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中國人說英語被稱為“中國式英語”?

邏輯還原


百度百科給出的定義:中國式英語(chinglish)指帶有漢語詞彙、語法、表達習慣的英語,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語言。


作為中國人,從小在中文的語言和中國的文化氛圍下長大,有些東西是根深蒂固的。

就像中國各地的方言,不但語音語調各不相同,甚至語序也會不同。

比如說香港普通話說的有香港味道就會被稱之為港普,同樣還有廣普、川普……

有一次坐火車,小姨跟旁邊一位陌生大媽閒聊:“這火車到到鞍山停不停?”“我知不道啊!”她是用的尾音挑到最高的方式回答的。把小姨樂得上不來氣。沒聽過把“不知道”說成“知不道”的,還音調美得像民歌。

相同的文化下尚且有這麼多差異,更何況文化傳統背景完全不同的中英文之間了。


(1)思維方式和習慣。

英文對話中,不會問對方像工資、年齡、婚姻狀況等私事,表示禮貌。而中國人一般最先問的就是:多大啦?在哪工作?一個月能開多少錢?有對象沒?我給你介紹一個。這是一種關心和熱情。

英語環境中,當別人誇讚你,回答一般是謝謝。

--You did a great job today.你今天做得真棒。

--Thank you!謝謝

而中文語言環境中,我們要謙虛一下。互相恭維一番。

--你今天做得真棒。

--還不行,不行。沒你做得好。/還過得去。還得跟你多學習。

所以,有些思維方式可能不自覺的會帶到語言裡。

(2)語法。

中英文語法中的句子結構順序基本都是:主謂賓、主系表結構:

(定)主 [狀]謂+(定)賓。

看這個公式,定語一般都在名詞性或代詞性的主語或賓語前。但是英語的句子中有很多形容詞、介詞短語、非謂語動詞做後置定語的情況,也就是說定語在名詞性或代詞性短語之後。那翻譯成中文的時候就要把定語放在先行詞前翻譯,才和中文要表達的順序一致。

還有表示時間、地點或是一些介詞短語,英語中都是把主謂賓說完之後,加上介詞短語、地點、時間。而中文中,時間地點往往在句子開頭或句中就交代了。

說英文的時候就要注意這些差別,否則就變成中國式英語。有很多人,一開始都會有這個問題。甚至很長時間改不過來。

比如:

中文:這就是我想要的那本書。 定語前置

英語:This is the book that I wanted. 定語後置

(3)語音、語調和重讀、連讀、省讀和失爆(失去爆破音)

中文發音位置靠前,發音細。英文發音靠後,發音渾厚。

中文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就是小學學的一二三四聲調。而英文中沒有明確的劃分。但是有根據語氣的升降之分。

比如:收、熟、手、受,是四個音調找出的四個有不同意思的對應的字。而英文用一個單詞so表示的話,一聲可能在考慮,二聲可能有疑問,四聲可能表示贊同。但是不會因為聲調變化變成四個單詞。

重讀和連讀、省讀和失爆在英語中很普遍。

英語中實詞需要重讀,比如,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數詞、代詞等。而中文中,除了為了強調之外,每個字都應讀得清晰、自然。

連讀、省讀和失爆,尤其美式英語中,很多發音都沒有了。所以聽力很難。

比如th 都沒發音:

We need to shut the door and open the window.

這個句子劃線的字母可以失爆或省讀,加粗字母的可以連讀。

這些平時要多練習,才能聽得懂,說得準。否則開口就像學語的小孩子,有點硬,有口音,不地道。

(4)口頭語和俚語習慣。

中國有些口語老外也是不懂的。

比如,打醬油。

謂語加賓語。就會讓人不明白,醬油犯了什麼錯,要打它。

但其實,這裡的打是買的意思。在以前醬油都是零賣零買的,自己拿著瓶子到商店,你要多少,人家就給你稱多少,這就叫打醬油。

現在,這個詞又有了新的寓意。指的是對於一些事情不關注也不關心,或者指在某件事上存在感比較低。

比如:Wow,it begins to rain cats and dogs outside!(外面下起了傾盆大雨!)就不能翻譯成下貓下狗了。

它的來源據說是因為以前下水系統不好,下大雨會淹死很多流浪的貓狗。但是我更願意相信是因為下起了傾盆大雨,砸得來不及躲閃的貓狗貓叫狗嚎。

英文中有很多這樣的地道的說法,如果我們沒有廣泛閱讀和大量積累,用漢譯英的方式來表達,那可能就會有點中國味道。


互聯網和經濟發展讓世界越來越融通。我們在學習世界,世界也在學習我們。2018年3月,《中國話語海外認知度調研報告》列舉了海外認知度最高的100箇中國詞彙。榜單中,共有15個經濟科技類詞彙入選。其中,“元”“人民幣”躋身榜單前十位,且已被收錄進《牛津英語詞典》。


o眼裡小世界o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回答不當之處,請海涵。

國人從小經歷了英語基礎教育,學習的時間並不能算短,分數也相當重要,但大多數人說英語仍然有口音。這是為什麼呢?當我們學習一種新語言時,會受到母語發音的影響。而那些不標準的發音、語調和節奏多數和母語有關。那麼問題來了,漢語把英語怎麼著了,被稱為中國式英語?

一、語調。

我們知道,在漢語裡每個字都有自己的聲調,不同的聲調代表不同的意思。可是到了英語裡,語調根本不用來區分詞義,而是表達詞義以外的意思,比如一句OK就能讀出肯定和疑問兩個含義。再加上一句英文中每個單詞的聲調都比較隨意,給了習慣說話抑揚頓挫的中國人巨大的發揮空間。結果,只能是悲劇了。

二、節奏。

在節奏上,中英兩國語言不僅不同,還是語言節奏兩大類——音節計時節奏(syllable-timed rhythm)和重音計時節奏(stress-timed rhythm)的典型代表。英語要求每個重讀音節間的時間相等——無論兩個重讀單詞中間夾了幾個單詞。而中文大家都知道的,要求字正腔圓、吐字清楚,所以每個字(即每個音節)佔用同樣的時間。可以想見,多數中國人只能說出沒有起伏和節奏感的中國味英語了。

三、位置。

中國人是用舌前端發音,所以發音較細。而外國人說英語都用舌後根發音,所以發音較渾厚。所以音質上也會有所差異。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歡迎您的關注,謝謝。


園丁小妹


中式英語是指帶有漢語詞彙、語法、表達習慣的英語,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語言。

因為母語的慣性,我們在說英語時會習慣先想到中文,再翻譯成英語,這個過程中就很容易因為我們的語言習慣造成中式英語。比如把不用謝,說成Not thanks(其實這句話要表達的是禮貌地拒絕)正確的:It's nothing。

而在語法上,中文與英文的習慣也大不同,主謂賓的序位不一樣,當按照中文的習慣去翻譯成英語時,就成了所謂的中式英語。

因而現在很多英語學習很提倡用英譯英的方式學習新詞彙,建立英語思維,避免母語的干擾。

再者就是口音了,我們對音準的把握大多是在牙牙學語的幼年階段建立起來的,像類似/θ/ 、/ð/這樣的發音在我們的語言中是沒有的,後面的學習中我們就會用自己習慣的方式去發音,就造成了差異。

其實就跟我們的方言一樣,像有些地方h、f不分,前後鼻音不分的,在幼年接收語言的階段沒有得到音節的正確區分,就會造成方言普通話的存在。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那麼提倡幼兒階段就開始英語啟蒙的原因。

由於不同的母語習慣,每一個地方的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口音,這在學習英語這樣的“世界通用語”時尤其明顯——中國人說的英語因帶著一股漢語的味道,被人戲稱“中式英語”(Chinglish)。但同樣也會有印度英語、澳式英語、日式英語、美式英語等等,語言最重要的還是交流與表達,放寬心大膽說,甭管英氏、中式還是美式,能交流的才是好英語。


悅讀悅欣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中國人說英語被說成是中國式英語,其根本原因並不是常見大家所說的中國人學習英語的思維或方式不正確

很簡單的一個例子。如果一箇中國出生的孩子,剛出生就把他帶到美國。當他在美國長大。那麼他所說的英語還能被稱之為中國式英語嗎?

所以中國人說英語,一直無法與英語母語的人存在差距與差異。

根本原因,個人認為有兩點:

第一,缺乏語言學習與實際應用環境。因為身在中國,中西文化存在很大差異。中國人學英語,即使單詞背的再熟,語法學的再好。其本質還是以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翻譯成英語後的一種表達。

第二,中國教育導向與美國的教育導向存在偏差。目前中國的英語教育仍然屬於應試教育為主。更多的還是注重於書面,而非口語表達。所以形成了很多人。英語學的非常之好,但口語表達很弱的現象。因此被戲稱成中國式英語。

以上淺見,未必精準。大家可以共同探討學習。


暢語學堂跟大寶學英語


主要是語言思維方式(thinking pattern)與語音語調的原因吧。

思維方式: 比如咱們中國人想問對方會不會說中文,咱們大部分人會說Can you speak Chinese?因為按照中文習慣來說,我們想表達的是你會不會,那“會”就是can,很自然就這麼講了。但其實地道的說法是Do you speak Chinese?也就是你說不說中文?這體現了思維的差異。

再比如現在被收錄使用的long time no see

都是很典型的中文思維的句子。雖然現在我們成功倒推,打入對方內部😂

語音語調:中文陰陽上去,鏗鏘有力。但英文卻沒有這四種音調,更多的是起伏,如果說中文是鋸齒形vvvv的波紋的話,英文就是圓滑的波浪線〰️。所以,很多人說話會把單詞咬得很瓷實,就顯得口音很明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