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小國的繁榮註定短暫?為何說欣欣向榮的越南經濟前景並不光明?

靜夜史


題主的問題是:小國的繁榮註定短暫?為何說欣欣向榮的越南經濟前景並不光明?

這話說得有點絕對了,小國的繁榮不是註定短暫的。

歐洲著名的小國瑞士就是一個證據。

瑞士人口只有800萬,瑞士卻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並且已經繁榮了大幾十年了。

瑞士的主要的產業是金融和製造業,尤其是瑞士手錶和瑞士銀行在全世界有口皆碑。

即使是二戰時期,由於當時的德國為了能夠從瑞士那裡得到緊缺的零部件和原料都忍住沒佔領這個國家。

今天,瑞士的GDP是7000億美元,人均GDP超過8萬美元,是世界上人均GDP最多的國家之一。

而瑞士的風景又極為迷人,由於他位於阿爾卑斯山的深處,這裡有雪山、有峽谷、有漫山遍野的鮮花,所以旅遊業也極為發達。

你看,這個人口少,面積小,位於山區的小國家竟然如此發達,而且發達了這麼多年。是不是足以說明小國的繁榮並不會必然短暫的呢?

當然,瑞士能夠發展到如此程度,最重要的還是他教育水平很高。

基礎教育方面,瑞士是最早實現小學義務教育的國家。高等教育上,瑞士作為一個人口只有800萬的小國竟然有4所排名世界前40的大學,發達的高等教育讓瑞士獲得了2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同時,瑞士根據自己國家小、人口少的特點,充分利用了全球化,將龐大的外部市場作為國家經濟增長的最主要來源,對外貿易佔到了國民生產總值的120%。

為了能夠在全球市場上有競爭力,瑞士只在其中幾個行業深耕,保持了自己領先的位置,也是瑞士能夠持續繁榮的法寶。

回過頭再看越南

越南這個國家其實已經不小了,雖然他和我國相比不足我們的1/10,但是把他放到世界範圍內去比較的話,越南絕對稱得上是一個非常大的國家了。

越南人口達到了上億,國土面積30多萬平方公里,放到歐洲他就是一個排名前幾的大國。所謂的大英帝國人口不過6000多萬,面積只有二十幾萬平方公里;而法蘭西雖然面積是越南的2倍,但人口也只有6600多萬,大約相當於越南人口的7成而已。

歐洲第二人口大國德國面積和越南差不多,人口只有8000多萬。

看,這些在世界範圍內舉足輕重的國家,竟然還比不上越南的體量!

所以,越南並不是一個很小的國家。

  • 越南的經濟繁榮會持久下去嗎?

目前來看,越南保持現在的繁榮經濟是一個大概率的事件。

  • 首先來說,越南的起點低

越南經濟起飛始於90年代,但是即使發展了一代人的時間,目前的人均GDP也只有3000美金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比我們北邊的蒙古還少。

所以,越南還是一個非常貧窮的國家。

由於起點低,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稍微有一些跨國公司向他轉移產業,都會給這個國家帶來非常大的改變。

  • 其次,越南老百姓比較勤勞的。

通過越南戰爭中,越南人民反對美國、法國的侵略就看得出來這個國家意志力、奮鬥精神遠超一般國家。

在面對美國持續十幾年的侵略中,越南人民不僅挺了下來,為此付出了數百萬人的生命,而且成功讓美國人從這片土地上無條件撤走了。

可見這,個國家還是挺有奮鬥精神的。

  • 最後,越南屬於儒家文化圈,他們比較注重培養人才。

儒家文化圈的人有一個特點就是重視教育,越南也是屬於儒家文化圈的國家,所以這個國家也非常重視教育。

於是,在越南也有學區房!

重視教育讓越南的老百姓人均受教育水平會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高,那麼人才的產出率也會遠超過那些不重視教育的國家。

這樣一來,越南人比其他東南亞國家就有了更好的發展基礎。

對越南未來的展望

目前東南亞地區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國家有文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文萊靠資源不能比;新加坡也是儒家文化圈成員經過幾十年的奮鬥現在是正經八百的發達國家,但是他人口少,船小好調頭也不能比;馬來西亞大約三成的國民是華人,他們是馬來西亞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者,目前馬來西亞屬於中等收入國家,人均GDP大約為1.1萬美元。

個人認為,越南將來的發展可以對標馬來西亞,也就是說人均GDP能夠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


歷史風暴


小國的繁榮註定短暫,但我認為越南繁榮時間可能會比較長。

從越南的管理來說,他和我們有很大的相似性,體制是類似的,都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

拿這次新冠肺炎病毒舉例。越南政府發現16例,治癒16例。咱們不說越南氣溫高可能。有助於消滅病毒。單就越南所做的措施來說很值得表揚。

越南是除中國以外第一個開始封城的國家。只有不到10例的時候就已經封城了。

你看看現在韓國日本意大利。都沒有越南反應迅速。

而且越南還建了類似中國的方艙醫院的兩個臨時的醫院。

為什麼越南可以做到這些?為什麼越南是除了中國以外唯一可以做到這些的,那是因為他們的體制和我們有相似性。上面的命令下面一定要去執行。

同時越南政府也很開明。對改革開放這件事情不遺餘力的去做。

而且越南現在得到了一個好的時機。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已經逐漸提高,越南剛好可以承接來自中國的勞動密集型企。

加上越南,現在所實行的類似我們改革開放的政策。越南真的可以繁榮很久,只要他們的政府不糊塗,就至少可以繁榮20年沒問題。


莫水宏觀經濟


為什麼要這麼說?如果從歷史的長河中,哪個國家的繁榮都是短暫的。現在早已進入到文明世界,一個大國旁邊的小國,其實也可以繁榮富庶很多年。

我們可以看到世界上有很多小而富的國家,包括一些小到都不應該成為國家的城邦國家。面對越南,其實人家還不是一個小國。國土面積近33萬平方公里,在全球排行第64位,也僅僅比日本、德國小一點。人口達到9620萬,世界排名第15位,都屬於人口大國了,就這兩項指標我們可以看到,何小之有?

我們總認為有一個老觀念,在一個大國旁邊很難再出現繁榮的小國家。但那都是在國家之間相互爭鬥,互相攻伐的前提下,都是需要小國向大國臣服,最後的結果當然是大國最先進,文明最富強,而小國發展就要相對差一些。但是現在世界早已經做了重大的改變,現在國與國之間是以協作分工,互相扶持發展,相互配合為主的,不再以野蠻的武力以及蠻橫的大國身態去阻止小國的發展。

越南終究會成為一個繁榮富強的國家。他有著廣闊的海岸線,面朝大洋,可以方便快捷的同全球進行貿易和往來。越南地的位置也是相對不錯的,背靠南亞腹地,面朝大海及東南諸國,北接我國,自然條件也是非常好,有平原,有大河。

最重要的越南有著年輕的人口(平均年齡只有29歲),足夠的勞動力,以及各類開放政策。這3點加起來基本上就能保證,未來有著十幾到二十年的高速增長期。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國家花不了太長時間。

雖然現在越南比泰國馬來西亞收入要低,但是它比剩下的幾個亞洲國家更有文化優勢和勤勞的基因。反而他同韓國日本一樣,屬於儒教文化圈,這個文化圈中的人都是勤奮努力型的,所以早晚也必定成功。

從1991年以來,越南GDP的年均增速高達6.9%。其中西貢增速高達9.42%。德先生去過越南,深深感覺到它離我們的差距就是10~15年,但是他們的GDP增速現在逐步比我們快,越南政府規劃2030年要成為中高收入國家,2045年要邁入高收入國家之列。我國也是2019年才剛剛進入中收入國家,越南規劃晚我們10年相對也比較合理。

不要再固執己見,拿著過去的老眼光去思考未來的世界。協同開放,才能讓我們和我們的鄰國都能共同發展,相互走得更穩更快。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跟隨德先生得到最簡單的答案和最實用的解決之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


勻楓財技大兜底


北歐5國都是小國,瑞士、奧地利也是小國。那裡發達富裕繁榮的景象持續了很長時間,大國有幾個能做到的。

''小國的繁榮註定短暫''。這個論斷既無充分事實根據、也無邏輯自恰可言,實在是毫無道理。

越南經濟好,對中國沒有任何害處。說''欣欣向榮的越南經濟前景並不光明''根據不足。持這種觀點的人,讓人感覺是看不得別人好的陰暗心理在作祟。

與其說''小國的繁榮註定短暫'',還不如說世界上其他一切國家的繁榮都註定短暫,只有我國的繁榮註定長久不衰。以此來展示自己的''愛國''情操是不是''更勝一籌''嗎?一不做二不休,乾脆說絕了,就說世界上其他一切國家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只有''風景這邊獨好''才更顯得高大上。這就是個別靠''講故事''混飯吃的''磚家''們的心態。他們不知道大眾不是傻子。大眾把這一類人叫''磚家叫獸''就是對他們''講故事''的最好回答。

印度、巴西、南非算大國嗎?他們究竟達沒達到繁榮的程度,他們的所謂''繁榮''是否會長遠?


真牛46


談越南之前,先聊兩句東北亞諸國的崛起之路。縱觀中日韓3國的經濟起飛模式,離不開3點——高投資率、高儲蓄(積累)率和以自主為導向的工業化。

1956至1970年工業化期間,日本積累率(企業+個人)佔到國民收入的40%,雖然經濟長期不景氣,但目前日本儲蓄率(佔GDP比重)仍接近30%,考慮到日本經濟的巨大體量(約5萬億美元)和國民高收入(人均每年超過4萬美元),其資金總額仍堪稱天文數字。

韓國也一樣,創造“漢江奇蹟”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該國儲蓄率從1970年的17.4%逐年攀升,到1988年也達到了40.4%。儘管遭受1998年金融危機重創且國內存款利率不斷走低,但韓國儲蓄率仍保持在30%上下,相比歐美髮達國家平均20%(美英都只有16%左右)仍高得多。

相比之下,越南儲蓄率(24.4%)僅與德國(23.3%)基本相當,而遠低於東盟31%的平均水平,跟中國的47%更是無法相提並論。

儲蓄率長期低位徘徊,最直接後果就是國內資本匱乏,導致越南對外資高度依賴。有數據顯示,越南GDP的20%、出口額的70%全靠外資產生和維持。一旦國際資本市場發生較大變化,外資快速流失,越南這種過度外向型經濟就可能遭受重創。

另外,越南利用外資的不合理之處還在於外債金額過高,據越媒報道稱,截至2018年底,越南外債總額已突破1200億美元大關,而其外匯儲備僅600多億美元,說其“資不抵債”並不誇張。有數據顯示,2017年越南就還本付息高達130多億美元,外債壓力之大可見一斑。

而且,低儲蓄率雖然表明越南內需旺盛,也有助於短時間內拉動GDP增長(數據上顯得“更亮麗”),但是在越南經濟發展水平仍較低、人均收入還不高的情況下就提前進入“高消費時代”,顯然是一種短視行為。

以越南經濟發展龍頭之一的胡志明市為例,當地職工月均收入約合人民幣超過3000元,而該市GDP約合人民幣才剛過3000億元。相比之下,中國上海的職工月均收入2018年還不到8000元,而該市GDP在2018年也接近3.3萬億元。

由此可見——越南最發達地區的人均收入已經達到中國一線城市的近4成,但經濟總量還不到後者的十分之一。更糟糕的在於,越南各地區不顧實際情況,硬性要求企業(包括外資)每年薪資上漲5%至20%,此舉不但容易催生通貨膨脹、抬高物價,還加重了企業負擔,甚至降低外資對越南的興趣。

越南尚未真正富裕(老齡化已經開始),就開始大手大腳地“鼓勵消費”,還為暫時的市場繁榮沾沾自喜,這種生產、消費、投資三者之間的失衡與脫節,遲早會讓該國嚐到苦頭。

實際上,中日韓3國發展都有一個核心要素,那就是必須夯實工業化“地基”,並在這一基礎實現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而越南卻沉迷於可替代性強(比如被越南當做支柱的外資服裝業就面臨著南亞各國的激烈競爭)、現代化水平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將自身發展重心放在出口外貿和簡單加工業上。

目前,越南對外出口的商品主要是低附加值的農產品(包括食品)、輕工業品(服裝鞋帽為主)。雖然該國也吸引了三星、本田等國際知名科技企業和製造巨頭前來投資建廠,但其在鏈條中所處位置仍然是技術含量不高的非核心零部件製造(比如手機玻璃屏)以及裝配等低端環節。這就好比不能把肯德基、麥當勞、可口可樂看做真正對本國有益的外資一樣,這類企業對於促進越南工業化實際幫助不大。

必須承認,寓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於一身的工業化,的確是一個十分痛苦的過程,即便有大量外部援助和充足的外資輸血,也需要本國付出巨大努力乃至巨大犧牲。縱觀發達國家的工業化進程,可以說沒有哪個國家沒有“充滿血與淚”,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和風細雨、輕鬆愉快地實現工業化。

然而,只要這個門檻成功跨過去,後面的道路就將是海闊天空。也正是從這個角度來講,勞動力素質低、工業基礎薄弱、基礎設施和產業供應鏈不完善的越南,若想效仿鄰邦實現真正可持續地、有後勁地崛起,就必須狠下心來埋頭苦幹上幾十年,以實現工業化並建立相對完整(具備比較優勢)的工業體系,否則的話,越南眼下這種靠外資撐起來的繁榮是不可能持久的。


網言軍事


題目說的小國的繁榮註定是短暫的,這是不準確的,是沒有任何證據的,事實上很多小國繁榮已經超過幾百年了,比如說荷蘭,瑞士,挪威,芬蘭等,還有就是亞洲的新加坡。

而且越南也不算一個小的國家,越南是東南亞快速發展的一個大國,人口9000多萬接近一個億,而且這個國家的平均年齡非常年輕,青壯年勞動力很充足。2018年越南GDP為2000多億美元和我國的廣西省差不多。尤其是最近兩年,越南的經濟增速超過7%,發展的勢頭很強勁。



題目說的越南的經濟情景不光明,指的是如下幾個方面。

能否保持高速增長

越南能不能維持目前的高速增長,這比較難說,因為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是必然會降速,比如說日本、印度、我們國家,這是經濟的規律。

越南的經濟基礎差

還有就是越南的經濟基礎比我們國家差太多,在越南是低端製造業,發達勞動密集型是雲南的優勢,所以說越南能不能從低端製造業像我國一樣成功的轉型為中高端製造業,這是越南前景不明朗的的另一個方面。

綜上所述:越國的繁榮註定是短暫的,這是沒有任何根據的,另外越南情景不光明指的是越南現在的經濟能不能維持高速增長,現在勞動密集型的低端製造業能不能像我國一樣成功的轉型為中高端製造業,我國就是越南的一面鏡子,越南得好好的審視自己。


互金圈


小國的繁榮怎麼會註定是短暫的?這是毫無根據的。目前全球幾十個發達國家中,除了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和韓國的人口超過5000萬之外,其餘大部分都低於2000萬人口,其中像世界人均GDP最高的盧森堡,它的面積只有4440平方公里,人口58萬左右。而新加坡,它的面積也僅719平方公里,人口不到600萬,它卻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再者,越南也不算是小國家,它的國土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人口9600多萬,這兩方面都比德國好。

越南目前的發展水平不高,其2018年GDP只有2249.5億美元,人均GDP為2350美元左右,屬於中下等收入國家水平。但近年來越南經濟發展較快,基本上能夠保持6%以上的中高速增長。



越南人口結構比較年輕,正處於人口紅利期,近年來越南也是外資的青睞之地,從越南公佈的數據來看,已經有包括韓國、日本、中國、新加坡、美國等在內的131個國家和地區在越南投資,註冊資金高達3465億美元。越南目前正在走日本、韓國、中國曾經所經歷過的路,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吸引國外資金、技術和產業轉移,發展製造業等,但這種發展也確實存在不穩定因素,越南經濟比較依賴外資,如果外資一旦撤出,越南經濟想必就也要涼一半。總的來說,越南的發展前景還是不錯,不應該小覷。


錦繡中源


一個小型經濟體的經濟,極易受到國際政治經濟突發事件的影響。這種突發事件,對於大型經濟體來說只不過是短暫的,但是有的時候,對小型經濟體來說卻是致命的。

旁解君用此次突發疫情事件為例,來闡述發生突發事件時,越南經濟遇到的問題。

由於冠狀病毒的爆發,越南的旅遊業已經受到了經濟上的打擊。

雖然世界旅遊組織說,現在估計COVID-19冠狀病毒對越南旅遊業的全面影響,越南的旅遊部門已經表示:預計短期和中期將對越南的旅遊業造成巨大的破壞。

在三個月內,越南旅遊業的直接損失估計將達到30億至40億美元。

近年來,越南的旅遊業有了顯著的增長。越南旅遊部的數據顯示,2019年有1800多萬國際遊客到訪越南,較2018年增長了16.2%。

中國遊客通常佔越南所有國際遊客的30%以上。隨著中國禁止遊客出國旅遊,越南禁止來自冠狀病毒爆發地區的遊客入境,這一數字大幅下降。同時,來自其他國家的潛在遊客也在流失。

由於旅遊業受到重大影響,不同的酒店集團入住率出現了大幅下降——同比分別下降了30%、40%、50%、60%。

越南的許多企業都在準備應對冠狀病毒的影響。雖然越南政府沒有降低2020年的經濟增長目標,但普遍認為,越南2020年的GDP增長率應該從6.9%的目標下調約1%,降至大約6.0-5.9%。

與此同時,雖然一些跨國企業把生產基地搬遷到越南,但是核心原材料的供應和核心部件仍然是中國提供的。在目前的情況下,由於中國的供應出現了問題,越南的生產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所以,對於一個小型經濟體來說,欣欣向榮的發展,不過是依附於大型經濟體而已。一旦出現了風吹草動,會對小型經濟體造成非常嚴重的打擊。


旁解生活與投資


有一句話叫做中國摸著石頭過河,而越南摸著中國過河。其實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當前的越南已經在模仿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的形勢和一系列的政策,成為當前東南亞國家實力中最強勢的一個。如果說越南未來的經濟前景並不光明,其實是一個並不嚴謹的否命題,因為它可以一直模仿中國,只要保持這個路線下去,最不濟也能成為像韓國日本那樣的小型發達國家。

越南當前作為東南亞的產業鏈相對最全面的國家之一,或許是可以承載中國一部分產業轉移的。但是作為當前的越南,缺乏像中國那樣的全面工業體系,所以當前的越南一直在承載著中國一部分輕型產業的後備力量,但即使這樣越南近年來的GDP增長速率,全世界範圍內都是名列前茅的。



說越南的未來經濟前景並不樂觀,可能是僅僅侷限在越南的資源工業體系上,這一點確實沒有辦法和當前的中國相對比,因為中國是當前世界範圍內最有希望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國家。如果未來越南能夠和中國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成為中國產業鏈中的一部分,那麼它的前景還是非常明朗的。


晴天財經閣


國家繁榮是由大小決定的嗎?答案是否定的,新加坡並不大,但是很繁榮,其實越南也不算小,至於未來前景是否光明?現在還不好說。

全球經濟一體化越來越明顯,隨著經濟的發展,全球製造業重心不斷遷移,現在很多企業把工廠搬到越南,越南的製造業顯得欣欣向榮,這對越南經濟發展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越南會不會成為全球製造業的首選地呢?這種可能是存在的,但是越南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我們希望越南能夠成功,也希望我們的企業到越南去投資,只要越南能夠提供高效、便捷、廉價的生產要素。

從現在看,越南作為全球製造業基地還面臨著一些挑戰,未來會不會出現風險,現在也很難說,因為製造業一般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企業投資建廠主要是為了獲得廉價的勞動力,同時看重的是當地的稅收優惠政策,一旦這些條件失去了,抬腳走人是正常現象。

越南現在的勞動力確實比較便宜,但是越南的勞動力技能相對比較差,即便他們都有上進心,也有一個學習的時間和過程,這對越南來說就是一個挑戰。

現在很多高端製造業需要採用高科技人才,比如機器人,AI技術,互聯網技術等等,這些不但是越南的人才有挑戰,也對越南的通信網絡和技術是一種挑戰,越南的高等高等和技術人才培養還達不到與之相適應的水平。

總之,我認為國家繁榮不是大小決定的,而是一個國家的管理者和人民決定的,現在經濟欣欣向榮的越南未來前景是否光明,這主要取決於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