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秦將蒙恬自殺時說了句千古名言,曹操很推崇,每當委屈時必會誦讀

文|武品文史

秦將蒙恬自殺時說了句千古名言,曹操很推崇,每當委屈時必會誦讀

在我國古代有不少位高權重的人臣篡奪皇位的例子,比如趙匡,。他以黃袍加身的託詞奪了後周柴榮的江山。但也有明明有實力稱帝卻至死也不僭越的,比如曹操。

曹操字孟德,他的父親夏侯嵩拜中常侍曹騰為父所以他們一家後來都改姓了曹。

曹操是個頗有底蘊的官三代,加上他確實有雄才大略,終於在征戰了幾十年後打下半個中國,官拜丞相,後加封魏王位極人臣。

秦將蒙恬自殺時說了句千古名言,曹操很推崇,每當委屈時必會誦讀

可是因為曹操權大作風又強勢,不僅不把朝中的其他官員放在眼裡,還常常挾天子以令諸侯,惹得群臣背後抨擊,說他是欺世盜名的漢賊。但曹操每每聽到這些流言,便會流淚高聲誦讀一段話以明己志。

其實曹操所誦讀這段話,是來自秦朝的名將蒙恬臨終前的一段慷慨激詞。至於蒙恬這段話的由來還要從秦始皇駕崩說起。

秦將蒙恬自殺時說了句千古名言,曹操很推崇,每當委屈時必會誦讀

眾所周知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不久便命人修築官道,以供巡狩,所謂巡狩其實就是巡遊,如此可以瞭解一下原六國當地的情況,但根本目的是讓全天下的百姓瞻仰他的天威,最大程度滿足他的征服欲。

然而人總是要歸於天命,始皇帝也不例外,他在一次出巡的途中去世,但讓他意想不到的是,皇子胡亥卻在趙高的慫恿下篡改始皇遺詔奪取了帝位。

胡亥繼位後,深知自己並不合法,要想穩坐皇位,便要消除外界的一切隱患,而此時對他威脅最大的不僅有公子扶蘇,還有手握重兵的大將蒙恬。

秦將蒙恬自殺時說了句千古名言,曹操很推崇,每當委屈時必會誦讀

胡亥聽從趙高的建議以秦始皇的名義下了一道聖旨,捏造了諸多罪名欲賜死扶蘇和蒙恬。公子扶蘇本來是皇位的最佳人選,但他為人向來忠勇果敢,聽聞父皇懷疑自己,二話不說直接就含恨自盡了。

至於蒙恬,他後來也明白自己是難逃一死,

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心中委屈不吐不快,臨死前他對天傾訴道:“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餘萬,身雖囚繫,其勢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說完此段話後便吞藥自殺了。

秦將蒙恬自殺時說了句千古名言,曹操很推崇,每當委屈時必會誦讀

蒙恬將軍的意思其實非常簡單,他祖上三代保家衛國,現在又手握30萬大軍,但他卻沒有反叛,他圖的就是心中那份君臣操守。

曹操之所以常常流淚吟誦蒙恬的遺言,是因為他深感自己與蒙恬的處境類似,心中便難免產生共鳴。可是,作為一代梟雄的曹操又有多少人能夠理解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