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 在地球1.3億光年中,發現了一個理論上不應該存在的極端天體結構

從超大質量黑洞中提取物質的過程會產生強烈的輻射,這使得它們的星系核非常明亮。如果黑洞的噴流正對著地球,它將變成一個所謂的"類星體"。天文學家把這些星系歸類為極端活躍的星系。對於那些低光星系,天文學家認為它們中心的黑洞應該處於"忍飢挨餓"的狀態——在它們周圍不應該有物質積累盤。但是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最新發現使人們感到驚訝。

在地球1.3億光年中,發現了一個理論上不應該存在的極端天體結構

哈勃太空望遠鏡在螺旋星系ngc 3147的中心發現了一個圍繞超大質量黑洞的吸積盤。ngc 3147距地球約1.3億光年,其中心黑洞的質量約為2.5億個太陽。但關鍵是這個星系是一個弱光星系。已有的理論表明,這種吸積盤不應該存在。

在地球1.3億光年中,發現了一個理論上不應該存在的極端天體結構

天文學家也觀察到了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所預測的效應。在黑洞周圍的運行過程中,吸積盤中的物質可以傳播到光速的10%。高速運動使面向地球的一面看起來非常明亮,而遠離地球的一面看起來更暗。這種現象叫做相對論光束。同時,由於吸積盤位於重力井的深處,光很難離開。事實證明了這一困難,波長被拉伸,整個波長移動到光譜的紅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