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願每一位老師不會成為高以翔

11月27日凌晨,高以翔在錄製綜藝節目《追我吧》時昏厥,出現休克狀況,情況不容樂觀。中午,高以翔經紀公司、《追我吧》節目組發聲證實了其死訊,發佈了聲明:“高以翔於節目錄制過程中突然暈厥,經近3小時急救,不幸地離開我們。”

願每一位老師不會成為高以翔

願每一位老師不會成為高以翔

高以翔,華語影視男演員、模特,2016年因《遇見王瀝川》中的王瀝川一角迅速走紅,大多數網友也因此認識了他。

今天上午,高以翔去世的聲明一出,網友紛紛直呼無法接受高以翔的突然離世:好好的一個人,說沒了就沒了,何況他還這麼年輕。

那個我們印象中儒雅又帶點羞澀的大男孩,那個男人味十足卻又很少有緋聞的男明星,在人生最黃金的年華,生命停止了。

願每一位老師不會成為高以翔

《遇見王瀝川》劇照——高以翔

遇見王瀝川,再見高以翔。

願每一位老師不會成為高以翔

網報高以翔所參加的綜藝《追我吧》的節目不僅錄製時間長,而且強度也非常大,像是在故意挑戰藝人們的身體極限,再加上是深夜錄製,更是加大了藝人出現意外的風險。種種的原因加和,則出現了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的發生——死亡。

工作中的意外死亡很可怕,但是工作中存在的“慢性死亡風險”也同樣可怕。

而過勞死,則是慢性死亡中最常見的一種狀態。

早在幾年前就有資料顯示,巨大的工作壓力導致我國每年“過勞死”的人數超過60萬人,已超越日本成為“過勞死”第一大國。

在這60萬的冰冷數字中,並不缺少教師的身影。

願每一位老師不會成為高以翔

近些年來,教師通宵批卷猝死、教師被診斷出癌症的報道越來越多,其中不乏青年教師。去年,甚至出現了一週內兩名30多歲高校教師猝死的報道!

2018年10月6日,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經濟學系系主任金煜,因病醫治無效逝世,年僅39歲……

2018年10月11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文瀾學院教師趙豔雲在華中科技大學旁聽課程時突然心臟驟停,不幸去世,年僅35歲……

30多歲,正值壯年,本該迎來燦爛的人生,生命卻戛然而止。

類似的事情,在2013年也曾發生……

南京金陵中專的一名教師陳青,元旦假期在校加班時突感不適,送到醫院被確診已是肝癌晚期。醫生斷定疾病是因過度疲勞引發的,因病情惡化嚴重,陳青於1月7日過世,年僅33歲。

批不完的卷子,操不完的心,熬不完的夜……

慢性咽炎,頸椎病,腰椎疼痛……

這大概是每一個教師所面臨的最真實的情況。

當高強度高密度的工作量帶來的壓力反應在自己的身體上時,大部分老師都會選擇“小病而已吃點藥就好了”的健康態度,而把更多的時間放到那些批不完的卷子、上不完的課、解決不完的學生問題上。

到底有多少老師,還在透支自己的健康?

親愛的老師,當你徹夜埋頭於寫不完的教案、批不完的卷子、改不完的錯題的時候,你卻不曾察覺,過勞死已經成為一個隱形殺手,深深地埋伏在你的身邊。

當我們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悲劇探尋事情發生的原因時,我們不難發現,教師過勞死,主要在於一個“過”字。

“過”在“工作量大”;

“過”在“工作強度大”;

“過”在“工作太瑣碎”……

小編希望,我們的社會可以給老師的健康一個緩衝區,可以儘快出臺減輕教師工作量和工作壓力的制度。因為只有健康的園丁才能澆灌出生氣活潑的花朵,只有狀態飽滿的老師才能教育出樂觀向上的學生。

願每一位老師不會成為高以翔

在老師過勞死的悲劇發生的時候,你可曾想過這樣一個問題:老師為什麼會肆無忌憚的透支自己的健康、透支自己的生命呢?這難道不是“敗”給了自己的責任心的表現嗎?

責任心重當然是好,我們當然不怕老師多勞多得,怕的是老師以預支身體健康為代價啊!

演員宋佳在高以翔去世證實後不久,對同行拼命工作的態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當熬夜變成敬業,當拼命當成應當,當生命不在的時候,誰來保護誰。

願每一位老師不會成為高以翔

演員宋佳微博

正如叔本華所說:“人類所能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身外之物。

責任心不應與健康正面相撞。健康於教師的責任心正如堅實的地基於摩天大樓一樣重要,同時,健康更是教師去實現自己的夢想的命脈。所以,各位老師,請不要再忽視自己的健康了,你只有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才能為教育事業做出更多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