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湖北天門:疫情防控臨危不亂 有的放矢

湖北天門:疫情防控臨危不亂 有的放矢

中國發展網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湖北天門 皂市鎮周黎村臨危不亂,在村級黨員幹部的帶領下,摸清重點人員底數,保障困難群眾生活,疫情防控做到有的放矢。

對照花名冊摸清家底

摸清家底是村級疫情防控工作的關鍵。該鎮周黎村是一個勞務輸出大村,全村2200多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員共有1100餘人,佔到一半以上。

防疫初期,摸清武漢返鄉人員底數是防疫工作的重要舉措。周黎村農曆正月初一啟動摸排工作。經過第一輪摸排,共收集武漢返鄉人員10戶40多人。“怎麼可能只有這麼一點!”第一眼看到數據,村黨支部書記黎小安本能覺得不對。

“我們村有14個村民小組537戶,一組至少有2到3戶在武漢,這個數據太少。”經瞭解得知,原來從武漢回來的人很多都不願已上報,怕成為重點盯防對象。

“再查!對著村民花名冊挨家挨戶查。”黎小安下定決心,一定要將這一部分武漢返鄉人員摸清楚。

83戶146人。這是經過仔細甄別後得到的數據。黎小安說,除了動員村黨員幹部上門走訪,還要求村民之間互相監督,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鄉鄰負責。

前期的摸清底數為後續防控工作提供了便利。在該村,從武漢返鄉人員除了要居家隔離,還要每天兩次進行體溫檢測。“對這一部分群體進行管控,才能做到心裡有底。”黎小安說,

優先保障特困群眾生活

物資供給,周黎村委會的策略是:優先保障村級困難群體。

在村副主任周易華看來,疫情發生恰逢年關,很多群眾家中都有年貨,還有臘肉臘魚,加之都在農村,大部分村民家中都有菜地,雖不能出門,但問題不大,最需要保障的就是困難群體。

據統計,周黎村共有困難群眾58戶,其中有孤寡老人、貧困戶等。“他們物資儲存不足,行動不便,在這一關鍵時期最需要關照。”周易華說,每一戶困難戶我們都有村幹部和黨員進行一對一幫扶,確保他們正常生活。

85歲的周火生是該村的貧困戶,因兒子去世較早,家中如今只剩老人一個人生活。“疫情期間,我們每天兩次上門走訪,幫助老人及時解決生活問題。”周易華說,只要有捐贈的生活物資,也優先給困難群眾發放。

黨員志願者是防控主力軍

在周黎村村口值守點,43歲的李成軍帶著紅袖章,正在進行值守。他是村裡最早一批志願者,從農曆大年三十一直堅守至今。“這都是為村裡做事,我也應該出一份力。”他說。

李成軍常年在廣州做服裝生意,每年臘月回鄉,正月初十左右就要返回廣州,前後不到一個月時間。每次夜班,他都搶著值守,“我身體好,扛得住。”

10組村民黃國慶是村裡老黨員,雖然年過六旬,但做起事來依舊麻利,他主要負責物資的採購。他說,我們村有個物資運輸隊,4輛三輪摩托坐車每天兩次到鎮上採購,保障群眾日常供給。

在周黎村,活躍在一線的黨員幹部和志願者共有48人。“他們是村裡疫情防控的主力軍。”黎小安說,宣傳教育、上門走訪、測量體溫都是他們完成,正是有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才保障了村裡疫情防控大局的穩定。(廖亮 付磊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