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給高中家長几點建議,讓孩子在鼓勵、包容、關愛中成長,追夢


給高中家長几點建議,讓孩子在鼓勵、包容、關愛中成長,追夢

很多高中生家長反應,孩子到了高中,打也打不動了,罵也罵不了,一打一罵不理你了,說也說不得了,一說還頂嘴。

家長真是束手無策,很懷念以前自己在孩子面前說什麼就是什麼的時候,孩子現在怎麼變成這樣了呢 。

心理學家皮亞傑對兒童道德認知發展階段進行過研究,他把兒童的認知階段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2-5歲)“自我為中心”階段。

第二個階段(6-8歲)“權威階段”,絕對的尊重權威和規則,絕對的順從。這些時候父母的話基本上都是對的,需要遵守的。

第三個階段(8-10歲)“可逆性階段”,已經不把規則當成一成不變的了。

第四個階段(10-12歲)“公正階段”,他的正義感得到發展,傾向於主持公正和公平。

為什麼要在這裡說這四個階段呢是為了讓家長理解,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認知的發展,他們對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為10歲以後的孩子就要求公正公平,何況高中的孩子呢?所以高中的孩子對父母已經不是言聽計從了,而是有自己的看法和認知,這個時候如果父母簡單粗暴的對待她,會讓孩子感到很不滿,不服氣。這也是由孩子的認知水平決定的。


給高中家長几點建議,讓孩子在鼓勵、包容、關愛中成長,追夢


所以我建議高中的家長朋友們:

第一: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因為孩子們已經是高中生了,你要再簡單粗暴的對待孩子,他不服氣,打打鬧鬧是沒有用的。發脾氣只是家長髮洩了自己的情緒罷了,對於問題的解決沒有一點幫助。


第二:要和孩子搞好關係

關係是一切問題的基礎,只有關係好了,孩子才願意與你溝通,交流。關係不好,說啥都沒有用。但搞好關係也不是去討好孩子,也不是無原則的溺愛,而是真誠有愛的關心。


第三:要讓孩子理解您,可以通過在某件事情上,讓孩子充分的理解家長們這樣做的道理

這裡要注意:理解你的不容易是孩子自己感受到的,不是家長一遍一遍的表述“我為了你多麼多麼的不容易”。


第四:孩子不是完美孩子,我們也不是完美的父母。

家長也要經常的反思自己,是不是在某些事情上,確實是存在錯誤,應該尊重孩子的想法呢 所以要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和錯誤,並學會和孩子真誠的道歉。


第五: 不要總拿成績說事。

首先先關心孩子這個人,再去談成績。孩子感受到關愛,心情好了,成績自然也有了。如果順序顛倒了,也許什麼都沒有。


第六:關注孩子的正向,發現孩子的難得,給孩子賦能。

每個孩子,都是有一個大學夢的。他們壓力也比較大;有的也可能自我約束,自律,習慣等不是很好。不管是哪一種,都需要家長給與鼓勵。怎麼鼓勵就是關注孩子的正向,關注他做到的部分,難得的地方。這樣的話孩子孩子可能會心情好一些,會更有動力更能堅持。

第七:少嘮叨,多學習

到了高中,孩子的知識也比較豐富了,也很有自己的思想了,孩子知道的東西可能比家長還多。所以家長們可以多傾聽,多付出,多做好後勤工作。

最後:作為高中生的家長,需滿懷期待,同時也飽受煎熬。讓孩子們在鼓勵,包容,關愛中成長,追夢!

篤行之高中生涯規劃測評 (WXGZH) : 我們選擇圖文結合的形式,總結出極具權威性、科學性與準確性的的理論和數據,直觀地對高中生個體做出自身性格特徵、學科素養能力、大學專業選擇、職業生涯發展的自我報告式評估建議。測試總共140多題,耗時大約20-30分鐘。請放心大膽測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