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你養的是"孝順娃"還是"白眼狼"?對照著3點,一眼就能分辨

我們常說"養兒防老",指的是父母生育孩子,是希望他們能在自己年老以後,主動承擔起贍養父母的職責。但是,也有不少父母最終沒能得到子女的贍養,大半生心血最終養出了一匹"白眼狼"。

事實上,對於孩子今後是否會孝敬父母,其實是有跡可循的。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可以通過觀察孩子的一些行為舉止來判斷孩子今後是否會孝順自己。

你養的是

判斷孩子是否孝順的三點

·是否尊重長輩

如果孩子從小就懂得要尊重長輩,給予長輩關懷。那麼可以從中看出孩子長大以後是有孝心的。因為這些孩子知道,長輩們對自己的好並不是理所應當的,所以他們會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回應這份關愛。

但如果孩子從小就對長輩缺乏耐心,甚至是嫌棄長輩,那麼這樣的孩子在長大以後,可能不會自覺承擔起贍養父母的義務。有些孩子會覺得,老人家老邁昏聵,生活比較髒亂,所以不願意親近他們,接納他們。這樣的孩子在長大以後,勢必也會這樣嫌棄自己的父母,逃避贍養的義務。

·是否吃苦耐勞

孩子勤勞與否,也是父母判斷他們今後是否會贍養自己的一大標準。如果孩子從小就養尊處優,吃不了苦,平時也不願意幫父母分擔家務勞動,那麼這樣的孩子在長大以後,很可能不會主動承擔起照顧父母的職責。

因為這樣的孩子是比較自私的,他們只在乎自己的利益。等到父母老去以後,他們會覺得贍養父母是一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因此會選擇逃避承擔這一職責。

·是否推己及人

如果一個孩子不懂得體恤他人的感受,那麼他將很難承擔起贍養父母的職責。一般而言,孩子會主動承擔起贍養父母的職責,是出於對親情的一種回報。但如果孩子不懂得體恤父母的付出,那麼他們會認為,父母的付出是一種理所應當的事情,故而不會對此作出報答。

那麼,對於父母而言,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教育方式,來確保自己的孩子今後能夠孝順自己呢?

你養的是

培養一個孝順娃的三大要點

·學會換位思考

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在長大以後孝敬自己,那麼最首要的一點就是要讓他們明白,父母現在為他們所作的付出,絕不是理所應當。而要想讓他們懂得這一點,換位思考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孩子難免會做出一些不當的舉止,這時候父母應該把握機會,教會孩子進行換位思考,以達到體恤他人的目的。

例如:孩子在嘲笑別人出糗時,父母可以反問孩子,如果是你出糗,你希望別人嘲笑你嗎?這樣孩子就會意識到自身行為的不當,並且懂得以後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

·培養責任心

除了要讓孩子明白父母的付出以外,責任心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孩子缺乏責任心,那麼他們即便知道自己必須贍養父母,他們依然有可能會想方設法逃脫。

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應該適度進行"放權",讓孩子在主導自己生活的同時,要求他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起責任。這樣,他們才能從中培養起責任心。

·重視親情培養

親情是確保孩子長大以後會孝敬父母的最好保障。如果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一直不和,經常發生矛盾,那麼孩子在長大以後,肯定不願意去贍養自己的父母。因此,父母平時應該多跟自己的孩子進行交流,穩固親子之間的情誼。


你養的是

我是海馬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