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務實之舉助全市86%以上 外資企業復工達產

“感謝經發局扶助我們順利生產!今天要出的貨櫃已達8個,落後的貨櫃還剩5個,本週即可追上進度。”3月2日上午,廊坊全興希爾思交通器材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建行,給廊坊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許馨文發來微信,並附上了一則公司生產線開足馬力生產的喜人視頻。

幾天前,位於廊坊開發區的外資企業廊坊全興希爾思交通器材有限公司,因主要原材料供應商受疫情影響尚未復工,導致公司原料短缺,即將面臨停產。更嚴重的是,因為影響訂單交付,企業面臨虧損,公司投資方已有撤資意向,企業面臨倒閉。

危難之時,2月25日,廊坊開發區經發局在下企業幫扶時瞭解到這一情況,立即給市復工復產工作專班發去關於協助該企業供應商復工復產的函。工作專班收到函後,馬上和該局溝通情況,並立即協調安次、永清、霸州、文安等相關縣(市、區)和相關部門,在確保各企業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幫助位於我市域內的6家全興希爾思供貨商復工復產,破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我們對區內企業實行‘一企一策’保姆式服務。”許馨文說,疫情期間,除了疫情防控指導、防疫物資協調等工作外,我們的工作重點就是解決企業在復工復產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幫助企業儘快恢復產能。

做好“六穩”工作,疫情期間,在要求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我市推出了一系列符合企業實際需求的務實舉措,推動外資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加速恢復產能。進一步強化屬地主體責任,著眼有效化解疫情防控、環保管控等方面的具體問題,我市精準實施“一企一策”,制定疫情防控預案,落實各項防疫措施,保障外資企業分類分批覆工復產。市、縣商務部門積極協調幫助外資企業最大限度解決原材料採購、貨物運輸、員工交通等困難,對符合復工復產條件的外企,開闢“綠色通道”。特別是對我省確定的72家重點外資企業,壓減復工管控限制條件,降低企業復工復產成本,力爭早復產、快復產,推動企業儘早恢復並超越疫情前生產水平。

“政策及時雨”幫助全市外資企業儘快復工達產。據統計,截至3月4日17時,全市外資企業中共有273家復工復產,佔全市外商投資企業的86%以上。其中重點外資投資企業63家,主要包括好麗友食品有限公司、波森尾氣系統(廊坊)有限公司、維特根(中國)機械有限公司、三河世原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廊坊味全食品有限公司等,佔重點外資企業的8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