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作文難,難作文?記住這6個字,孩子從此愛上作文!

作文難,難作文?記住這6個字,孩子從此愛上作文!

  作文難教,作文難寫,這是不爭的事實。於是,搔頭撓耳、望“題”興嘆、一籌莫展。於是,老師家長、學生常常陷入困惑和苦惱之中。

  那麼,怎樣才能寫好作文?作文是否有規律可找?其實,作文雖無捷徑,但有秘訣,把握好“讀、練、看、思、感、改 ”這6個字,你的作文定會大有起色!

作文難,難作文?記住這6個字,孩子從此愛上作文!

  第一字:讀。人常說,書籍是人類知識文化的結晶。多讀書,不僅能擴大知識面,豐富大腦,陶冶情操,提升素養,而且能借鑑別人的寫作經驗,積累寫作素材,還能啟迪智慧,引發思維,產生創作靈感。

  第二字:練。我長時間不練筆,寫起文章來,就感到手生。所以人常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正所謂:勤寫作,筆下生花。只讀書,不練筆,不可能寫出好文章,只有把讀與練相結合,寫作水平才能不斷提高。我有一位同學,在家務農,愛好文學,喜歡讀書,他閱讀過古今中外的許多名著,許多名著大篇的章節都可以背誦,說話一套一套的,但是,一生卻寫不出一篇像樣的文章來。究其原因,就是不願意動手動筆寫。老舍也告誡我們:“要天天記,養成一種習慣。”如此看來,多練筆的最好方法,就是堅持寫日記,只有多練,才會有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可是,我們有些學生,有寫作的熱情,無持之以恆的決心和耐心;有的學生作文一拖再拖,懶得完成;有的學生作文一投向刊物,發表不了就洩氣,擱筆不寫了。其實這種寫作態度,完全是違背事物發展規律的,更是違背了寫作規律的。

  第三字:看。如果我們寫人都是大眼睛,高鼻樑,高高的個子,那就顯示不出人物的外貌特徵,顯示不出人物的個性特點;如果我們寫景都是清清的流水,高高的山,綠綠的草,紅豔豔的花,那也顯示不出山水與眾不同的奇特秀美之處。所以要把文章寫得生動活潑、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如臨其境,唯一的途徑是多觀察、多發現。只有多仔細地觀察生活,攝取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的東西加以描繪,方能避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才能寫出膾炙人口的優美詩文。

作文難,難作文?記住這6個字,孩子從此愛上作文!

  第四字:思。思考的過程,就是更近一步認識事物的過程,是對生活素材進行鑑別和取捨的過程,只有認真思考,精心設計,提煉昇華生活,做起文章來,才會順溜,才會“一揮而就”,才會使文章有很強大的生命力。

  第五字:感。每當我讀朱自清的《背影》、鄒韜奮的《我的母親》,都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哽咽地讀不下去,這就是人世間真摯的父子、母子深情,觸動了我的心絃。當然,寫景也如此,只有對大自然熱愛,才能觀山則情滿於山,看水則意溢於水,才會有朱自清的《春》,才會有老舍《濟南的冬天》這些傳世的優美詩文。所以,我在多年的語文寫作實踐中深深體會到,文章不是無情物,文章是有感而發,它是感情的流露,是心靈的震顫,正所謂“淚水寫出好文章”。

  第六字:改。每當我的文章艱難成篇以後,有時半夜醒來,想起某個地方,需要添加修飾詞,需要調換前後句子的順序,在沒有電的情況下,打開手電照亮,順手拿起床頭的筆,就開始進行修改;有時候正在起床穿衣,突然想起來了一句精闢句子,就停下穿衣服,趕快添加進去……其實,每改動一次,心裡就舒坦一次,都有很大收穫,很大進步。當然“改”的過程,既是完善的過程,又是對生活深化認識的過程。歷數古今中外的名著,哪一個沒有經過反覆推敲修改呢?所以說:“文章不厭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文靠修改始成章。

  總之,我們再不要望“文”興嘆,不要自怨自艾,只要記住這6個字,只要你全身心地投入到寫作中去,你會感覺到,處處都是寫作之地,時時都是寫作之時,滿眼全是寫作之材。只有這樣,你對寫作投稿才有濃厚的興趣,你的寫作水平,才會有很大的提高。 (劉娟娟)


  本文來源教師報。做有用、有趣的頭條,敬請關注“教師博覽”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