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除了魏蜀吳,中國還有一個三國時期,最終也是第四個國家統一中國

說到三國時期,很多人一下子就想到了魏蜀吳三足鼎立,確實魏蜀吳三國時期已經深入人心、家喻戶曉。魏蜀吳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一段分裂時期,縱觀中國歷史發展規律,分裂時期之後總會出現大一統王朝,但三國時期最終不是由這魏蜀吳的任何一個來統一中國,而是由後來出現的第四個國家西晉王朝來統一中國。

除了魏蜀吳,中國還有一個三國時期,最終也是第四個國家統一中國

魏蜀吳三足鼎立

其實中國歷史有多個分裂時期,除了魏蜀吳這個三國時期,還有一個甚少被人提及的“三國時期”,而且這個三國時期最終也是由第四個國家出來實現大一統,這個特殊的“三國時期”,就是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是由北魏和劉宋共同開創的,公元420年,原東晉王朝將領,後來的宋武帝劉裕起兵平定了南方的很多割據勢力,最終取代東晉建立劉宋王朝,與北方少數民族鮮卑族,於公元386年建立的北魏王朝形成南北對峙,南北朝正式開始。

南北朝的前期,是北魏和劉宋的戰爭,後來劉宋被南齊取代,南齊又被南梁取代,也就是說北魏先後與劉宋、南齊、南梁三個朝代南北對峙。到了南北朝的後期,公元534年,北魏因為內部矛盾等原因,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形成東魏、西魏、南梁三足鼎立,一個特殊的“三國時期”正式形成。

除了魏蜀吳,中國還有一個三國時期,最終也是第四個國家統一中國

東魏、西魏、南梁三足鼎立

東魏和西魏的實際統治者分別是高歡和宇文泰,這種由權臣控制的割據朝代是不會長久存在的。公元550年,東魏首先被北齊取代,幾年後的公元557年,西魏也被北周所取代,而在北周取代西魏的同一年,南方也發生了朝代更替,南梁被陳武帝陳霸先建立的南陳取代,形成了北齊、北周、南陳三足鼎立形勢。

不管是東魏、西魏、南梁三足鼎立,還是北齊、北周、南陳三足鼎立,只要是分裂期,都幾乎是連年戰亂,由於國力相當,沒有哪個國家有能力滅掉敵國。長年累月的戰亂,受苦受難的始終都是老百姓,這樣的亂世必定有人出來統一中國,北周武帝宇文邕首先站了出來。北周武帝可以稱得上是南北朝最有能力統一中國的皇帝,他誅殺權臣宇文護之後親政,趁著北齊、南陳都衰落之時,自己勵精圖治,終於令北周國力超過了北齊和南陳,北周武帝率先於公元577年滅掉北齊,結束了三足鼎立,形成了北周、南陳的南北對峙。

可惜歷史沒有選擇這樣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來統一中國,正當北周武帝想南下滅掉南陳時,他突然病重而死,把統一中國的重任落到了其他人身上。

除了魏蜀吳,中國還有一個三國時期,最終也是第四個國家統一中國

都說“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北齊、北周、南陳三足鼎立的最終結局與魏蜀吳高度相似。公元263年,曹魏滅掉蜀漢,結束三國時期,後來晉武帝司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晉王朝,滅掉僅存的東吳,重新統一了中國。反觀北齊、北周、南陳,公元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滅掉北齊,結束這段特殊的三國時期。到了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取代北周建立隋朝,滅掉僅存的南陳,結束混亂的南北朝時期,再次實現中國大一統。

所以說,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北齊、北周、南陳三足鼎立,這就是中國歷史上另外一個“三國時期”,是南北朝時期的一段特殊時期,歷史發展的軌跡和最終結局也跟魏蜀吳高度相似,由後來出現的第四個國家隋朝實現中國大一統。

除了魏蜀吳,中國還有一個三國時期,最終也是第四個國家統一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