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拜師帖只是張“入場券”,他們才是少馬爺相聲門“真正的師父”

拜師帖只是張“入場券”,他們才是少馬爺相聲門“真正的師父”

  自從有相聲這行開始,便有了師與徒的代代傳承。拜師,是每個相聲藝人必須經歷的。拜了師父,有了門戶,意味著你是這行裡的人。日後行走江湖也能以此為業,養家餬口。故而,擺知時的一紙拜師帖也被視為藝人職業生涯的“入場券”。

拜師帖只是張“入場券”,他們才是少馬爺相聲門“真正的師父”

  拜已故名家為師,在其他行業看來無疑是荒謬的,可在相聲門裡卻並不稀奇。老聽戶都知道馬志明當年就是由侯寶林大師收為帶拉師弟,拜在北京已故相聲老藝人朱闊泉門下。不過,馬志明既沒見過師父本人,也沒跟侯寶林先生學過一天的能耐。那麼,少馬爺究竟藝從何來呢?

拜師帖只是張“入場券”,他們才是少馬爺相聲門“真正的師父”

  看到這很多人會說,“當然是馬三立先生所傳了”。雖說此話不假,但卻並不全面。馬三立先生門下弟子眾多,而真正親力親為一句一句喂出來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侄子馬敬伯,另外一個就是愛子馬志明。從少馬的藝術風格上能明顯看出帶有鮮明的馬氏相聲特點。不得不說,與父親馬三立的苦心栽培有著莫大關係。

拜師帖只是張“入場券”,他們才是少馬爺相聲門“真正的師父”

  少年時代的馬志明,並沒有像趙偉洲、王佩元、謝天順等人同齡的孩子進到天津市曲藝團學員班,而是去了天津戲校,專工武花臉。直到馬三立下放農村改造,馬志明為了照顧父親也一起來到農村。在此期間,才正式開始了他的相聲學藝之路。父親口傳心授的將馬氏相聲善使的文哏和貫口段子悉數傳給了馬志明,這也為其日後以相聲演員身份登臺打下了夯實基礎。

拜師帖只是張“入場券”,他們才是少馬爺相聲門“真正的師父”

  在藝術上,馬志明除了受到來自父親的薰陶,還有三位老先生也對其表演風格有著重要影響。第一位就是大師哥王鳳山。當年馬志明拜師時,雖然不是由身為朱闊泉門下大弟子的王鳳山帶拉,但這位大師哥卻在日後實實在在的將王派快板表演精髓傾囊相授。而馬志明每每提到王鳳山都是滿懷感激之情。

拜師帖只是張“入場券”,他們才是少馬爺相聲門“真正的師父”

  第二位也是曾經給馬三爺量活的老搭檔,他就是同行人稱“摩登劉”的劉奎珍先生。在以往文章中曾多次詳細介紹過劉奎珍在單口以及捧逗兩門都有著極深造詣。他是也相聲界為數不多能讓馬三立、侯寶林兩位大師都交口稱讚的人物。

拜師帖只是張“入場券”,他們才是少馬爺相聲門“真正的師父”

  按門戶輩分上論,劉奎珍跟趙佩茹、李潔塵、楊少奎等人同是焦少海門下弟子,馬志明應該叫他一聲師哥。可按歲數論,他比馬三立還年長兩歲。故而,馬三爺要求兒子見到劉奎珍必須尊稱“劉大爺”,並且一再叮囑他平時多跟劉大爺請教。少馬爺跟楊少華搭夥時曾演過一個創編段子《戒菸》,這段作品是由馬志明親自創作,準確的說應該是二度創作,實際上這塊活脫胎於劉奎珍先生當年創作的《新舊婚姻》。

拜師帖只是張“入場券”,他們才是少馬爺相聲門“真正的師父”

  前面提到兩位“師父”與少馬同為寶字輩藝人,而最後這位輩分上則矮著一輩。他就是趙偉洲的父親趙心敏先生。趙心敏師從李潔塵,但表演風格上卻深諳馬氏相聲精髓,其外送內緊的表演也是一般相聲演員難以駕馭的。同樣,馬志明在表演上也得到過趙心敏的指點。比如少馬使過的傳統活《打燈謎》,用的是“好”字底。而“好字底”相比“把字底”“我字底”表演難度更大,他在使這塊活時則是完全宗趙心敏先生的路數。對照錄音資料不難發現,馬志明表演時的口風、停頓、語氣、邏輯重音甚至是故意結巴的節骨眼都與趙心敏的版本不差分毫。

拜師帖只是張“入場券”,他們才是少馬爺相聲門“真正的師父”

  在相聲門裡,師承門戶和輩分都是虛的,唯有傍身的精湛技藝才能服眾。不管是馬三立先生還是王鳳山、劉奎珍以及趙心敏都不是馬志明的師父,但對於少馬的相聲藝術卻都有授業之恩。馬志明能成為如今觀眾心目中的當代“相聲大師”,也與他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