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認為世界觀最龐大的電影是哪幾部?

影探俠


 世界最龐大的電影應屬於《阿凡達》了,這部史詩鉅作,構思十四年,拍攝四年,花費2.61億美元打造的電影阿凡達,裡頭不論是生物或場景,看起來都像是真的,其實他們都是以最先進的3D和電腦動畫技術,創造出來的,真人演出的部份,大約只佔了百分之十五,這些震撼,逼真的效果是如何做出來的?帶您深入瞭解,幕後的製作過程。

  身高一百九十公分,全身藍色的納美人,騎著飛龍,穿梭在森林裡,拿著弓箭和機器人、戰鬥機戰鬥,激烈又爆破的場面,看起來立體又真實,虛構的納美人,表情,動作,都像是真實存在的生物,3D動畫,是如何把導演腦袋裡的世界變出來?原來就是靠這個動態捕捉器,抓住演員臉部每一個肌肉線條,要表現喜怒哀樂通通可以,至於動作呢?先來看看這一段場景。這一整段翻滾,原來是讓演員在身上,黏上數百個感應器,從頭到腳,每一個細微動作,電腦都可以記錄下來。演員的動作,再加上電腦畫出來的場景,看起來就像真的置身外星球。導演會先畫出場景,演員在根據這些場景走位,就可以配合的很好,電腦動畫和3D技術,已經成熟,所以飛機飛過,風吹樹動草會晃這樣的畫面,只要花得時間夠,砸的錢夠多,電腦就可以創造出來。

  阿凡達花了四年拍攝,就是因為現在的技術,才可以滿足導演想要打造的夢想星球,在這樣看似真實的畫面裡,只有15%是真的人物或景象,科技,真的滿足了人類無限的想像。


電影幕後花絮


《阿甘正傳》美國近代史最有名的作品。傻乎乎的單純,善良,執著,有這些還不夠解釋一切麼?《楚門的世界》人人都有野心每個人都向往自由而不僅僅是安定。《肖申克》關於希望最強有力的註釋。《低俗小說》果然低俗= =但是很好看。尤其多看幾遍才能明白裡面的味道!女主角很正!!《人工智能》對於我這種淚點高的人,讓我看哭的都是好電影。《心靈捕手》“我每天到你家接你,我們出去喝酒笑鬧,那很棒。但我一天中最棒的時刻,只有十秒,從停車到你家門口,每次我敲門,都希望你不在了,不說再見,什麼都沒有,你就走了,我懂得不多,但我很清楚。”男人的友情,感動。《忠犬八公》看了這部電影好幾天沒走出電影情緒。難過的要死,真的動了情了《指環王》說實話我本身不喜歡看動作片,因為某種機緣開始看,從這部電影開始,漸漸愛上了動作片。史詩的終章。《無間道》震撼、經典。不知道怎麼形容它,每次回想起來都是那首經典的老歌,還有電影裡一直重複的”對不起,我是警察“。牛就牛在他讓所有演員都達到巔峰。《雨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也可以讓周圍的人顯得可笑和渺小。


微笑經典大作


指環王系列 托爾金 用一套魔戒系列小說構建了整個西幻的世界的骨架。

星際迷航系列,構建了一個宇宙的科幻的世界觀至今影響著後續的電影,甚至是科技發展。

西遊記,聊齋等電影 構建了一個神話與現實相交的神怪世界觀。

庫布里克導演很擅長具有龐大的世界觀的電影。如《2001太空漫遊》:

本片從宇宙的高度來俯瞰人類,從人類從低谷覺醒,到人類在頂部重新感知存在,上萬年的時空跨度,竟由一枚飛在空中的骨頭實現聯結,深感導演構思之膽大深奧。


大火影視


科幻界裡的兩大宏偉經典《星際迷航》《星球大戰》

被稱為臺灣科幻教父的葉禮華認為,科幻有兩種:

一種是softcore,軟科幻,其典型如星球大戰;

一種是hardcore,硬科幻,其典型如星際迷航。

也就是說這兩部科幻鉅作,分別代表了科幻界的軟硬之爭,體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宇宙價值觀:《星際迷航》是人文哲學式的開放探討,《星球大戰》則是二元體系(正義和邪惡)的華麗對峙。

太空版“莎士比亞”《星際迷航》

有人說,《星際迷航》系列是太空版的莎士比亞,探索了終極的人文精神,而在人文價值下的硬科幻知識體系,也備受極客追捧。

關於它的電影編年史就不說了,三天三夜小獸也說不完。但到目前為止,星際已經有700多集電視劇和十幾部電影系列作品。

妥妥的科幻界一哥。

影史上系列片不在少數,但能每推出一部,都如全民著魔打雞血般,好不好看都義無反顧去貢獻票房的,確實也不多見。

勒麼,《星際迷航》的世界觀究竟宏大在哪裡呢?

基本上,它的每一集,都會探討一個哲學問題。小獸腦裡馬上閃現了“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這三個終極問題。

但它包括的哲學問題其實是:人類在星空探索的位置、原則和做事方法,對科學與技術的態度,對文明的認知等等。

它展現了人類在現實中藉助科技駛向未知太空疆域,也同時藉助思辯駛向未知思維疆域的歷程。


是不是格局一下抵達到喜馬拉雅山的高度?

而在宏大的背景下,裡面的細節也是讓人如痴如醉:曲速/反物質反應堆、牽引光線、傳送、全息投影、3D打印(皮卡德船長的伯爵紅茶)、隱形……

這些硬科學知識點,配上莎翁式的人文主義探討,兩個字形容:完美。四個字形容:非常完美。

太空版歌劇《星球大戰》

比起《星際迷航》對人文和哲學的探討,《星球大戰》則像是一場太空版的卓絕歌劇:無數場正義和邪惡的戰爭連綿上演,千軍萬馬在銀幕上撕殺,鮮血流遍銀河。

有人說,在《星球大戰》裡,戰爭是不被唾棄的,而是被歌頌的,它以殘酷又神話的方式,來鋪陳它特有的,卓絕的華麗感。

星戰的系列角色們,在銀河系,用光劍華麗麗地廝殺,華麗麗地流血,最後華麗麗地狗帶和被狗帶。

而一切,都被愛拯救了。無論是最初的背叛,還是最後的轉折,都是因為“父愛”,因為“宿命”。愛在這裡成為宇宙中的核心。

雖然理想化,但人家設置就是科幻神話,並且《星戰》系列問世到現在,已經38年了。它也曾被譽為電影百年史上,最受美國人推崇的科幻電影。無論從場面和意義來說,都有不可撼動的地位。

魔幻題材裡的“開山鼻祖”和“新王者”《魔戒》《魔獸》

如果說在《魔戒》裡你能看到的那些堪稱完美的魔幻特效奇觀,那麼,小獸覺得,在電影《魔獸》中,你將感受到更多。

劃時代的開山之作《魔戒》

《魔戒》當年出來時,那是掀起了一股長時間的魔幻熱潮。

小獸曾因為《魔戒》,瘋狂喜歡上了精靈王子(對的就是那個和維秘超模米蘭達.可兒結婚又離婚然後還出櫃了貌似又複合過的男演員奧蘭多.布魯姆)。並且經常在校園裡,除了上課外,隨時隨地,小獸都會模仿王子經典的拉弓射箭動作。

言歸正傳,作為一部魔幻史詩片,《魔戒》為何如此經典?

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一部正經的奇幻電影拿過此獎,連提名影片都極之少有。

但《魔戒》系列卻開天闢地獲得奧斯卡的肯定,特別是在技術類獎項中。

《魔戒》第三部甚至一舉奪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最佳原創音樂和最佳原創歌曲在類的諸多獎項(或提名)。


《魔戒》三部曲,加在一起,參演的演員有多少人你造麼?

答案是:2萬6千人。

如果你對這個數字沒有概念,我們再看看這些數字。

7 7年,彼得•傑克遜等人為《魔戒》工作的時間。

28 《魔戒》三部曲中主要人物的數目。

100

在電影拍攝初期,美術部門每天要給傑克遜過目超過100張“故事板”草圖。

274 274天,《魔戒》實拍的時間。

1500 《魔戒》三部曲特技鏡頭的個數。

9000 為準確表現“咕嚕姆”的表情,維塔工作室為它設計了超過9000種頭部肌肉的不同形狀。

10000 《護戒使者》開頭大戰場景中出現的人數。

作為魔幻史詩電影,《魔戒》可謂前無古人,開創了影史上經典先河。

那會不會後有來者呢?我們來看看最後一部出場的電影。

魔幻電影下一個真正的王者《魔獸》


終於說回到wuli大《魔獸》了。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100000000 眾所周知,電影《魔獸》是全球IP,而1億,是魔獸粉加起來在全球的數量。

10 10年以上的等待,電影《魔獸》十年磨一劍,今年終於要和大家見面。

6

雖然電影今年是第一部,不過以魔獸整個故事背景,目前魔獸粉認為起碼能拍攝6部。注意,只是起碼。而目前已經有粉絲直接寫出了《魔獸》的57條分支劇情。

1.7 傳聞《魔獸》的製作成本是1.7億美元。而當年《魔戒》兩部成本加起來約合1.2億美元,導演彼得.傑克遜當時找到迪士尼投資該電影,迪士尼表示對於這個數字嚇尿,打了退堂鼓。

2000 這是《魔獸》裡所有的特技鏡頭,超過了《魔戒》三部曲。

104 《魔獸》裡的所有場景數量。

650 電影裡出現的不同類型的戲服數起碼有650套。

看完上面這組數據,你是不是對咱家的《魔獸》更期待了呢?想看《魔獸》更多幕後細節,請戳【幕後揭秘】。

簡單地說就是:作為魔幻史詩電影的新起點,作為全球魔獸迷的十年情懷結晶,《魔獸》,值得全宇宙期待。


大光說電影


世界觀最龐大的莫過於指環王這部史詩大作了。獸人,巫師,人類,精靈,矮人等等等,構建的世界觀不可謂不龐大,有興趣可以看一下,一共六部

《霍比特人:意外之旅》

《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戰》

《霍比特人:五軍之戰》

《指環王1:魔戒再現》

《指環王2:雙塔奇兵》

《指環王3:王者無敵》


愛笑的penguin


1.漫威系列

漫威系列的電影是我所瞭解的世界觀最大的,從地球擴大到宇宙,再到平行宇宙(索尼的蜘蛛平行宇宙)。

漫威宇宙指是漫威旗下宇宙編號,包含616宇宙、終極宇宙(1610宇宙)、漫威電影宇宙(199999宇宙)



2.《星際之門》系列

這個系列有電影有電視劇。《星際之門》中從遠古人類追求長生乃至成仙到現代宇宙中數以萬計的智慧生命種族,在現代科技上他們比地球人類更發達,甚至在人類眼中的神話都要比地球人超前。例如:靠吸收人類壽命能夠永生的“幽靈”生命體(古人為追求長生試驗製造的種族),寄生生命體擁有上代記憶科技發達,機器生命,水晶生命體,磁場中的“靈魂”生命形態。這部系列劇很大的滿足了人們對科幻影視劇的想像,其中的世界、宇宙觀之龐大,對生命的幻想都遠超很多電影電視。

劇中“幽靈”族以人類為食物,而人類通過不斷的種族戰爭仍無法消滅“幽靈”族,於是改進策略,通過試驗改造“幽靈”的身體,使其不需要吸食人類的生命就可以生存,但“幽靈”也相應失去原有的部分能力,被改造的“幽靈”族發現後引發起義。

“古人”(人類祖先科技發達已實現永生技術但已消失或瀕臨滅絕)創造“複製者”機器生命體種族,原本“複製者”的誕生是為了消滅“幽靈”而生,但經過幾百萬年過去,由於“幽靈”實在強大,結果“複製者”自行產生了應該消滅人類這樣“幽靈”失去食物後自然滅絕的想法。“複製者”科技強大,又是機器生命。這樣就很可怕了,人類盟友變最大敵人,最後“幽靈”和人類達成協議又發起了對“複製者”的滅族之戰。

這些還只是其中的一個故事。該劇中對於人類永生、能力的極限、對宗教、倫理道德、各種族間生存的平衡都有很深刻的描述。有興趣可以尋找資源嘗試觀看。

3.《銀翼殺手2049》

這部電影也有著龐大的世界觀,觀看之後更是思考了很久,首先就是我們人類作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生命體,難道就真的是有靈魂和自主意識的嗎,如果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數據存儲以及數據分析都到達一種高度以至於已經可以模擬情感,就像人類的大腦神經元一樣複雜的時候,我們和機器人複製人沒有任何區別,甚至我們的記憶都可以被刻畫被模擬,那我們人類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

4.《指環王》系列

作者托爾金傾注一生心血,虛構了一個遙遠而龐大的世界,這個世界有嚴密而詳實的歷史,有極其豐富的細節。《指環王》裡,光是各族人所說的語言,就各有聲調、詞彙、音節、風格方面的微妙差別,形成各不相同而又相互交融的語言系統。托爾金本來不是什麼文學家,而是研究歐洲古代語言的專家教授。他有一個特殊的興趣,就是自己創造語言。據說他一生創造了15種語言,然後把這些創造也用在了《指環王》的世界裡。


LV影音時光機


對於我個人來講,電影無非有兩種類型,積極類與消極類。積極類自然能使你心情開朗,天天向上;消極類的卻也不是一文不值。

導演李安曾經說過一句話。“你不要想把你的感受告訴大家,沒人在看你,他們是在看自己。”我非常認同這句話。因為,我每看過的一部電影,都能從中看到自己某個階段的影子。我想你一定也像我一樣,天真、快樂過;也孤獨、迷茫過。所以你不同時期選擇了什麼類型的電影,勢必會對你當下的心情,以及日後的選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當然,不同類型的電影對人的性格影響和價值觀影響是不同的。

這裡說下自己看過的勵志類的電影。

勵志類的電影,是孤立無援時的一葉方舟。曾經,年少的我剛步入社會時,無法適應節奏快、壓力大的工作生活,一度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慘的人。我常常感到孤獨、迷茫,對未來充滿恐懼,對自己充滿懷疑,對周圍的一切大失所望!

就在我內心痛苦,孤立無援的時候,我瘋狂的在百度搜索那些正能量的影片,希望能從中獲取幫助。其中有一部對我的影響非常巨大的影片,那就是被人人熟知的,由加布里爾•穆奇諾執導,威爾•史密斯等主演的美國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裡面有一句話:

Don'tever let somebody tell you you can't do something, noteven me.

別讓別人告訴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

這句話配上當時電影中父子談話的畫面,就像我的父親在指著我的頭,痛心地訓斥我一樣,我當時一下就淚崩了,但是,我的心裡卻頓時充滿了力量!

You got a dream, you gotta protect it. People can't do something themselves,they wanna tell you you can't do it.If you want something, go get it. Period.

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它。那些一事無成的人想告訴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理想的話,就要去努力實現。就這樣。

是啊,那些否定你、批評指責你的人,並沒有活的比你精彩,比你成功!所以,當別人否定我們的夢想的時候,我們不要再困惑迷茫,不要再自我懷疑自我折磨,朝著自己的目標,堅定的


小胖子推電影


《V字仇殺隊》講述了一個關於自由、民主、對人民洗腦改造、獨裁政府的故事。

故事假定在一次世紀瘟疫危機後,極端政黨通過陰謀贏得選舉,英國淪為類似法西斯一樣國家,人民生活在沒有政治和人身自由的境況下。一個戴著蓋伊·福克斯面具的神秘人物、一位試圖創造社會政治變遷,同時暗自推動激烈私人復仇的自由鬥士“V”,試圖喚醒人們的反抗意識,讓人民覺醒過來,並把英國從獨裁者的魔掌下解救出來的故事。

《死亡詩社》:我們都有得到別人認同的需求,但是你必須堅持你自己的獨特信仰,哪怕別人認為它們很怪很討厭,哪怕一群人都說那太差。

威爾頓預科學院一向都是以傳統、守舊的方法來教授學生,可是新學期來校的新文學老師基廷卻一改學校的常規,讓自己班上的學生們解放思想,充分發揮學生們的能力。告訴學生們要“把握當下”,並以該原則行事。在教學的第一堂課上,基廷並沒有在教室裡上課,而是領同學們看校史樓內的照片,讓他們去聆聽死者的聲音,並去領悟的生命的真諦。基廷甚至要求學生將課本中古板老套的內容撕去,自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開始懂得自己的興趣、愛好、前途和目標。他的學生們甚至於反抗學校的禁令,重新成立基廷曾於該校學生時代參與過的秘密小組——死亡詩社 ,在校外很遠的山洞中探討詩歌、人生。但不久後,學校發現這個小組,校方對基廷老師教育方法十分反對。

這兩部電影是我看過,足以改變我的世界觀的電影。




一隻迷了路的牛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很多科幻片,都是世界觀非常龐大的,下面舉例幾部比較典型的。

一、《流浪地球》。國產科幻電影,講述宇宙中太陽即將毀滅,地球亦是千瘡百孔,人類開始居住到深深的地底,地球再也不適宜人類居住。在此背景下,人類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試圖用強大的科學工業技術,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適宜地球生存的宇宙的故事。這就是這部電影的世界觀龐大之處,在其他電影中,到太陽系毀滅的那一天,人類會離開地球,去外太空尋找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但本部劇中帶著地球一起流浪。不可謂不龐大。

二、《星際穿越》,同樣講述的是地球已不適宜人類居住,人類穿越宇宙尋找新的家園的故事。本片宇宙構成非常龐大。人們尋找的家園也是前所未有的廣闊,同樣有著龐大的宇宙世界觀。

三、漫威宇宙。喜歡漫威電影的觀眾都知道,漫威電影已開啟了自己的一套平衡宇宙論。而且那時超人類已可以在各個宇宙中自由穿越。漫威宇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宇宙觀。雖然很多星球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但它構造出的宇宙藍圖,是非常龐大的。

四、《星際迷航》系列。講述的是地球上的人類,連同其他有生命的星球,共同對抗疾病、災難、貧窮,共同面對戰亂等問題,組建了一個跨越星際的生命聯盟,在聯盟的不斷壯大下,不斷尋找新的宇宙的故事。


以上這幾部電影就是比較典型的世界觀比較龐大的電影。如果有不同見解,請留言補充。


藝聲藝影


在看完《木星》後,一直在回想電影裡面的畫面,裡面所想表達的東西。類似於《木星》一樣的未來世界,我想了差不多三四年,也是最近一年方才比較完善,而令人震驚的是在外國已經有人將這樣的世界拍成影片,供世人觀賞。



在回去後,我迫不及待的想上網看影評,想看看各位科幻迷對於這樣一部影片的評價,對於這樣一個未來世界的理解。然而,我震驚了······整個網站充斥著:這就是滑板鞋呀···世界級平庸···沒有內涵的片子····無腦···· 我燒腦燒的睡不著好麼····(一直在LOL)``·你們居然說無腦!!! 我震驚了,我為我的智商感到憂慮然後我發現,全部都是在噴劇情的,對於這樣一個宏大的,未來世界的背景基本視而不見,對於這個影片所想表達的這樣的一個世界,視而不見····對此,我感到很無奈,北美票房榜首,而在中國是垃圾。我知道 科幻片麼,90%的人不知道講什麼,於是我去了豆瓣,去了各大論壇,去了貼吧,基本都是噴的。這不是90%的問題了,這是99.99%的問題了。


對我而言,這樣一個電影,是可以改變世界的!!!而中國,居然認為它純粹是一部爆米花爛片,我無語,同時也對導演產生了無限的敬仰。對於某些人,能看到整個電影后面所想表達的文化及精神,這是比鑽石還要閃耀的寶藏!而對於另外一些人,只需要對它們進行光影的刺激就足夠了!寫這個影評是基於電影裡這樣一句話大概是這樣一個意思“人類這個種族從來都不是喜歡共享的”,是以,我希望以我淺薄的思想去解讀這部科幻電影,獻給真正的科幻迷!


首先,這是一部科幻電影!科學幻想,導演幻想的是一個有可能發生的未來,這個不是空想,必須要基於一定的現實,這個不是架空,所以不能離譜!所以電影裡面所有的東西可以說都是基於現實而來,而這樣的一個世界,是在我所觀閱的所有的對於未來的世界幻想裡面可以說是最完善的,(女王的世界,非地球人世界),最像是最後人類所發展的一個階段,一個追求,一個未來!

人類的終極追求:在這個影片裡面,講到了人類的終極追求!永生。在那個未來的時代裡面,所有的人拼盡了一切皆是為了永生,為了活下去,活的更好。在中國,古代的皇帝可以說是要什麼有什麼,而他們所追求的也往往只有一個,那就是長生不老,包括現在的很多億萬富翁,都在追求如何延壽。而為了這樣的一個目的,人類往往可以做出無下限的事情,在電影裡面,用100個人獲得營養液,而現實中不早有人用嬰兒做膠囊!在中國歷史上吃胎盤的(牛肚一樣的口感),還在少數嗎!導演是基於現實的!而追求永生的人,都是極其自私的!因為多一個人,就是競爭他活下去的對手!在這裡,可以說導演可以說經過一定的思考但是所刻畫出來的,感覺還是不那麼到位,一個活了一萬多年的人,要麼他很怕死,要麼他會很瘋狂。而在影片裡面體現的不是很到位!


這個是對於未來的深刻認識,中國人道教追求永生已經追求了幾千年了,而現實中的各國破解的基因序列也會為以後實現永生添磚加瓦,而基因序列破解後必然會造成人類的基因突變以及變種人的出現,這部電影已經真真切切的依照現實進一步的發展將其展現出來了! 制度:許多人覺得很假,為什麼到了那麼發達的文明,依舊是帝制!其實這很好理解,就如同英女皇一樣的是女皇,但是她主要是做為象徵意義。而且可以看到,就算女皇拿到遺產也是要走很多手續的。在看到他們去辦理遺產遇到的問題時我相信大家一定都是會心一笑,甚至,我懷疑導演是在中國居住過!表面上看起來廉政無比的制度,在表面下其實已經腐朽不堪,而造成這樣的情況,又何嘗不是人類無法擺脫的自私!就如同永生一樣的自私!


科技:在這部影片裡面,同樣展現了許多科技,而在這裡面,其中的滑板鞋最為大家津津樂道,其實,就這樣的一個滑板鞋,可能是這個電影裡面最高的一個乃至最不可能實現的一個科技。比後背的翅膀(基因工程-人類500年左右一定可以達到),龐大的宇宙飛船(1000年左右可以實現),類似龍珠膠囊一樣的宇航服(材料已經出現,石墨烯,在未來200~300年左右可以實現),都難以實現,因為它所使用的是反重力系統(沒門路)!

對於現實世界的影響:這真的不是一個簡單的,無腦的科幻電影,電影假設的是地球被收割,那麼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被收割的是另外一個星球,而那個被鋼鐵環繞,人口稠密的星球才是地球呢。我們的未來是不是真的會發展成那樣,人口無節制的增長,財富以及權利越來越高度的集中。這樣的一個世界,真的真的很像我們未來會發展成為的世界一樣······

但是我相信,總有那麼一些人,會從這樣的電影裡面得到一些什麼。在之前的100多年,人類是依靠科幻小說的幻想,結合現實完成了大部分的創新及科技進步!而我相信,未來,科幻電影帶給我們的還會包括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的全方位的借鑑思考以及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