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寶寶幾個月開始吃輔食比較好?吃什麼輔食好?

天際雪


寶寶幾個月能添加輔食?需要滿足以下這些條件就可以加了:

1、糾正月齡滿4個月以上

什麼糾正月齡呢?打個比方:寶寶32周(8個月)出生,現在5個月了,那麼寶寶的糾正月齡就是5-2=3個月,顯然寶寶糾正月齡3個月就不符合添加輔食的條件。

順便說一下:因為早產兒錯過了孕晚期,寶寶的脂肪儲備不足,有些寶寶連孕晚期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也錯過了,所以寶寶的糾正月齡一直要適用到寶寶2歲~2.5歲才算科學。


2、寶寶挺舌反應消失

什麼是挺舌反應呢?挺舌反應,是嬰兒先天就有的一種保護性反射行為。一般到寶寶4個月時寶寶就會將嘴裡的固體食物用舌頭退出來,以防止食物進入咽部引起窒息。

寶寶挺舌反應消失,通常就表示寶寶開始接受輔食了。但是一開始加輔食儘量稀糊狀,量也要減少。等待寶寶逐漸適應之後再加量,食物的性狀也可以慢慢調稠一些。總之給寶的加輔食要循序漸進,不能太著急哈!


3、寶寶能很好地控制頭部

正常足月的寶寶,滿月之後就可以練習頭控。比如說在與媽媽眼神交流的過程中,根據媽媽的聲音或頭像左右轉頭進行追視追聽,並在俯臥狀態下瞬間抬頭;到寶寶2~3個月時,可以用肘部支撐;到寶寶4~5個月時,則可以用手支撐並且頭控已經非常好了。

對寶寶練習頭部控制,為寶寶添加輔食和以後的爬行訓練打下好的基礎。當寶寶頭控練習好了,雙手可以自由環抱於胸時,通常這就表示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了。


4、寶寶每天奶水總量超過950ml

一般來講,產後媽媽每天最多能分泌大約950ml母乳。當然也有少數非常棒的媽媽每天能達到1000ml,甚至1000ml以上。母乳的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每100ml母乳能提供67千卡的熱量(奶粉的脂肪含量比母乳還要高,每100ml奶粉能提供80千卡熱量),這1000ml母乳就是670千卡的熱量(奶粉餵養達到800千卡),這對於低月齡寶寶來講就有點多,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寶寶容易發胖。

反過來講,每100ml母乳含鈣量為35~40mg左右。如果寶寶每天要吃1000ml母乳,將會導致母體每天丟失350~400mg的鈣。時間長了如果媽媽補鈣不及時,將對媽媽骨骼產生較嚴重的負面影響。(說到這裡,就一定要給媽媽們點贊!身為人母,得做出多大的犧牲啊!)


所以,我們通常建議寶寶每天的奶水總量應該控制在1000ml以內,寶寶每天奶水總量超過950ml,就應該及時給寶寶添加輔食。這樣對寶寶和媽媽來講,都是最好的選擇。

5、寶寶對大人的食物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有吞嚥口水或者做出爭搶的動作。

比如說: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正在吃飯的時候,寶寶用眼睛一直盯著食物,並且寶寶嘴巴有流口水或者不停地咂嘴巴;寶寶用手指著食物,表示出想要進食的強烈興趣;或者寶寶會主動用手去搶奪放在盤子裡的食物,不給吃的時候就會哭鬧,或者表現出非常失望的表情。

就像下面這位寶寶這樣,好傷心哪。哈哈哈!(見下圖):


那麼如果寶寶有以上這個特徵,同樣也表示寶寶可以添加輔食了。

6、寶寶體重增長達到出生體重的2倍,也表示可以添加輔食了。

這一條是湊數的。一般來說寶寶3個月之內每天能增長體重30克左右,當寶寶4個月時體重增長就能達到出生體重的2倍。那麼這就表示寶寶生長髮育很正常,所以按照這個方法來算,寶寶也應該要加輔食了。

希望以上我的文字能夠幫助到你,如果還有疑問,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給我留言。


爸爸不講理


橙子在6個月的時候添加的輔食,以前都是全母乳餵養。給的第一口輔食是嬰兒米粉。當時買的是一小袋分頓吃的那種米粉,第一次就泡了1/3袋。水加的比較多,比較稀的那種。讓他嘗試個味道,然後觀察下他的反應,大便是否正常,開始是每天一頓,過了3天無不良反應在添加一次,上午一頓,下午一頓。

米粉已經熟悉慢慢的開始添加蛋黃1/4個,觀察下是否有不良反應,我是蛋黃加入米粉裡面餵給橙子吃。橙子吃的也很給力。後來慢慢的添加了豬肝。把他洗淨煮熟。炒幹。再放打料理機裡面打碎,在給橙子吃,但是橙子不怎麼愛吃這個味道。吃了兩頓就拒絕食用了。


後來給他嘗試了碎菜葉。如果大便裡面沒有輔食的殘留物,就是孩子能消化的東西。要是不能循環消化的東西。我是暫時不會給他準備了。

輔食的添加標準是從稀到稠,又細到粗,由少到多,循環漸進的添加。醫院在兒保檢查後醫生會告訴我要添加輔食,如何添加都有在體檢單子後面打印的,做法都寫的很詳細,比較方便。


西瓜321


一般來說寶寶有4個月左右,4~6個月就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了。添加輔食的順序是由稀到稠,由軟到硬,由一種到多種慢慢添加。

從我帶兩個寶寶長大的經驗來說,我都是從第四個月開始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最先開始添加的就是嬰兒米糊。我記得剛開始喂大寶的時候,孩子他爸爸還特意打電話問了他大嫂。然後去市場上買了淮山和蓮子在加一斤米,然後把它們混合磨成粉。爸爸興奮地買回來,說這是純天然無添加濟的,小孩子吃了放心一點!不過比較麻煩,需要自己煮。為此還專門買了一個小不鏽鋼奶鍋。那時候有時候是我婆婆幫忙煮,有時候是我自己煮。就是先舀一勺米粉,加點涼開水把它調成糊狀,然後在鍋裡面燒一碗水。水開了以後,就可以把米糊倒進鍋裡面,再煮兩三分鐘就可以了。我聽人家說,如果寶寶不愛吃的話,加少量的冰糖煮。這樣子有點甜味,他就會愛喝了。但是我瞭解到,從科學餵養的角度來說,最好寶寶在小的時候先不要添加什麼糖啊,鹽啊,這些調料。因為寶寶太小了,腸胃功能發育還不夠成熟。如果給他添加這些的話,可能會增加他的腎臟負擔,不是很好吧。所以我一開始的時候也沒有加糖。到7,8個月大時,有一次我發現他不怎麼愛吃了,我就覺得可能是長期吃這個,好像吃膩了感覺沒有味道了,所以就給他加了一點點冰糖進去煮。打從那一次起,就每一次都要加糖,要不然他就不吃了,這小傢伙還鬼精鬼精的,嘿嘿😁然後到二寶的時候,要帶兩個小孩,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就圖方便買了種半成品的嬰兒米粉。這些去母嬰店都有賣的,像這種入口的東西,我一般就不太建議網購了,感覺還是去實體店買會相對安全一點吧。

一般來說添加輔食是在我們餵奶的兩餐之間。剛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她還不會吞嚥,吃不習慣,老是會用舌頭頂出來。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多花點耐心了。比如你第1次只餵了一小勺,然後第2次能吃兩勺,第3次能吃3,4勺,如此這樣子,慢慢慢慢的添加,一定不能著急。這個時候我們要多多的鼓勵寶寶,你可以跟寶寶說:“哇,寶寶今天好棒棒哦,我們已經吃了兩勺飯飯了,明天再加油好不好?”……在這裡溫馨提醒一下,給寶寶喂完輔食以後,記得讓寶寶喝一點溫開水哦,這樣子有利於口腔的清潔。

然後到後面有6,7個月的時候,添加的輔食也可以多元化一點,不再是單一的米糊了,裡面可以加點蘋果泥,香蕉泥,南瓜等。也可以煮點軟爛的麵條,稀飯和小米粥。

餵養寶寶是很辛苦的過程,做媽媽的需要耐心加細心!


遇見天使還是魔鬼


我家孩子是5個月添加的輔食。

記得那時候,他每次看到我們吃飯,總是目不轉睛的盯著我們的嘴巴,嘴角還會流出很多口水,感覺很饞的樣子。再加上他按照正常奶量喝奶,但總是感覺過一會又餓了。在這種情況下,我給他添加的輔食。

添加的第一口輔食,是嘉寶高鐵米粉。因為日常母乳中的鐵元素已經跟不上寶寶快速的生長髮育,而米粉中的鐵就能很好的起到補充作用。

一定不要把小米湯當成寶寶輔食的一頓飯哦。小米湯的營養密度太低,遠遠不能滿足寶寶的生長。說到這,不得不說當初跟婆婆為此還鬥爭過幾次呢,最後把專家的話拿出來,這才沒有給孩子喂小米湯。

孩子第一次吃輔食時,由於吞嚥能力不是特別好,往往是吃一口,半口又吐出來。不要擔心,只要多加練習,寶寶很快就能掌握吃飯這項技能的。

添加一陣輔食後,可以給寶寶添加一些蔬菜泥,水果泥,肉類。我當時為了簡單便捷,直接買的現成的蔬菜米粉,水果米粉,肉類米粉。有時間的媽媽也可以自己做蔬菜泥、水果泥、肉泥等。

建議小添加蔬菜泥,再添加水果泥。水果有甜味,如果先添加了水果泥,很可能寶寶就不接受蔬菜泥了。還有一點很重要,不要在蔬菜泥水果泥裡添加鹽和糖哦。

添加肉泥時,建議先添加魚肉雞肉,後添加牛肉。因為相對於牛肉來說,魚肉和雞肉是比較容易消化的,給寶寶一個腸胃適應的過程。

最後的最後,還是要再補充一句,每次給寶寶添加新的食物時,一次最好只添加一個新食物,而且要先少量添加,看寶寶的反應以及觀察寶寶是否有過敏的情況。如果有過敏的情況,一定要停下來,過些時候再嘗試給寶寶添加。

添加上輔食,寶寶就進入到另一個階段啦,然後一步一步會成長為一個快樂的小吃貨。看著寶寶快樂的吃,也是很有樂趣的。





YOYO育兒說


●我家寶寶是四個月開始添加的輔食

有人可能會覺得太早了,不都是說到了六個月才能添加輔食嗎?!

我覺得孩子如果有了進食的慾望,早一天晚一天都可以的。

那什麼時候才可以添加呢?

第一,寶寶想吃。

我家寶寶四個月的時候,看見別人吃飯掙著身子去抓,口水都流出來了,看著就饞的不行,我就稍微給他一點軟爛的,他還吃的挺帶勁。

於是我就給他添加了一點的水果泥,就是用勺子刮成泥餵給他,一開始要少喂,等孩子腸胃可以適應了再添量。

第二,奶水不夠。

如果是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晚上忽然經常哭鬧,白天也精神不好,就要考慮是不是吃不飽了,如果是,就需要額外添加輔食了。

這個時候的輔食一般是含鐵米粉,可以用奶粉衝調,一開始一勺兩勺就可以,慢慢加量。

一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很多媽媽不知道先添加什麼,怎麼添加?

♧我們遵循的一個規則就是:先實驗,後加量。

一開始,我們給孩子添加輔食,不管是水果還是米粉,都是先給孩子喂一小勺,等第二天觀察孩子大便沒有異常,就可以加成兩勺,然後觀察,直至餵飽孩子。

還有,喂寶寶吃水果的時候,可能比較涼,可以煮一下再喂。有的寶貝不喜歡吃熱的,試一下涼的吃了如果不拉肚子,也是可以的,我家寶寶那時候就是煮了的東西一口不吃,只吃涼的,常溫下的就可以,冰箱裡剛拿出來的就不要喂孩子吃了。

我是快樂成長倆寶媽,做快樂媽媽,養快樂娃娃,育兒路上,我們陪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快樂成長倆寶媽


可以的,我們家小寶我就是六個月開始加輔食的,可以加點蛋黃或者米糊,兩週後也可以慢慢加根狀的粥,如地瓜粥,土豆粥和南瓜粥等,我是先加根狀的粥再加青菜粥,我家小寶吃得挺好,也很適應。還有就是吃飯時喂幾粒米飯,讓她自己學著嚼嚼。



徐嵐棋


一般小孩的輔食添加時間是在四個月到五個月之間,最先添加的是高鐵米粉。但大多數孩子在半歲之前挺舌反應還沒消失,添加輔食就很難喂進嘴裡。我家2個寶寶添加輔食都是在6個月以後,大寶是6個月一個星期這樣添加輔食的,大寶當時不吃米粉,就天天蒸蛋羹吃。到七個月時已經可以吃細麵條啦(煮的很稀也很爛)就上午吃蛋羹,下午吃麵條。二寶是直到7個月才加的輔食,當時還有挺舌反應,喂吃的也不好喂,一次只吃一點,二寶吃米粉吃的可好。所以說小孩幾個月吃輔食沒有那麼準,要仔細觀察寶寶,看寶寶平時有沒想吃飯的慾望,再有就是觀察寶寶的挺舌反應,(四個月以後家裡可以備些米粉,平時就少弄點鍛鍊他吃輔食,然後注意觀察)


曉星67






y我姓楊


曾經關於寶寶的輔食問題,我買過很多這方面的書籍,參加過很多的講座。可是最後獲得的結果卻是五花八門,以至於到最後我也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選擇寶寶的輔食了。我開始通過網站給家裡面購買各種各樣網絡上評價還不錯的輔食,甚至利用自己在家的時間用各種料理機和食材為寶寶親自動手製作輔食。可最終的結果是寶寶被我各種各樣的輔食吃到發燒,這大概是我最懊悔的一件事。而就在我帶寶寶去睿寶治療的時候,醫生跟我談論到了寶寶的輔食問題,讓我恍然大悟,受益匪淺。

隨著寶寶的長大,單純的依靠母乳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了。首先對於寶寶的輔食選擇, 需要了解自己的寶寶是什麼樣的體質,根據體質選擇適合的食物。0-14週歲的寶寶都是需要輔食攝入的,很多家長可能跟我一樣,認為只有在母乳跟不上的情況下需要給寶寶補充輔食。其實孩子對輔食的攝入時間是很長的。在參加睿寶的講座時,沈醫生主要從這幾個不同方面講了兒童對於營養輔食的選擇:1.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體格發育特點。2.營養素推薦攝入量。3.嬰幼兒時期寶寶的食物選擇。4.輔食的添加原則和方式。每個知識講的都很詳細,很全面。作為家長應時刻關心和關注寶寶輔食的變化,根據孩子每個時段的身體狀態,及時和醫生溝通,為寶寶選擇最合適的輔食。

所以各位寶媽,如果想開始對寶寶搭配輔食,一定要去醫院向醫生了解自己寶寶的情況和體質,選擇完全適合的輔食。正確的輔食不僅能為寶寶身體發展提供多種營養物質,還能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培養寶寶的味蕾避免挑食、促進寶寶的腸胃發展。而且根據寶寶的不斷成長和身體的發展,季節的變化,需要及時為更換輔食。


綣綣沅沅倦倦


我的經驗:三個月體檢時,醫生建議四個月時開始給予四分之一的蛋黃。後來有個姐姐說可以用鵪鶉蛋,所以,攸寶的輔食是從四個月時的鵪鶉蛋開始的。但是,攸寶並不怎麼愛吃,所以總是斷斷續續的給她加點加點,對於攸寶來說,四到六個月時的輔食添加就等於讓她感受一下不一樣的食物……

六個月後,加紅肉(如豬肉,牛肉等),由於攸寶的身體原因,一開始並沒有堅持給她安排肉食,八個月時體檢,貧血,突然慌了……由於接下去我們要隨攸爸去單位,所以醫院給來了鐵劑……

八月後,我開始把“肉”放在了輔食首位,做了肉鬆,買了輔食器各種口味的肉泥(加胡蘿蔔,加木耳,加香菇,加藕,加山藥……)好不容易補回來了,一場高燒打回原形😒😒😒

經驗總結:四個月到六個月時,蛋黃或者南瓜加米糊

六個月後加肉泥

八個月後嘗試多種口味的米糊……

要注意的是每加一種,要過幾天嘗試另一種,防止過敏,蛋白不要給一週以內的寶貝食用,防過敏,一週後可以嘗試魚肉,蝦肉……注意防過敏

換了手機,沒有存照,調皮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