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瀋陽五大區名字的來歷

之前老有人問瀋陽的街路名字由來,今天又有人問各個區名字的來歷。真可以說......大家都是求知好學的好寶寶呀!其實相比與瀋陽各個街道的名字,瀋陽市內幾個區的名字來歷似乎受到的關注並不多。

但實際上,瀋陽各個區的名字都是有來歷的。有的取名字看似隨意,但實際上卻有著不尋常的故事和意義,例如和平區就是最好的例子。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瀋陽各個區的名字由來吧

瀋陽五大區名字的來歷

瀋河區

很多人第一反應,是不是與“河”有關啊?!難道原來有一條河叫“瀋河”?其實,最開始瀋河命名,和“河”沒有半毛線關係!早在1938年,瀋陽市內當時還有個“瀋陽區”,後來在1948年,瀋陽區與當時的渾河區合併了,這才有了瀋河區,命名的時候兩個區各取一個字,瀋河區這個名字就誕生了。

瀋陽五大區名字的來歷

大東區

說起大東區的名字來歷,那可就有年頭了。早在康熙年間,瀋陽被城牆所環繞,當時有八個邊門。大東區就在鑲紅旗界撫近(大東)關以外,說白了就是位於城東邊,因此就叫“大東”。

瀋陽五大區名字的來歷

和平區

很多人都很好奇和平區的命名,看似這個“和平”取的有點隨意啊!其實這個名字是很有寓意的名字。早在解放前,日本侵略者盤踞在如今的瀋陽和平區一代,那時候的和平還叫千代田區。後來解放後,千代田區才改名叫和平區,寓意著世界和平。原來在和平區,很多街路名都是日本名字,後來都統一改成了中國城市的名字,這其中就包括註明的太原街。

瀋陽五大區名字的來歷

皇姑區

皇姑區的名字來的就簡單粗暴了,直接以皇姑屯命名的。皇姑區公所設在皇姑區天山路二段站北街公所裡51號,下轄三關街、大寶街 、大成街、太平街、大元街、大享街,7個分公所佔地十 八平方公里。北陵區公所設在遼河街,下轄11個分所。

瀋陽五大區名字的來歷

鐵西區

鐵西區建制早在1938年初就有了,因為位於長大鐵路西側,所以叫鐵西區。“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侵略者盤踞在瀋陽,鐵路以西除附屬地外屬瀋陽縣。1932年11月瀋陽縣所轄東起南滿鐵路(現長大)、西到大則官屯(現衛工街),南至渾河、北到皇姑屯(現沈山鐵路)定為西工業區。

瀋陽五大區名字的來歷

渾南新區

這個很好理解,因為在渾河南邊,就叫渾南了。

瀋陽五大區名字的來歷

于洪區

這個主要是以區內的於洪屯而得名

瀋陽五大區名字的來歷

沈北新區

沈北新區取名很任性,因為在瀋陽北邊,所以就叫沈北了。

瀋陽五大區名字的來歷

蘇家屯區

早在1948年,瀋陽縣被撤銷,劃蘇家屯鎮及其周圍地區置蘇家屯區,以駐地得名

瀋陽五大區名字的來歷

新民市

新民市名字源於新民屯。過去曾經有大量災民從闖關來此墾荒,當時這些人被稱為“民人”。先來的“民人”居住地稱“民屯”,後來的故稱“新民屯”。

瀋陽五大區名字的來歷

遼中縣

遼中地處遼河中游,因此就叫遼中了。

瀋陽五大區名字的來歷

康平縣

早在光緒年間,康平設縣,駐地為康家屯。取首字“康”,寓意太平之意,故名康平。

瀋陽五大區名字的來歷

法庫縣

“法庫”一名亦稱“發庫”,是滿語音譯,意為“魚粱”,即捕魚的矮堰。法庫原稱“法庫門”,是清太宗(皇太極)時期盛京北境的邊口門。故址在今法庫鎮南七十五公里的“舊門”。“舊門”乃清室皇莊故地,瀕河產魚。“法庫”是以其地民族語言,因築有捕魚之梁而得名。

瀋陽五大區名字的來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