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朱元璋最痛恨的姓氏,讓其世代為奴,永世不得翻身

朱元璋最痛恨的一家人

我們知道朱元璋這個人比較兇狠,在任何時候殺貪官剝皮實草,滅人三族之類的毫不手軟,對自己的對手也是絕不留情。據說要是有官員說他壞話被他知道了,都會把官員從南京發配到昆明,搞得現在昆明有很濃的南京味。我發現朱元璋對一個姓氏的人是恨之入骨,這個姓,既不是跟他作對的元朝貴族的姓,也不是跟他有過節的,張士誠、陳友諒之輩。這個姓氏跟朱元璋本身並沒有什麼過節,但朱元璋就是對這個姓氏極力打壓,甚至讓人家世代為奴,永世不得翻身,導致這個姓氏最後不得不改姓,這個姓就是蒲。

朱元璋最痛恨的姓氏,讓其世代為奴,永世不得翻身

要說朱元璋為什麼恨浦姓,這就要說到南宋時期一個叫蒲壽庚的人。這個人據說是阿拉伯人,後來到中國做生意,一開始在廣州,廣州在唐末的時候就是一個重要的對外港口了。當時黃巢在廣州幹過一些壞事。後來蒲壽庚搬到了泉州,因為泉州也是東亞大港,風頭很盛。它的衰敗啊,其實也跟這個蒲壽庚的家族有關,到了浦壽庚時。他已經當了泉州舶司,又做生意可以說呀,是官商合一。通過這層關係給蒲壽庚成了泉州最大的香料商,壟斷泉州海外香料生意30年。家裡發了大財,光是傭人就上千人。這跟宋朝的關照是有關係的,宋朝對他們家還是很不錯的。

朱元璋最痛恨的姓氏,讓其世代為奴,永世不得翻身

可是到了元軍南下,元軍打了過來,宋皇室就跑到了泉州,希望借用蒲壽庚的海上力量在海面上跟元軍對抗,但這時蒲壽庚已經想換船了,他知道南宋沒辦法跟元軍對抗,所以不收留宋氏,迫使宋氏繼續南下,到了廣州最後全軍覆滅,陸秀夫抱著小皇帝跳了海,這當然有點說不過去,但是畢竟是身家姓名不能高標準的要求。而接下來做的事兒就比較過分了,蒲壽庚投降了元朝,而且為了納投名狀,他把宋朝南遷時居住在泉州的皇家外宗子弟,也就是趙家人,全都給殺光。而且把船送給了元軍,助元滅宋。其原因一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二也是為了南宋南逃時徵了他的船,他懷恨在心。

朱元璋最痛恨的姓氏,讓其世代為奴,永世不得翻身

而有一些趙家人逃了出去,改為吳姓,這吳家人保護了他們,他們感恩戴德後來也沒有改回趙姓。在晉江安海星塔村吳氏宗祠大殿懸掛的是趙氏家廟的牌匾,而蒲壽庚靠著投降,受到了忽必烈的重用,成為了閩廣都督兵馬招討史,兼提舉福建廣東市舶 ,他們家的榮華富貴,延續了好多年,此後到了元末天下又是大亂,蒲壽庚家族,好像真能嗅到危機,又第一個發現這船要沉了。這個時候浦壽庚的孫女婿起來反元,想在泉州搞割據,結果跳的太早,元軍的兵力還很強。蒲壽庚家族被連根拔起,泉州也因此受到了重大破滅,失去了東亞第一大港的位置。因為這個海外貿易關節點被毀,導致貿易中斷,出現了海盜,又因為海盜導致了明朝採取了海禁的策略,因為海禁使得中國失去了跟世界對接的機會,使宋朝極為活躍的社會力量,科技發明等等,在明朝被中斷了。

朱元璋最痛恨的姓氏,讓其世代為奴,永世不得翻身

可見,一個小城的毀滅聲聲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走向,有意思的是這元軍攻滅蒲壽庚的反叛家族後,對蒲壽庚進行了清洗,蒲家逃出去的人,也也改姓了,也改為了吳姓。而到了明朝,朱元璋對蒲氏,是相當的反感,把上位改姓的一些浦氏後人,定為餘孽全部發配充軍要他們世代為奴,這樣一來,就算那些沒有改名的也全部改為吳姓。這時朋友們可能問為什麼都改吳姓啊,因為吳姓在福建是大姓,比較好生存,可見這趙氏人浦氏人先在都姓吳,再說同姓是家門家門就未必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