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電視劇《閃光少女》,爛大街的青春片,又該如何拍出新意?

在前幾年,青春片是一個非常討喜的題材,當時都是年紀大一點的在懷念自己的青春,年輕的在裡面尋找自己的影子,這類題材也是很多新人導演最容易上手的一種選擇,但是隨著對電影話題的深入討論,以及觀眾審美水平的逐步提高,青春片卻逐漸開始變得眾矢之的,很多人都想拍攝這類題材,但是卻讓觀眾們開始不再買賬,甚至到了一種一看到是青春片,都會下意識去抵制和吐槽的境地。


電視劇《閃光少女》,爛大街的青春片,又該如何拍出新意?

最近上映的電視劇《閃光少女》是一部呈現兩極分化的作品,喜歡的人覺得這部劇拍得非常的真實好看,覺得不好的人就認為其中有很多槽點存在著。其實之前就有拍過電影版的,當時在上映的時候因為排片量不夠,而且前期的宣傳海報非常二次元,讓人們看到之後都覺得這是一部粗製濫造的影視作品,所以人們也沒有報多大的希望。當年的《閃光少女》劇組集體下跪致歉來博取關注,但是有的人對他們的行為卻並不放在眼裡,其實它也並沒有網上所描述的那麼不值得一看,主要講述的是主角陳驚與好朋友組成了一個二次元的樂隊,他們使用的是中國傳統的樂器,並與西洋樂器進行對抗的青春勵志故事,其中青春暗戀的情愫也描繪得恰到好處,因為電影的拍攝質量不錯,所以電視劇版也是由原班團隊來進行打造的,導演依舊是王冉,編劇也是鮑鯨鯨。

電視劇《閃光少女》,爛大街的青春片,又該如何拍出新意?

但是這次電視劇版的《閃光少女》與電影版比起來也是差了一個檔次,雖然是原班團隊製作的,但是主角卻換了一批,他們的演技實在是有待提高。女主角陳驚本來是一個梳著短髮,不修邊幅,臉上還有一點小雀斑,成績不是很優秀的普通女生,但是在電視劇版中演員就把女主演成了一個傻子,讓人看了生不起任何的喜愛之情。在劇中還有另外一個角色——千指大人,本來電影版的人物演出了足夠酷,到哪裡都能夠憑藉強大的氣場震懾住所有人的感覺,但是電視劇版這個角色的選擇就產生了失誤,拋開演技不說,光是長相就完全不亞於車禍現場,出演者是一個肉呼呼的有嬰兒肥的圓臉女生,這在氣場上就瞬間矮了一大截,絕對不適合飾演高冷有氣場的帥氣女孩。

電視劇《閃光少女》,爛大街的青春片,又該如何拍出新意?

很多電影改編成電視劇之後就失去了原本的味道,因為本來可以緊湊地講述一個故事,改編之後就會顯得異常拖沓,讓人們看了就沒有繼續下去的慾望,比如《七月與安生》就是典型的改編成電視劇沒眼看的代表,還有從影版變成電視劇版的《初戀這件小事》,雖說找到一個非常帥氣的男主角,但是也無法做到像電影版那樣吸引觀眾。因為電影是在短時間內呈現矛盾,然後在緊湊的情節之中吸引觀眾的目光和調動情緒,但是將這些矛盾放到有幾十集製作的電視劇中就會顯得非常的墨跡。在情節上注水的做法,讓原本看過電影的人在知道了接下來的故事走向以及情節之後,很少對電視劇再抱有期待,或者能夠將電視劇追下去,除非是編劇有非常高超的業務能力,能夠將電視劇重新編撰的情節緊湊,引人入勝,否則很難取得成功。

電視劇《閃光少女》,爛大街的青春片,又該如何拍出新意?

但是客觀來說,這部劇還是有一些可圈可點的地方,相比於當年那些低幼、浮誇的偶像劇來說還是有自己的思考的,比如說諷刺。劇中的文盲馮安宇,在外面就擅長於營造自己的知識分子人設,他到隔壁鄰居家拿了一本書,連書的具體內容都不知道在講什麼,就拿到機場瘋狂的擺拍,然後這本書就成了他生命中最愛的圖書之一。之後被有學識的網友聲討了幾句,就立馬變成了對他的"黑"和"汙衊",直接讓經紀公司發律師函來警告,自己本來就是一個普通人,非要立學霸人設以及文藝青年人設,到頭來就翻了車,這其實也在影射當今娛樂圈中存在的一些現象,在劇中還有一些關於對校園暴力的影射。

電視劇《閃光少女》,爛大街的青春片,又該如何拍出新意?

這些都是這部劇中值得去被讚揚的地方,其實人們對青春劇不是看膩了,而是也需要青春劇,但需要它不單薄、不單調,有真實、有諷刺也有成長,這樣才能博得廣大觀眾的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