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水稻直播技術在南方中晚稻種植上廣泛運用,水稻機械插秧還有市場嗎?

長江三農


你好,我是頭條號禾本多,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直播技術在確實在南方很多地方流行起來了,種植戶也在積極的探索直播技術。

可是直播技術也有一定的侷限性。

首先,直播的品種選擇面比較窄,由於是種子直接下地,前後插口沒有迴旋餘地,要求直播品種生育期偏短才行,否則抽穗期處於低溫時段,抽穗困難,造成減產。品種研發段也沒有做好準備,可供選擇的通過審定的合法品種很少。

其次,水稻直播的除草至今都是個大問題,水田直播除草目前有一定的進展,旱地直播除草現在依然很困難。

最後,由於水稻直播生育期短,產量優勢不明顯,種植戶經濟上不合算。

所以,水稻直播和機插秧在很長一段時間會並存,種植戶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採取播種插秧方式。




禾本多


現在的水稻種植,大部分都是應用育苗移栽的方式,因為這樣可以延長水稻生育期,保證水稻正常成熟。這種種植方式為我們的糧食增產增收做出了巨大貢獻。

但是隨著水稻種植面積的增加,勞動強度越來越大,工人工資大幅增加,種地農民的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種植水稻的成本也越來越大。

人們就開始尋求一種簡單便捷的種植方式,來提高水稻種植的效率。在這種情況下,直播水稻應運而生。全國各地都在試種水稻直播。

水稻直播相比插秧水稻,用工量大大減少。雖然產量略有降低。但成本也減少了很多。有人詳細地算了一筆賬。直播水稻相比插秧水稻省了近10道工序。直接減少成本,每垧地可節省投資5000元左右。

從春天育苗兒開始,直播稻省去了,取土,篩土,拌壯秧劑,扣棚,做床,苗床管理,育苗移栽,機械省去了插秧機,拉苗機,插秧用人工等很多工序,大大減少了勞動強度。自然就減少了很多投資。間接的增加了收入。

直播水稻用播種機播種省時省力,用無人機播種更是精準無誤。為大面積規模化種植打下了基礎。

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直播水稻一定會取代插秧水稻而獨領風騷。成為農民朋友廣泛應用的水稻種植模式。








龍兵過


說起水稻種植,讓我腦海中還浮現著小時候在稻田看著老家的爺爺奶奶彎著腰,一根一根插秧的景象,1畝的稻田他們要忙活兩天多才能插完,完活後總會捶捶背、揉揉腰,看著讓人心疼。一轉眼2019年了,如今的農業生產力今非昔比,各種規格的手動、自動插秧機,以及面向規模化的水稻直播機紛紛出世。以至於農業傳言:“總有一天水稻直播機一定會革去插秧機的命”。再此,咱就分析下兩種機器的優劣,以及未來水稻種植的趨勢。


首先是水稻直播機優勢:水稻直播機是源於南方目前十分流行的水稻種植技術,利用種子在稻田的直接播種,省去了傳統育苗和移栽,不僅不會造成返青和傷植的出現,而且節省水稻的生育種植時間,十分適合現階段土地流轉,種植日趨規模化大型化的發展方向。

缺點也很明顯:直播機由於是種子稻田直接播種,故很容易出現雜草同水稻一同生長,雜草爆發期分別出現在播種後的第12天左右和第23天左右。而且直播極易造成苗不全,很難像插秧機那樣培育出完整的幼苗。最後直播機的種子因環境因素,比傳統的插秧前育苗和移栽的秧苗抗逆能力差,如果發生初春的“倒春寒”出現凍害可能性極高,正因如此南方相對北方更合適用。

水稻插秧機剛好與水稻直播機的優點和缺點相反。這也是目前種植技術需要面對的技術問題。根據目前大眾農民的種植水平看,直播機仍有階段性的缺陷存在,並和插秧機之間互有博弈,但隨著農業種植的發展,及土地流轉的種植大型規模化,預測未來插秧機真的會被農業種植所淘汰。

據老家大伯說,現在的中晚稻用水稻直播機投入的成本比插秧機低6成左右,而且從水稻播種培育,效率差不多能提高一半,省時省力,像他們這樣上年紀的農民,很樂意用這種簡單快捷高效的農業機械來勞作。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種植技術的提高,大規模農業生產將逐漸成為主流,農業機械也將逐漸向規模性、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方向發展,而即便插秧機的保秧率和種植質量高,也將會被農業的發展大潮所淘汰,畢竟農業在進步,與那些彎腰插秧的畫面一樣,插秧機也將成為腦海中的畫面。


瞳影簡生


我們住在半山區沒有水稻,對這沒有發言權,但我想應該是機械化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