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新一輪基建機會在哪裡?

大石頭20367905


國家政策的扶持,投入加大,地方的基礎設施會隨著疫情控制全面復工,5G建設今年會全面開展


小飛踢哥


這幾天媒體統計各地政府的重大項目投資計劃達34萬億!看看下面幾個專家說法就明白新一輪的基建機會:

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發文稱,怎麼對沖疫情和經濟下行?其實最簡單有效的辦法還是基建,“新基建”,有助於穩增長、穩就業,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提升長期競爭力。啟動“新”一輪基建,關鍵在“新”,要用改革創新的方式推動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而不是簡單重走老路,導致過剩浪費和“鬼城”現象。“新”一輪基建主要應有四“新”:新的地區,新的主體,新的方式,新的領域。要用改革創新的方式推動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而不是簡單重走老路。比如要調整投資領域,在補齊鐵路、公路、軌道交通等傳統基建的基礎上大力發展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教育醫療等新型基建。

重慶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是中國經濟的一個特點。各地啟動的這些投資項目並非針對疫情而來的,是在年度計劃中就有所安排的。當然,針對疫情的衝擊,各地肯定會在一些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上更加重視。易小光也認為,投資是穩增長的抓手,但是投資結構決定了未來的供給結構,是結構能否優化的重要方面。當前階段的投資拉動和以前的投資勞動是有區別的,關鍵在於如何擴大有效投資。

因此他認為,擴大投資要著眼於彌補中國經濟的短板,最重要的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短板。以及我們確定的發展方向所需要推動的基礎設施可以適當超前建設,從而塑造新經濟發展的硬件環境,引領經濟增長。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叢亮2月24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疫情暴露出我們在社會治理、公共衛生設施、應急能力建設、物資儲備體系等領域還存在一些短板弱項。短板就是下一步投資增長潛力所在,就是發展空間所在。我們將以更大力度、更加精準地補短板、強弱項,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發揮好政策性金融作用。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緩解融資難融資貴。會議強調,要積極擴大有效需求,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發揮好有效投資關鍵作用,加大新投資項目開工力度,加快在建項目建設進度。


曾林煒


2020年,作為十三五規劃的最後一年,卻受疫情影響,經濟重創,然而,十三五目標依然得努力,如何迎難實現目標呢?

我們從簡析中國經濟的3大馬車“出口、投資、消費”出發,出口受貿易戰、疫情限制;消費被病毒隔離,眼下見效最快的牌,只剩基建。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統計,截至3月1日,北京、河北、山西、上海、黑龍江、江蘇、福建等13個省市區發佈了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清單。其中8個省份公佈了計劃總投資額,共計33.83萬億元。簡單對比2019年我國GDP總量為99.1萬億元,33.83萬億相當於拿出去年34%的GDP來投資基建。

因此,2020順理成了基建大年。那麼,近期基建組合的政策利好紛紛出牌。這麼多的基建政策利好,投資者如何尋找機會呢?

 

首先,我們得明白,如今的基建已不同於5年前,新時代的基建分為老基建和新基建。老基建是指傳統的基礎建設,包含地產、工程機械、市政工程、建材、鐵路、裝修、環保等,往年的老基建一般在第四季度動工,今年由於疫情影響不得把工期和規模提前。那麼,新基建是指發力於科技端的基礎建設,包含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為我們迎接智能時代奠定基礎。

 

那麼,在老基建和新基建之間,又應該如何佈局呢?

這裡涉及資金投入和回收的週期,老基建的資金投入回收期較長,而新基建是網絡建設,資金回收週期快,資金使用週轉率大,同時能推進智能時代的發展。如此一說,老基建是基礎,新基建是更加長遠的頂層設計,這個頂層設計的基礎,也將推動中國國運昌盛,成為世界舞臺的中心,誰讓我們中國是宇宙的基建狂魔的,這一切是中國國運昌盛不可逆的因素。

總結,舉國“疫”動基建,狂魔式的推進,必將帶來基建方向的機會,不管是股市還是期市,都為投資者們帶來投資方向。我們把握宏觀方向之後,還要根據具體深入細分行業、行業龍頭,再到具體的技術買點,層層推進,才能保證穩健投資。

不過,這裡提醒的是,5G概念的方向裡,並非所有的涉及方向都可以選擇,重點在5G基建方向的行業。由於涉及的行業、品種較多,這裡就不一一系列。



雪狼木蘭


新冠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宏觀政策正在從應對疫情轉向穩增長,各地都在抓緊推進復工,擴大消費和投資,特別是通過加大基建擴大有效投資需求。最近雲南、河南等多地都推出了總投資額上萬億的重大項目投資項目。後續其他省份和城市還會加速推進。

那麼新一輪基建機會在哪裡呢?

首先,老基建投資也會受到眷顧。從投資價值來看,我國基礎設施建設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19年末我國城鎮化率首次突破了60%,發達國家在80%左右,我國城市化水平還會有很大發展空間,未來還會快速發展。所以老的基礎設施建設,例如:機場、公路、高鐵、水利風力、核電、房地產、基建材料等等都有很大的機會。

其次,重點就是新基領域。新基建重點突出5g為首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消費和產業升級領域基建。抓住歷史重大機遇進行結構轉型和產業提升,促進新的業態、新的產業、新的服務需求。投資領域包括信息通信、5G等基礎網絡建設,生態環保、水和大氣汙染治理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教育、醫療、文體等民生多個項目。

所以,新一輪5g為首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是亮點,未來10年方向,從投資角度看,有很大增長空間。



股市宮城


新基建才是A股主流

全球都在說依靠投資拉動的經濟不可持續,為什麼中國能依靠這條路走上30年?

因為我們一直在投資前沿科技,在傳統基建投資失效之後,我們可以通過加大基建投資迫使產業升級,升級的方向包含新能源、5G、生物醫藥、智能產品和一切可以想到的雲概念。

我以5G產業鏈為例,據工信部公佈,全國5G基站已建成超13萬個,因為5G的射頻距離更短,需要更多的基站保障信號覆蓋,我看了聯通、移動和電信的數據,今年的目標累計達到70萬個基站。

建設一個5G基站,成本大概為48萬,粗略計算,今年僅5G基站投入就超過3000億,如果再加速手機更新換代、耳機更換、流量套餐更換,5G產業就能帶動GDP增長萬億規模,這種增長還具有持續性,邊際效益不斷提高。

所以,即使是基建投資,也是會選擇投資基建,而股市向來對概念的炒作格外敏感,明確的鋼鐵軌道,我寧可不要,模糊的雲上幻想,我要瘋狂追逐。近期市場的盤面變化完全凸顯了這一點。

所以,25萬億大基建來襲!我選科技股。

而與基建相關的科技板塊,是5G、智慧城市、新能源和大數據。

當科技股是市場主線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政策都會被解讀為,利好科技股,市場也這樣認為。


最新數據

“ 新基建”主要包括九大領域:5G基建、特高壓/電力物聯網、高鐵/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雲計算/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車聯網、超高清、物聯網。

“新基建”不僅有巨大的市場需求,“新基建”還符合政策導向,是穩增長政策的發力點。

事實上,“新基建”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明確了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定位,隨後“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

大牛哥有六年多股票交易經驗,定時分享個人操作心得和選股經驗。 關注我一起交流。


牛哥2020


基建的重心不再是房地產,而是“城際交通、物流、市政基礎設施,以及5G 、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這句話出自去年年末的經濟工作會議。

這一輪的基建為“新基建”,這將是2020年的核心主題。

“新基建”有以下幾個方向:

1)5G基站建設;

2)特高壓 ;

3)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 ;

4)新能源汽車 充電 樁;

5)大數據 中心;

6)人工智能;

7)工業互聯網 。

新基建概念股部分分類

  5G: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通國脈(603559)、亨通光電(600487)、烽火通信(600498)、中際裝備、光迅科技(002281)、特發信息(000070),通光線纜(300265)

  物聯網:高新興(300098)、遠望谷(002161)、新大陸(000997)、廈門信達(000701)、東信和平、日海智能(002313)、宜通世紀(300310)、立昂技術(300603),英唐智控(300131)

  人工智能:佳都科技(600728)、機器人、科大訊飛(002230)、海康威視(002415)、和而泰(002402)、賽為智能(300044)、科大智能(300222)

  工業互聯網:用友網絡(600588)、三一重工(600031)、寶信軟件(600845)、東方國信(300166)、光環新網(300383)、浪潮信息(000977)、漢得信息(300170)、匯川技術(300124)

  特高壓:風範股份,新宏泰,國電南自,通光線纜,漢纜股份,電科院

  充電樁:麥捷科技(300319)、茂碩電源(002660)、動力源、科士達(002518)、中鼎股份(000887)、萬馬股份(002276)、上海電力(600021)、科陸電子(002121)、奧特迅(002227)、天通股份(600330)、國電南瑞(600406)、特銳德(300001)、和順電氣(300141)

  大數據:新寧物流(300013)、大華股份(002236)、中威電子(300270)、美亞柏科(300188)、創意信息(300366)、華宇軟件(300271)、綠盟科技(300369)

  超導概念:太陽電纜,法爾勝

  核電核能:沃爾核材,寶勝股份

  建築工程:新疆交建



家多寶股票實盤操作


在整體經濟受疫情影響的背景下,基建投資是穩增長必要的手段;近期無論是政治局會議、國務院會議、以及財政部發言,都體現了今年財政政策將會更加積極有效,基建政策有望加碼。領導們都表態了,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我們要保增長,預計疫情控制後,今年剩餘時間內保增長都將是經濟政策的主線,整個基建行業將被政策面持續支持。財政部提前下達1.29 萬億專項債額度,其中投入基建建設的金額比例大幅提升,專項債主要投向交通等基礎設施項目。交通運輸類專項債的佔比最高,是資金重點投放的領域。從專項債作資本金的項目來看,主要集中在鐵路、軌道交通等重要的交通類基建項目上。這些領域產業鏈上的投資機會都值得關注。


看我理財


中國的舊基建鐵路(包括高鐵)、公路,地鐵等項目,雖然談飽和為時過早,但其實從投資效率上來講,已經沒有多少投資回報率高的項目。高鐵上坐不滿人,高速公路上車很少的項目目前已經不在少數。未來突飛猛進的空間已經不多,細水長流再建可以(尤其地鐵),再大躍進雖然暫時經濟數據好看一些,長遠看會滋生通貨膨脹,投資回報率低,總體上並非好事。

目前的基建機會集中在5G為代表的新基建上。信息流的通暢無阻、無延遲會大大提高社會的效率,從而進一步減少物理上的遷移的必要性。未來5G為硬件基礎的網絡會讓異地的交流如臨其境。這一塊的市場空間目前還非常巨大。


老鄭話投資


與“鐵公基”和房地產為代表的傳統基建不同的是,“新基建”以5G、物聯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信息化技術,賦予傳統交通和城市等基礎設施科技內涵的信息化建設,兼具科技與基建的雙重屬性。由此激發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教育醫療等新型基建領域投資。5G先行,有了網絡才服務工業互聯網 加上大數據雲計算 有了雲數據庫 ,工廠裡智能智造才能提高生產力,提高生產力是顛覆時代的標誌。所以機會在:5G機站 邊緣計算配套 雲計算 工業互聯網 。


得道鍊金術


新基建,現在科技行情是由5G為散發出來的,那相關的上、中、下游都可以去看看。但有一點要清楚,市值=估值×利潤。這個公式當中,估值代表情緒熱度,利潤代表企業持續盈利的能力。科技,是個壁壘很高的行業,不是誰都能做。清楚這一點以後,再想一下,到底誰能夠最終走出來呢?是炒估值的概念題材股?還是真正有壁壘的行業龍頭呢?想清楚這一點,我想你應該知道如何去擇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