迫害其他寵妃的案例。

另外,劉邦的幼子劉長,呂后養在身邊,比較疼愛,所以後來劉長也沒被殺。活到了漢文帝時期。

劉邦在世的時候,對呂后是相當薄倖的,呂后吃了很多苦,最後都沒有回報。每天還要戰戰兢兢擔心戚夫人奪走她兒子的太子之位。如果這樣的話,她就一無所有。如果戚夫人效仿武則天,那人彘就是她了。絕對可以稱的上古代不值得髮妻的典範。

所以,戚夫人不無辜。想要競爭那個皇權最高的寶座,就要能夠忍受失敗的下場。

中國古代哪一個越級挑戰皇權的人會有好下場?男女皆是。

如果是男的,失敗了就是謀反,最後下場是腰斬、凌遲。

從這個角度看,呂后不算殘忍。


實夢閣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正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戚夫人最後被呂雉做成了“人彘”,確實太慘,但歸根結底,也是戚夫人自己種下的“因”,才有了呂雉做下的“果”。

戚夫人,秦末定陶人。美貌非凡,且擅長舞蹈,舞姿優美。劉邦得到戚姬後,就對其日漸寵幸,而漸漸冷落了陪伴劉邦顛沛流離的結髮妻子呂雉。

在劉邦四處征戰之時,呂雉常常不在劉邦的身邊,而這段時間,都是戚姬陪伴在側。常常戚姬舞蹈,劉邦和聲歌唱,兩人琴瑟和諧,給軍旅苦悶的劉邦帶來了一絲慰籍。

戚姬也仗著劉邦的寵幸,排擠其他嬪妃,尤其是呂雉,對戚姬而言,是自己最大的威脅,平時少不得在劉邦身邊吹吹枕邊風。

劉邦登上帝位後,戚姬希望劉邦能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常對劉邦日夜涕泣,要求劉邦下定決心廢黜呂后之子劉盈的太子之位。劉邦也是非常喜歡這個兒子,出生時給他取名為“如意”,長大後,劉邦更是覺得劉如意更像自己,而太子劉盈則太過於軟弱,內心也有廢劉盈立劉如意的想法。

劉如意在取代呂后的女婿張敖成為趙王之後,並未去封地趙國,而是留在京城長安,且好幾次險些取代劉盈成為太子。

這不但嚴重威脅到了呂雉,也是動了朝中大部分官員的“蛋糕”。

最後,呂雉請來了“商山四皓”,劉邦感嘆劉盈“羽翼已豐”,從此放棄了改立太子的念頭。

劉邦死後,劉盈即位,呂后為皇太后,囚戚夫人於永巷,讓其穿上囚衣,每日舂米。結果戚夫人不甘被貶為舂工,於是通過唱怨歌形式,希望有人能告訴她兒子劉如意以及大臣,自己被貶做舂工,呂后得知戚夫人不甘失敗,於是派人將其做成人彘。


戚夫人和呂雉的過節並不簡單的是個人恩怨,牽涉其中的是政治和權力。試問,若當日劉如意如願以償登上太子位,劉邦死後,戚夫人可會放過呂雉?無月想來是不會的。

戚夫人一味的把劉邦的寵幸當做自己的武器,且是唯一的武器,卻忽略了滿朝的文武,所謂“以色事人者,必不長久”,僅憑劉邦的力量尚達不到目的,劉邦死後,戚姬還有什麼力量可以保全自己呢?

呂雉最初只是囚戚夫人每日舂米,但此時的戚夫人不知道忍氣自保,還要表達自己的怨恨,再次激怒呂后,最終落得了那般下場。

試問,這到底是誰的錯呢?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呂雉是劉邦貧賤時的妻子。戚夫人是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之後,娶的妾。

呂雉有才幹,心狠手辣。戚夫人美貌。最得劉邦寵愛。

呂雉與戚夫人的過節有二:

一是戚夫人寵冠六宮。被呂雉嫉妒。

二是戚夫人讓劉邦廢掉嫡長子劉盈,立劉如意為太子。劉邦聽從戚夫人建議,打算廢嫡立庶。呂雉反對,群臣皆符合呂雉。劉邦也無可難何。


劉邦與呂雉的關係。很像《葫蘆兄弟》中蠍子大王與蛇精的關係。名義上蠍子精是大王,其實真正的當家人是夫人蛇精。

劉邦也知道,自己死後,呂雉肯定要殺掉戚夫人和劉如意。但劉邦拿呂雉沒辦法。

其實,戚夫人被呂雉挖去雙眼,砍掉四肢。做成人彘。劉邦應當能預料到。因為有彭越的前車之鑑:

劉邦誣陷彭越謀反,欲誅殺之。彭越聽聞風聲後,找呂雉求情。稱自己對大漢的忠心蒼天可鑑。哭的鼻涕一把淚一把。呂雉見彭越哭成了淚人。頓時心生憐憫。下令把彭越剁成肉泥。再熬成肉湯。讓諸將品嚐。【諸將喝肉湯時,不知作何感想?】


劉邦死後,失去保護傘的戚夫人被呂雉做成人彘而死。劉如意也被毒殺。

其實,依呂雉的作風。已經很忍讓了。以她的性格,應當在劉邦在世時,就把戚夫人做成人彘,讓劉邦看。

呂雉在劉邦死後才動手,給足了劉邦面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