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父母親總是教育我們,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

-Travel-


在正確的時候,做正確的事情,呵呵。

什麼是正確的時候?

正確的時候,做什麼事情是正確的?

什麼是正確的事情?

正確的事情,什麼時候做最好?

這些問題,沒有人能回答。

所以,所謂“正確的時候,做正確的事情”是個很模糊的問題。

其實家長們所說的正確的時候,指的是學生時期,正確的事情就是學習。

他們想說的是:在學生時期,好好學習。

這話有道理嗎?太有道理了。

可是,怎麼才能好好學習?怎麼才能學好?他們也是隻知道點皮毛。

他們中的好多人,甚至自己當年學習都不好,吃了很多苦,經歷了很多困難,所以,心裡有種“當年我要好好學習怎麼會這樣”的過來人的後悔心態。

他們的話,很難引起這一代人的共鳴,這話,說一遍就可以了,說得多了,無益。

正確的事情……健康的身體、和諧快樂的家庭、以身作則的父母、良好的習慣、良好的溝通……點點滴滴,都是正確的事情。

說,不如做!


鋼筆刀


時間管理就是對時間進行合理安排,就好比學校裡上課一樣,什麼時間上什麼課,語文、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等等,每一節課都安排具體的時間段避免混亂,而且每一節課安排都是45分鐘。

這樣的時間安排是有道理的。因為孩子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只能是那麼幾十分鐘,時間過長就容易分散注意力,效率大大的降低。而且科目內容的交叉,可以讓大腦相應區域得到休息,有利於孩子們的成長。

為什麼有些父母會要求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去學習理解,灌輸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的觀念呢?先不說原因,我們可以來看看優秀的父母是怎麼做的?

他們會讓孩子自己試著做出自己的規劃,一年的規劃,你比如說今年都需要做些什麼事,一一列舉出來,這就是你的年目標。然後提前進行安排,把這些事情進行目標分解,分成一小段一小段的任務,這樣比較容易完成,就像玩遊戲一樣,一個任務一個任務的完成。讓孩子明白什麼事情是比較重要的事情,什麼事得馬上完成,什麼事兒可以慢慢的做。

經過這種長期的訓練,長大後,就知道重要的事情先做,對於事情的輕重緩急,掌控的就比較好了。

把一年的規劃,分解成月計劃,再把月計劃分解成周計劃,周計劃還可以細分成日計劃,也就是說每天你得做些什麼事,可以做到一清二楚。然後根據這些事情的輕重區分,重要的事情擺在前面做,這樣的話,即使有些事沒有安排過來,也可以達成不錯的效果。

按照時間的規劃,該做什麼事情,那個時間段你就做那件事,時間到了,就立刻做下一件事。這也是一種倒逼著自己把事情做好,把效率提升的最好方法。做事情不拖延,該做的事情,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養成了這種習慣,對將來長大了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上,都有著非常大的作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兒幫助孩子們養成非常好的習慣。

我們去觀察真正的學霸,他們學東西啊,也是有著自己的規律。你比如說學英語,他不會幾個小時都做這個,而是會選擇一小段時間集中精力學習,然後在下一個階段時間內,又做數學課的學習,因為每一門功課之間它是有區別的,有些是使用大腦的左半區,而有些是使用大腦的右半區功能的,這樣做的好處是反而可以讓大腦的某些區域得到休息轉換,這樣的學習效率高,而且也比較輕鬆。

而且你發現他們該玩的時候就玩啊,該學習的時候呢,絕不吝嗇,就把時間投入到學習當中。

會合理的安排時間,就是因為他們從小明白正確的時間做正確事的道理,也是父母提供給孩子的這種觀念,這種思維的最終體現。|

孩子未來進入社會想要獲得比較好的生活狀況,顯然你得多一些本領,多兩把刷子才行。

孩子一旦進入到大學階段,經過父母時間管理方面訓練的孩子,就能明白要做好規劃的重要性,在除了學習自己的專業之外,還會另外找一二個符合自己興致,天賦甚至是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專業進行有步驟的有規劃的學習。這一切都是依賴於從小父母要求養成的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帶來的好的效果。

其實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不要說小孩子,其實大人很多都做不到,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二八定律決定的,大部分的人是做不到的。顯然從小就訓練時間管理觀念,未嘗不是一件大力提倡了事情。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孩子將來在社會上出人頭地,這些都是父母們的願望,能不能夠實現跟父母自己的素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及管理時間的正確方式息息相關。

成為那一群20%,甚至是5%以內的精英,是那些優秀的父母對自己孩子們的要求,這也是父母親要求孩子,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的根本原因。


成竹一家


其實這就是效率。

不僅是在不同的時間,做不同的事情,

而且還要在不同的身份,做不同的事情。

這就好像,在不同的季節,種不同的種子。

在不同的季節,收穫不同的果實。

小的時候,就好好玩兒。

玩夠了,你才會覺得這個世界是美好的。

讀書的時候,就好好的讀,讀懂了,你發現這個世界好奇妙。

該吃的時候就吃,該睡的時候就睡。

錯過了,要補救起來,就會是雙倍和多倍的代價。

英文有一句話叫做:pay later, pay more。

意思是:現在不付的代價,以後要付更高的代價。

所以懂得這樣教育的父母,是有智慧呀。

以上意見,供你參考。


人的使用手冊


父母走過的路,踩過的雷,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經驗。

父母會用自己的親身感受,告訴我們,如何避免走一些彎路,從而是我們快速的成長。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