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黃酒與白酒相比,哪個對人身體好些?

NEW生活


這個在目前的消費環境下其實沒法做出比較公認的對比。


相比黃酒的歷史,其實白酒是一個小年輕。目前考證的白酒起源,一般是說源於宋元時代蒸餾技術的興起,然而黃酒的歷史差不多可以追溯到秦漢乃至更早。

儘管現在白酒的名氣似乎遠遠大於黃酒,但在黃酒流行的江浙地區,黃酒依然是本地酒水消費的大頭。

黃酒的衰落其實是近百年間的事情。在近代以前,黃酒是全國範圍最普及的酒種,清末民初的時候發展到頂峰。當時中國人喝酒以釀造酒(黃酒、米酒等)為主,蒸餾酒(白酒)還比較少。

而且那時候黃酒是屬於“上層酒”,官僚文人飲宴喝的都是黃酒,而那時候白酒還被叫做燒酒,因為酒精度數高、刺激性大,一般只有中下層比較窮苦的腳伕走卒用來驅寒、獲得刺激等。

而且黃酒的喝法比較文雅。黃酒一般不乾杯,“乾杯”其實是一個外來的身體儀式,有一篇回憶錄講的就是俄羅斯人評價當時的中國人喝酒:中國人喝酒很奇怪,端起杯子來,也不碰杯,在空中讓一下,說一句“請”,小抿一口又放下。整體來說酒風是比較恬淡優雅的。


白酒作為新時代產物出現以後,黃酒在很多方面都處於劣勢。首先,白酒多次蒸餾,酒精度高(最高70多度),黃酒一般不超過18度,這種反差帶來的影響是超強的,感官刺激、快速反應,對抗寒冷效果更強,這點也是黃酒南盛北衰最主要的原因。至於深層次的文化中心、經濟中心、政治中心北移等原因,我們就不做深入討論了。


其次,黃酒分四種,甜、半甜、半乾和幹黃酒,前三種有甜味,後一種太乾澀,整體的風味口感太敏感,白酒注重香型而非口感,因為喝幾口嘴裡就麻了,遮醜。

再次,酒的陳化其實就是其中微生物的變化和反應,越高度的酒中微生物活性越低,也就是說,黃酒十年的陳化後口感變化遠大於白酒,好的黃酒成本太高太難得,反過來說,就是白酒其實不需要陳化很久,因為陳化的效果極微。而白酒的不同香型中,又以醬香型白酒的陳華效果最好,但在短時間內,還是不如高端黃酒。


最後,就是算經濟賬,如果酒水預算是1000,一桌十人,喝白酒(假設48度)可能三四瓶就狀態正好,可以買每瓶二三百元的;喝黃酒(假設12度)要達到喝得差不多的狀態,可能需要的瓶數就要翻4倍甚至更多了(度數低有甜味好入口),這樣每瓶只能買七八十元的。花的錢一樣多,喝的酒價位差幾檔,你請客會這麼喝嗎?


對於現在不愛喝白酒的年輕人來說,黃酒其實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但是對於我們喝慣了白酒的中年人,黃酒彷彿就是果汁飲料一類的淡口味酒,沒法給我們想要的刺激。

不同的人群,對黃酒和白酒的接受度是不一樣的。單論對身體的影響的話,黃酒的刺激性是比白酒要小的。然而很多人喝酒,就是為了刺激。


痴心釀酒人


1)首先說兩者的成分。黃酒主要成分和白酒一樣,水和酒精都是佔比最大的,但黃酒酒精含量一般不超過20%,除此之外,黃酒還含有蛋白質、氨基酸、數十種無機鹽(包括各種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白酒則是含有醛、酯、酸和醇類等微量物質,因此單從營養成分角度來說,黃酒毫無疑問是佔優勢的。

2)其次從兩者對人體的的功效來說,黃酒和白酒都能幫助人體禦寒,刺激食慾,促進血液流通,抗衰老,美容、舒經活絡,此外,黃酒由於熱量相對低一些,具有一定減肥功效和藥用價值,很多中醫把黃酒作為藥引子,就是這個原因。

3)黃酒的喝法較白酒更為豐富。因為黃酒多用糯米作為主要原料,保留了糯米原有的多種營養成分,還有它所產生的糖化膠質等,這些物質都有益於人體健康。具體飲用時,黃酒不同的飲用方法有著不同的療效作用。例如涼喝黃酒,有消食化積、鎮靜的作用,對消化不良、厭食、心跳過速、煩躁等有顯著的療效,燙熱喝的黃酒,能驅寒怯溼,對腰背痛、手足麻木和震顫、風溼性關節炎及跌打損傷患者有益。

所以說,黃酒對人體好處更多是毫無疑問的。


投資和理財那些事兒


白酒好比糖塊,黃酒好比紅糖水,都是好東西過則有害。


(圖片開源於網絡)

可是有些時候需要白酒的痛快淋漓和豪爽甘冽。也有的時候用白酒澆愁,就得是白酒?


有的時候需要溫情,有少女般的含蓄又伴和著文雅風騷一定是黃酒。


對於社會生活缺一不可,適量飲用是各有好處。


雪峰168243586


喝酒誤事,喝酒傷身,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哪有什麼對人體好的一說?相比之下,白酒度數高,白酒更傷胃。黃酒好一點,屬於釀造酒度數不是很高,對身體的傷害可能也會少一點吧!在這裡我給大家推薦一種酒,男女老幼都能喝,而且味道甘甜,這就是陝西的黃桂稠酒,周總理當年非常愛喝。但是好喝也不能貪杯,不能開車!


大唐神都


又是一個弱智問題,砒霜和人身哪個對人身體好?

人參好?對虛不受補的人就是致命的毒藥!

砒霜好?對症下藥就是救命仙丹。

關鍵還是看人的個體的差異以及是否適應黃酒或者白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