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1990年―1999年·中國十大收視率萬人空巷古裝電視劇


90年代那些家喻戶曉的古裝電視劇

1990年―1999年,對中國電視劇產業來說,也算是剛剛起步萌發的新時代。在這十年間,有多種體裁作品在當年都創下了萬人空巷的收視效果。今天,我要給大家講述的是90年代中國兩岸三地那些,曾經紅遍大江南北的十大古裝電視劇。下面,請我為大家一一列舉那些家喻戶曉的十大古裝劇名字。

1990年―1999年·中國十大收視率萬人空巷古裝電視劇


1990年―1999年·中國十大收視率萬人空巷古裝電視劇

1990年 出品的古裝劇,百看不厭的要屬《封神榜》。這部由兩岸三地共同打造的歷史神話劇,就如該劇的片頭曲歌詞唱的那樣,在播出率上確實創造出了《神的傳說》。這部電視劇,不僅有老戲骨傅藝偉、達奇、藍天野的傾力出演,而且還邀請了湯鎮業、陳秀珠等港臺藝人的助力客串。因為當年全國各大省臺還未上星,雖沒有全國衛視翻天覆地的播出頻率,但在各地方市級、縣級電視臺輪番轟炸般的播出模式,也曾在老、中、青三代觀眾的心中引起了極大的共鳴。

1990年―1999年·中國十大收視率萬人空巷古裝電視劇


1990年―1999年·中國十大收視率萬人空巷古裝電視劇

1991年出品的古裝劇,最受人喜歡的是《戲說乾隆》。這部由臺灣飛騰和北京電影公司共同拍攝的古裝言情喜劇,是國內“清宮戲說”劇的開山鼻祖。男女主角分別由香港帥氣小生鄭少秋和香港“港姐選秀”冠軍趙雅芝完美出演。該劇通過各地方有線電視網,曾經無數次在全國各大省級電視臺黃金時間輪番轟炸。此片以生動、曲折、詼諧加動作、愛情式的喜劇故事形勢,曾一度在影視界收視長虹。其片頭主題曲由蔡幸娟演唱的《問情》,經典播放次數至今經久不衰。

1990年―1999年·中國十大收視率萬人空巷古裝電視劇


1990年―1999年·中國十大收視率萬人空巷古裝電視劇

1992年,由中國臺灣製作拍攝的古裝神話奇幻劇《新白娘子傳奇》,收視率在當年一度創下了不朽的時代傳奇。該劇不僅讓已是一線當紅“港姐選秀冠軍”出身的趙雅芝(白素貞)紅得發紫外,而且同時捧紅了香港“反串女郎”――葉童(許仙),以及被譽為“最貼心侍主丫鬟”――陳美琪(小青)。一時間,不僅所有的電視臺都在競相、反覆、搶播這部電視劇,而且大街小巷也都傳遍了該劇的片頭和片尾曲。該劇還有有一大亮點,就是給主演都配上了情景音樂演唱。迄今,那首高勝美的《千年等一回》,還時常在街頭傳唱。

1990年―1999年·中國十大收視率萬人空巷古裝電視劇


1990年―1999年·中國十大收視率萬人空巷古裝電視劇

1993年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出品,中國臺灣地區單獨製作的包公斷案劇《包青天》,這部劇同時也開創了國內古裝懸疑、驚悚、偵案劇的開山鼻祖。該劇主角由金超群、何家勁、範鴻軒傾力打造,以此而誕生的“熒屏鐵三角”,同樣也理所當然成為國內第一部,形象真正完全被觀眾認可的包公戲。該劇片尾曲由臺灣當紅小生黃安演唱的《新鴛鴦蝴蝶夢》,不知迷倒了多少歌迷和觀眾,這也算是錦上添花吧!此作品,在國內首播時間選擇是在春節期間,而且首播的平臺是央視。可見,不管是這部劇的故事情節,還是選擇播放的天時、地理、人和,都奠定了該劇的可看性必將走得更長遠!

1990年―1999年·中國十大收視率萬人空巷古裝電視劇


1990年―1999年·中國十大收視率萬人空巷古裝電視劇

同年由臺灣(中視)自主製作出品的的清代古裝言情劇――《梅花三弄之梅花烙》,首次成功打動和收穫了內地觀眾的心。該劇是臺灣女作家瓊瑤作品真正打入內地市場的第一部戲,從而也讓內地觀眾開始領略到了瓊瑤劇的獨特風格。此劇不僅捧紅了臺灣“咆哮教主”馬景濤,而且也從此讓女主陳德容成為了“瑤女郎”的御用身份。該劇雖說是一部純臺灣劇,因瓊瑤女士愛從內地選拔角色的習慣,但也捧紅了內地擁有“老爺專業戶”的男配――嶽躍利的嶄露頭角。該劇片頭同名主題曲由姜宇航演唱的《梅花三弄》,現如今傳唱程度依舊不減當年。

1990年―1999年·中國十大收視率萬人空巷古裝電視劇


1990年―1999年·中國十大收視率萬人空巷古裝電視劇

1995年由香港TVB出品製作的金庸武俠劇《新神鵰俠侶》,由於全國各大省級衛視的上星播出,一時間在全國各家熒屏上賺足了風頭。其實,在這之前港臺已有各種版本的《神鵰俠侶》存在。然而,該劇的95版收視率一度超過了原先的經典版本,這在以往的翻拍劇史上也算是實屬罕見的。該劇不但捧紅了香港TVB新生代小生――古天樂和被譽為“最美原生態版小龍女”的香港女藝人――李若彤外,還同時捕獲了內地無數少男少女,成為了一群追求金庸武俠劇的鐵桿粉絲。那首由胡兵和希莉娜依演唱的主題曲《歸去來》,每當音樂一響起,總會時常把我們帶回到那段齊樂無窮的“追神”歲月。

1990年―1999年·中國十大收視率萬人空巷古裝電視劇


1990年―1999年·中國十大收視率萬人空巷古裝電視劇

1996年中國內地終於獨自出品製作了一部超好看的清代古裝劇作品――《宰相劉羅鍋》。這部電視劇由老戲骨李保田、王剛、張國立等實力派演員出演,該劇首次將眾多相聲小品等喜劇元素,大膽巧妙的融入到了古裝劇當中。事實證明,這種出新模式也理所當然成為了內地古裝喜劇的開山始祖。那時,只要一打開電視,不管是白天黑夜,也不管是中央臺、省臺衛視,還是地方市級、縣級電視臺,似乎都像是商量過一樣,一窩蜂都在循環播放著這部電視劇的內容。霎時,大街小巷都在傳唱謝東的《天地之間有桿秤》。就連該劇的片尾曲戴嬈演唱的《故事裡的事》,街上的老人和孩子都在哼唱。

1990年―1999年·中國十大收視率萬人空巷古裝電視劇


1990年―1999年·中國十大收視率萬人空巷古裝電視劇

1997年由臺灣怡人公司和內地湖南電視臺聯手出品製作的瓊瑤言情劇《還珠格格》,收視率簡直堪稱那個年代的神劇。這部劇改變原有主角只會哭哭啼啼的風格,大膽吸入了動作、荒誕、幽默等眾多喜劇因素,而且當中還萌發出一種勵志精神,難怪該劇一經播出很快博得了各大年齡段觀眾的眼球。該劇不僅讓初入影視界的臺灣小虎隊成員蘇有朋和陳志朋的演繹事業推向頂峰外,還捧紅了新人趙薇、林心如、范冰冰、周杰等眾多兩岸三地的人才輩出。那時的大街小巷,人們間議論最多的,孩子們臥室床頭喜歡粘貼的畫像,還有人們所用的生活品印製的背景圖,一窩蜂傳播的都是關於這部劇的內容。由動力火車演唱的主題曲《當》和李翊君演唱的片尾曲《雨蝶》,甚至還有很多弄不清名字的插曲,讓這部無法定型體裁的神劇火遍了整個亞洲。

1990年―1999年·中國十大收視率萬人空巷古裝電視劇


1990年―1999年·中國十大收視率萬人空巷古裝電視劇

1998年由香港TVB獨家制作的金庸武俠劇《天龍八部》,以超高的點擊率榮登全國各大衛視收視榜首。該劇的反響效果和關注度,不但勝超先前的幾個經典版本,而且理所當然成為了金庸武俠劇翻拍系列經典中的經典。因該劇大結局恰好放在99年央視春晚直播的同一時間,結果卻直接導致了那年央視春晚收視慘敗收場。喬峰黃日華的豪情萬丈,段譽陳浩民的痴情善良,虛竹樊少皇的正直單純,還有他們各自出神入話的蓋世武功以及為人處事的行俠仗義 ,直到大結局結束卻始終令觀眾久久不能忘懷。阿朱劉錦玲,阿紫劉玉翠,神仙姐姐李若彤,慕容復張國強,鳩摩智李國麟,這些配角鮮活的人物刻畫再次把該劇昇華到了一種心潮澎湃的境界。說到主題曲《難唸的經》,就連原唱周華健自己都不敢二次翻唱。

1990年―1999年·中國十大收視率萬人空巷古裝電視劇


1990年―1999年·中國十大收視率萬人空巷古裝電視劇

1999年由中國臺灣出品製作的古龍武俠劇《小李飛刀》,一經播出頃刻間立馬霸佔了中國老百姓的電視熒屏。該劇以全新的故事情節,主角們完美的人物塑造,江湖裡醜惡的明爭暗鬥,再次把古龍先生的這個版本打造成了經典,而且也同樣證明了古龍武俠劇翻拍也能超越老版。這部電視劇讓人們永遠認可了,焦恩俊的李尋歡,蕭薔的林詩音,吳京的阿飛,俞飛鴻的楊豔,賈靜雯的孫曉紅,林立洋的龍嘯雲,鄭佳欣的林仙兒,范冰冰的杏兒等等當紅藝人的加盟成功。該劇片頭主題曲由羅文演唱的《小李飛刀》,雖說是借取了老版的歌詞和音樂原創,但仍然為這部電視劇的發行錦上添花。該劇雖說首播權選擇的是地面地方臺播出途徑,但最後收到的效果與上星播出絲毫沒有遜色。

1990年――1999年,是港臺影視劇飛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因此那個時代湧現出的眾多優秀作品大部分來自於香港和臺灣地區。當然,那個時代內地影視劇行業雖剛剛起步萌發,但也湧現出不少除古裝劇外,其他體裁大量的影響力至深的好作品。因為,今天為大家講述的是90年代那些家喻戶曉的古裝電視劇,所以就不在這裡為各位一一闡述了。關於90年代,這十年間收視率萬人空巷的十部古裝劇的排行或有其他不同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下您的見解或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