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淺談母錢的一些理解,你手裡品差的錢幣可不一定就不是母錢哦

最近一塵、錢幣天堂等,“母錢”真是多啊。普通錢當母就不說了,精美錢當母那就慣例。最終導致談母色變,也造成可悲的事:很多母錢不認母。其實母沒那麼難,當然也不是簡單。

現在很多人看母都是看品相,其實不然。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枚磨損的咸豐母,因為磨損問題認可的不多。其實品好不一定是母,品差不一定不是母。所以母錢一定要看工藝。

有位前輩當年給我說:“你想玩好母,首先要玩好子錢。”對子錢的瞭解,還會對同版母錢有足夠的認識。首先母錢直徑大於子錢是必然的,再者比如地方局子錢都差的,你對他的母錢要求就不能像京局一樣。工藝也有差別,川母的修穿和京局也是有明顯差距的,這也是一個鑑別特徵。

其實中國母網上資料太多,大家肯定都比我懂,這裡就為了引出安南、朝鮮、日本母談談。

ps:這個咸豐不是母。

淺談母錢的一些理解,你手裡品差的錢幣可不一定就不是母錢哦

淺談母錢的一些理解,你手裡品差的錢幣可不一定就不是母錢哦

首先說安南母。就此我只說下常見的一些。安南母一般叫車工背,必須是修背+修字。只是背好的,一般我們叫修背,不是母。還是那句話,一定要有工藝,早幾年就有拿厚重景統當母賣的事,主要那時候大家都沒見過,如果熟悉子錢,也就不會上當了。下面2個圖,或許有人說景統漂亮是母,宋元不是宋朝錢嗎?其實呢,宋元是安南母(安南經常拿中國錢修了以後當母,開元、南北宋錢、大定正隆、洪武永樂等),景統因為沒修字,只算修背。

朝鮮:朝鮮我們只說常見的常平。常平母那個多啊,記得龍吧發過貼,在日本用盒子裝(最後下來價格也算正價,當普通錢賣指望不上啊)。就是因為常平母數量過大,有些人不認為是母。但是看了常平子錢,再看看當百的工藝之後,你會覺得那種不是紀念幣就是母。但是紀念幣不會長期、各爐都進行鑄造,所以只能是母(這是社會工程學角度看,從學術角度看就是母)。

日本母:常見的就是寬永和永久,永久和朝鮮常平母工藝類似,這裡不說了。不同版寬永鐵母過手不少,區別比較容易:鐵母是銅的又是廣穿,字利落有一定倒角。寬永銅母研究不多,我是看感覺的,這裡不說了。天保普遍精美,但是見過母錢之後,更是驚歎。文字利索,銅質精良、地章平整不像子錢有沙眼,最主要的是穿修的真是漂亮。可惜沒存圖,是日本鑑定幣。

淺談母錢的一些理解,你手裡品差的錢幣可不一定就不是母錢哦

淺談母錢的一些理解,你手裡品差的錢幣可不一定就不是母錢哦

淺談母錢的一些理解,你手裡品差的錢幣可不一定就不是母錢哦

自己的一點想法,歡迎指點斧正。一起探討一起提高。謝謝。

更多學習資料請複製【€wABb0EAemms€】後打開淘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