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專訪漢能張斌:移動能源將重新定義生活

[來自IT168]

【IT168 手機訊】在今年CES Asia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過於漢能集團展示出的一輛“太陽能車”。這輛完全由清潔能源為動力的汽車引起了在場許多媒體的注意。而對於漢能這個品牌,對於漢能在做的事,相信依然有一些消費者並不是很瞭解。我們此次也有機會能與漢能薄膜發電集團張彬、漢能薄膜發電集團副總裁莊稀海進行更深度的對話,來走進漢能,瞭解這個“清潔能源”這個全新的領域。

专访汉能张斌:移动能源将重新定义生活

在專訪剛開始,已經有一些媒體紛紛詢問展臺停放的那輛太陽能車的信息。對此,張彬解釋到:漢能的產品核心還是消費類電子,而消費類電子中就包括汽車。他認為,未來汽車一定會轉向電子化、智能化,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能源問題。對於許多電動車用戶,在使用時汽車的續航能力、充電過程所帶來的不便都是實際使用中的痛點,尤其是在僅僅城市代步時,“邊走邊充電”恐怕是大多數人最理想化的應用場景。

這種場景由於技術限制,目前在純電動汽車上還很難實現,但如果將隨處可見的太陽能轉化成電能,這個場景則顯得並不在是遙不可及。而目前,這樣的技術已經很多汽車廠家都在關注,包括北汽、一汽,都用漢能的技術研發薄膜太陽能發電天窗作為輔助電源來應用。張彬判斷,在未來的兩到三年,這項技術會在汽車上作為輔助發電功能大規模量產。在大家都非常關注的轉化率上,張彬表示,目前太陽能轉電能的轉化率能達到30%左右,已經可以投入市場進行商業化生產,

专访汉能张斌:移动能源将重新定义生活

此次是漢能第一次參加CES,作為一家主攻清潔能源的高科技公司,在人們的印象中往往是面向G端、以及B端的企業,對此,張彬認為這是個誤會。漢能所開發的清潔能源是在傳統能源、新能源之外的新物種,主要以移動能源業務為主。這就決定了漢能依然面向普通的主流消費者。在本屆CES展上,漢能發佈的全新漢包、漢紙都是移動能源產品,並且以後會開發越來越多的移動能源設備。因為再大的企業、在強的科技都需要電,因此漢能認為這其中的想象力是無限的。在未來,漢能也將與各種品類的公司合作,依靠自己的核心專利技術,去打造全新的清潔能源生態鏈。

談到技術,張彬也自豪的表示,漢能在過去八年時間,投入了百億美金打造了上千的專利發明和核心技術,有幾個技術板塊甚至做到了世界領先的水平,漢能有足夠的驕傲和自信。而且最重要的是,漢能的技術是沒有汙染的物理屬性。這讓漢能所打造的薄膜太陽能成為為數不多國家擁有的技術,甚至創造了移動能源這個產業。

专访汉能张斌:移动能源将重新定义生活

在採訪中,張彬向在場媒體展示了漢能的核心技術:一張薄膜芯片。有了這張芯片,在有光的地方就可以發電,漢能希望他們的產品像英特爾一樣,用在不同的領域。比如發電紙。過去我們出門都會帶充電寶,但充電寶也會沒電。而如果充電寶加上發電紙,二合一,變成了一個模塊化的產品,即時發電,光給充電寶充電,就可以做到類似“永動機”的效果,只不過最終的能源獲取是取之不盡的太陽能。

作為一家清潔能源公司,張彬也非常看當下火熱的區塊鏈技術。他認為,區塊鏈技術沒有空間,直接是溯源和記錄,未來在用戶之間可以互相來電,互相之間的交易可以用區塊鏈的記帳方式進行,這就是未來人類一定出現的,現在技術上完全可以解決。互聯網思維核心就是分佈式、去中心化、分享和共享,但是能源現在仍然沒有互聯網思維。張彬認為互聯網不是連接的概念,是分享是供給的概念,一定要去中心化、共享、分享。因此漢能提出了移動能源時代的口號。

對於企業未來的發展,張彬表示未來一定不能依靠政府生存,企業發展最終要靠實力,而不是靠政策扶持,只有用市場的力量獲得未來的發展,不能靠政府補貼,因為政府補貼只是一個引領,大家過於依賴政府補貼,反而會削弱自己的創新力。不需要補貼的才是真正的技術,才是真正的實力,這是不用質疑的,用市場化來推動行業發展。如今科技的進步超出我們任何人的想象,對人類貢獻最大的不是科學家、哲學家,而是最偉大的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