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新零售熱浪中,便利店如何逆襲轉型?

富春一凡


新零售催生了新的便利店業態。

夫妻老婆店逐漸跟不上消費升級需要了,傳統的連鎖便利店也面臨著重重挑戰。諸如具備技術突破的無人便利店,線上線下全渠道佈局、零售與餐飲跨界融合的盒馬鮮生,這樣的模式都有可能重構便利店行業。

在新的浪潮下,傳統便利店該如何逆襲?《新零售智庫》認為有以下幾個方向可供參考:

1、品類優化:向鮮食擴展

便利店的升級核心是儘可能滿足區域消費者的日常生活需求,因此將品類向鮮食餐飲擴展是未來改造的重要舉措和優化方向。據7-Eleven在中國的經營數據顯示,FF(Fast Food)商品已經成為便利店銷售額和毛利的最大組成部分,合計銷售佔比達到42.9%,毛利貢獻也達到46.6%。品類的升級優化除了為便利店主帶來可觀的銷售增長以外,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帶動其他品類的銷售

7-Eleven商品銷售額及毛利佔比,圖片來源:德勤研究


7-Eleven顧客目標商品排名,圖片來源:德勤研究


2、即時配送:線上線下融合

新零售的主要特徵之一就是線上線下融合的全新經營管理模式,因此傳統便利店要升級轉型,必須接納更加數字化和年輕化的經營理念。盒馬鮮生的即時配送服務可以說是數字化經營模式的行業先鋒,定位於半徑三公里內的消費者,通過三公里內最快半小時配送的高時效服務和線下門店的零售+餐飲服務。這樣消費者既可以在線上下單享受送貨上門的便捷服務,又可以在茶餘飯後前往家附近的便利店隨意逛逛、順便採購。


3、服務升級:展望新業態

本土便利店尤其是村鎮縣鄉級別的小型便利店,大多是家庭模式、夫妻經營,覆蓋範圍雖然不大,但卻承包了當地居民近乎所有的日常消費需求(如話費充值等),所以服務的升級勢在必行。以阿里巴巴的零售通為例,在其推廣過程中,極其亮眼的一招就是它為小店店主提供賒銷服務,同時也為到店顧客提供便民充值服務,店主獲得具有競爭力的佣金。

國外的連鎖便利店也在探索多種業態的服務升級。例如羅森與當地的健康管理企業合作,成立新的綜合便利店,為老年人提供專門的諮詢窗口;7-Eleven 則計劃未來在日本全面上線的移動販賣車計劃。


4、無人經營:行業新風口

無人零售是又一大風口。國外有亞馬遜的

Amazon go,國內有阿里巴巴的“淘咖啡”,無人便利店的興起為便利店行業發展帶來了新思路。無人便利店模式適合做飲品、零食這類標品,成熟運營後,可以減少客戶最後結賬時間,實現購物的高效。同時,可以節約大量人力成本和店鋪租金,據測算,15平米的無人便利店就可售出40平米傳統便利店的商品。


新零售智庫


近兩年來隨著互聯網巨頭對零售業的滲透,很多新概念零售便如潮湧展現在消費者面前。新零售玩得就是各種購物的體驗,商品購買體驗、無人式、寫字樓裡小商櫃等等。

便利店如何逆襲轉型?這裡可以肯定講,便利店不存在逆襲轉型,零售行業能夠生存下去就是王道。像便利店,其名字就是表明了商品銷售的便利性。

在近二十年的住房商品化進程中,過去那種一幢平房住十戶人家十來幢為一個區域的現象已被一個小區成百上千戶、成千上萬人的模式取代;而在這些生活小區中開辦便利店,過去守著店面坐等生意也很旺的現象隨著競爭加大也很少見了,現在便利店就完全便利化了,很多店裡都有外送員工,承擔著小區及周邊的消費配送。很多便利店也學會了廣告促銷,建立起網絡銷售手段,由過去的坐店被動式改變為主動營銷型,真正做到了便利店該有的便利性。


用戶6894678277


便利店只不過是目前看似是社區電商的最好入口,其實新零售和傳統便利店無關,傳統便利店根深蒂固,短時間誰都撬動不了,阿里京東也只是想收編他們。即使收編了,但是基因變不了。中國便利店需要像日本的那種便利店巨頭和深耕周邊渠道的能力,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便利店目前沒有顛覆的可能性,只有隨大流的基本生存和新鮮物種的時髦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