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天下四絕"佛教聖地--玉泉寺

"天下四絕"佛教聖地--玉泉寺

玉泉寺位於湖北省當陽市城西南12公里的玉泉山東麓,中心景區面積8.9平方公里。相傳東漢建安年間,僧人普淨結廬於此。南朝後梁時,梁宣帝敕玉泉為"覆船山寺"。隋代改為"玉泉寺"。玉泉寺大雄寶殿為中國南方最大的一座古建築。 殿前置隋代大型鐵質文物十餘件;殿側有石刻觀音畫像一通,傳為唐代畫聖吳道子手跡。現存的玉泉鐵塔對研究中國古代冶金鑄造、金屬防腐、營造法式、建築力學、鑄雕藝術以及佛教史具有重要的價值。


相傳東漢建安五年(200年),漢壽亭侯關羽掛印封金,護衛著甘、糜二夫人離開曹營,過關斬將,進發河北。路經汜水關時,守將卞善欲借鎮國寺宴請關羽之機,擊箋為號,加害於他。寺僧普淨與關羽為蒲州同鄉,不忍義友罹難,遂將此凶訊及時告知關羽,方得脫險。關羽走後,普淨自知當地難留,便收抬衣缽,雲遊至玉泉山,闢荒拓野,築茅而居,這便是玉泉寺最初的雛形。


玉泉寺的正式命名始於隋開皇十二年(582年)。當時,被晉王楊廣封為“智者大師”的高僧智顗,自天台山參訪此地,暫居普淨庵內傳法。楊廣與智顗私交甚深,便下令在普淨庵舊址大興土木,建成一座頗具規模的寺院,取名“玉泉寺”,並親書“智者道場”匾額懸於寺內大雄寶殿上。


玉泉寺,是中國佛教天台宗祖庭之一。智顗大師在此創立天台宗,其重要代表著作《摩訶止觀》、《法華玄義》均在玉泉講演結集,在中國佛教史上留下"東土釋迦","九旬談妙"等佳話。玉泉寺為佛教聖地天台宗祖庭之一 ,曾與浙江天台國清寺、山東長清靈嚴寺、江蘇南京棲霞寺並稱為"天下四絕",被譽為"三楚名山" 。1982年,玉泉寺及鐵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玉泉寺位於湖北省當陽市城西南12公里的玉泉山東麓。相傳東漢建安年間,僧人普淨結廬於此。南朝後梁大定五的(559年),梁宣帝蕭察敕玉泉為“覆船山寺”。隋開皇十二年(592年),晉王楊廣應智頭奏請在此起寺,敕名“一音”,後改為“玉泉寺”;隋開皇十四年(594年),楊廣敕封智頭為“智者禪師”,並親書“智者道場”匾額。唐貞年間(672——649年)僧法瑱增建;儀鳳二年(677年)唐高宗詔請寺僧弘景為師;後周長壽三年(694年)金輪聖皇帝親授舍利並敕建七層磚塔瘞之;三朝國師神秀在寺創禪宗北宗。宋天禧末年(1021年)明肅皇后感慕容邂逅之恩,捐銀擴建,改額為“景德禪寺”;崇寧時又敕為“護國寺”。元世祖、武宗、仁宗皇帝敕修。明、清屢毀屢修。1949年後又進行了多次修葺。現存殿堂樓閣多具明清營造風貌,其間也部份保留宋、元規制遺風。玉泉寺曾與浙江天台國清寺、山東長清靈嚴寺、江蘇南京棲霞寺並稱為“天下四絕”,鼎盛時期其規模“為樓者九,為殿者十八。三千七百僧舍”,“佔地左五里、右五里、前後十里”,被譽為“三楚名山”、“荊楚叢林之冠”。


玉泉寺位於湖北省當陽市城西南12公里的玉泉風景區玉泉山東麓。玉泉山素享“堆藍晚翠”、“三楚名山”盛譽,是一座佛教名山。玉泉風景區內山巒連綿,四季常青,景色宜人,景區內有著名的玉泉寺、玉泉鐵塔及珍珠泉等景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