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美歐貿易戰仍未完結 歐盟拒絕接受鋼鋁配額

面對歐美日益加深的分歧,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感慨:得友如此,何需敵人?他表示,特朗普讓歐盟丟掉幻想,認識到歐盟只能靠自己。

美歐貿易戰仍未完結 歐盟拒絕接受鋼鋁配額

《財經》記者 江瑋 實習記者 王文楊/文 郝洲/編輯

距離豁免期結束還有不到兩個星期,歐盟仍未與美國就永久性獲得鋼鋁產品關稅豁免達成一致。

上週,在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舉行的歐盟-西巴爾幹國家領導人會議上,歐盟與美國的關係成為焦點。面對歐美日益加深的分歧,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感慨:得友如此,何需敵人?他表示,特朗普讓歐盟丟掉幻想,認識到歐盟只能靠自己。

美歐:分歧加深

今年3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對美國進口的鋼鐵和鋁產品分別加徵25%和10%的關稅。這一決定生效後,少數幾個國家和地區得到了豁免,其中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韓國、加拿大、墨西哥和歐盟。在原定的豁免期於5月1日結束之前,特朗普宣佈將豁免時間延長一個月至6月1日。

過去兩個多月時間裡,歐盟一直希望從華盛頓那裡得到全面、無條件的永久豁免。去年,歐盟向美國出口了價值53億歐元的鋼鐵和11億歐元的鋁產品。

如果歐盟得到鋼鋁關稅無條件的豁免,歐盟表示將願意從美國購買更多的液化天然氣,改善包括汽車在內工業產品的市場準入,對世貿組織進行改革。

如果美國不給予歐盟永久性豁免,歐盟也已準備好進行報復。歐盟在今年3月已經制定了價值28億歐元的反擊方案,產品涉及橙汁、牛仔褲、摩托車、菸草和波本威士忌。這份產品名單已於5月18日提交給了世界貿易組織。如果談判失敗,歐盟將隨時可以向這份清單上的產品徵收額外關稅。

這些產品大多來自共和黨領袖所在的州。哈雷摩托車來自美國眾議院議長保羅·瑞恩所在的威斯康星洲,波本威士忌產自參議院共和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代表的肯塔基州。

為了得到美國的豁免,一些國家已經接受了引入配額的做法。韓國承諾將出口美國的鋼鐵產品在2017年的基礎上減少30%;阿根廷則將把向美國出口的鋼鐵產品控制在過去三年平均水平135%的額度內,鋁產品的配額為過去三年平均水平的100%。

美國也希望將配額納入與歐盟的談判之中。美方曾提出將歐盟出口到美國的鋼鐵產品控制在去年出口量90%的規模,但遭到歐盟拒絕。

歐盟方面曾考慮過不低於2017年出口量的配額。但在索菲亞舉行的領導人會議上,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都強調,歐盟想要的是“無限制”的豁免,意味著歐盟拒絕接受美國對歐盟產品設置配額。

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朗格近期在北京表示,雙邊貿易談判是基於合作伙伴關係,而不是壓力。他強調美國的鋼鋁關稅措施是非法的,歐盟可以同美國就貿易摩擦進行對話,但不會就非法的關稅措施與美國談判。

令歐盟領導人感到頭疼的不僅僅是鋼鋁關稅。自從特朗普去年1月上任以來,美歐之間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談判陷入凍結狀態。5月初,特朗普又單方面宣佈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美國官員還警告稱,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之後,美國可能對繼續與伊朗有生意往來的歐洲公司進行制裁。

“目前歐美在鋼鐵和鋁產品關稅上沒有達成一致的跡象,現在更被對伊朗制裁的爭議蒙上了一層陰影,後者更有可能對歐美關係造成更大影響。複雜局面使得歐美在鋼鐵和鋁產品關稅問題上達成一致變得更加困難。”位於布魯日的歐洲學院歐盟-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傅立門(Duncan Freeman)對《財經》記者表示。

中歐:默契與警惕

“特朗普在美國和歐盟之間製造了不斷加深的分裂,尤其在伊朗核協議以及對歐洲國家進行制裁威脅方面。歐盟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不再能指望美國作為歐洲的合作伙伴。”傅立門說。

面對特朗普,中國與歐盟有了更多共同立場。中國已經就美國的“232調查”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歐盟則要求加入中方與美方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的磋商。如果最後美歐之間未能達成協議,美國向歐盟開始徵收鋼鋁關稅,歐盟也將訴諸於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

“中國和歐盟都致力於世貿組織框架內談判形成的規則,視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為對破壞世貿規則行為進行裁定的有效途徑。特朗普則想要在系統之外解決,他的種種舉動損害了與歐洲傳統盟友的良好關係。”歐洲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大衛·克萊曼對《財經》記者表示。

但在對待與中國的經貿關係上,美國、歐盟有著相似的訴求。美國在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中提出的市場準入、對等、知識產權等問題同樣也是歐盟在與中國談判雙邊投資協定時關注的優先事項。

始於2013年的中歐雙邊投資協定已經進行了16輪談判。去年,中歐雙方舉行了4輪正式談判。第16輪談判於去年12月在布魯塞爾舉行,雙方繼續圍繞文本展開了談判。

中國商務部認為,商談簽署中歐投資協定不僅有利於促進中歐雙向投資增長和加強投資保護,也將進一步推動投資監管體制改革,提升中國國際投資規則的話語權。

歐盟駐華大使史偉表示,希望當前的國際環境將鼓勵中國推進中歐之間的談判。

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副主席溫克爾近期在北京訪問期間指出歐方在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中的五個優先事項:市場準入、對等、公平競爭環境、給予國民待遇和保護知識產權。他表示,中歐投資協定的質量比速度更重要,中歐之間不需要一個表面化、沒有實質內容的協定。

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趙俊傑對《財經》記者表示,受特朗普一系列政策的影響,歐美、中美關係博弈激烈,歐盟面臨更加複雜的外部環境,內部又要應付英國脫歐談判,中歐投資協定想要取得實質性進展仍然需要時間。

在傅立門看來,美國的舉動使得歐盟對華政策更加複雜。“與美國的問題現在完全主導了歐盟的議程……歐盟與美國的裂痕將使它們更難在中國問題上協調政策。”

但如果中國對美國做出讓步,按照世貿組織非歧視原則,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使歐盟受益,克萊曼分析說。

趙俊傑也認為,歐盟對中美貿易談判採取觀望態度,在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等關鍵問題上希望獲得美國施加壓力的效果。

另一方面,歐盟正在制定一個新的投資審查機制,歐盟成員將基於安全或者公共秩序的考慮對外國直接投資進行審查,對歐盟關鍵技術、基礎設施領域的外來投資將面臨更嚴格的審查。儘管歐盟方面表示,這一機制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但仍被普遍解讀為對中國在歐洲投資急劇增長的一種回應。

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副主席溫克爾對《財經》記者表示,對外資審查機制的立法還未進入最後階段,先要在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內部進行辯論,最後再進入議會全體投票階段,那最早也要等到今年夏天。

目前歐盟已經有12個國家建立了自己的外資審查機制,其中包括了歐洲的主要經濟體,如德國、法國、意大利、波蘭、西班牙等,但也有歐盟成員對設立外資審查機制持保留或反對態度。

“歐洲議會對歐盟委員會提出的建議有更多想法,很可能進行大幅修改,比如設定更加嚴格的適用標準。但歐洲理事會和歐盟委員會不太可能支持。”克萊曼說。

牽頭審議歐委會提案的歐洲議會議員弗蘭克·普魯斯特希望修改的內容包括:當一項外國投資遭到歐委會和至少其他九個成員國反對時,該歐盟成員國政府需要拿出替代方案;給予歐洲議會要求歐委會對特定案例進行審查的權利;擴大戰略行業名單等。

“我們還要在議會內部和成員國之間展開討論和調解,這可能會需要更多時間。”溫克爾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