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0 魅力臥牛山,巢湖文化之山

臥牛山

胡仙槎

長河千里繞重關,水接平湖去不還。

欲識故園何處是,白雲堆裡認牛山。

臥牛山,位於巢湖市區,海拔48.2米,面積0.7平方公里。它巍然屹立於市區中心地帶,是巢湖的標識、巢湖地域文化的品牌!

——題記 2007-01-17

走過很多地方,發現許多城市的魅力所在,往往是一座山。這些不存在大小的小山丘,但凡在市區,它就能逐漸的成為該市的形象代表。譬如蘇州虎丘、崑山的玉山、無錫的錫惠、鎮江的三山、蕪湖的赭山、濟南的千佛山、武漢的龜蛇、長沙的嶽麓以及廣州的白雲等等,數不盡數。

魅力臥牛山,巢湖文化之山

我們巢湖雖然是一座小城市,也有一座山!儘管海拔只有48.2米,面積也只有0.7平方公里。但是它巍然屹立於市區中心地帶,它就是臥牛山。這座山曾經輝煌過許多年,遺憾抗日戰爭期間遭受日寇的巨大破壞。解放後,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髮展,又有不少改變。逐漸地,臥牛山遠離了原來的面貌。這麼一座山,本應該能成為巢湖的標識,本應該能成為巢湖地域文化的品牌!可惜失去的太多太多。

涉及臥牛山的最早傳說,當數許由避讓天下的故事了。據《巢縣誌》記載:臥牛山是巢父、許由隱居之地,因此巢城有洗耳池、牽牛巷的古蹟。洗耳池的故事由來已久,說隱居箕山的許由,聽聞堯的詔令後,在臥牛山下的水池洗耳朵,以表高潔。恰逢巢父來到池邊,表示此水亦不可飲牛,遂牽牛而去。巢湖至今流傳“一塔撐天系臥牛,晚萃亭裡話許由……”的歌謠。

魅力臥牛山,巢湖文化之山

又《志》雲:“今縣治後有臥牛山,山之北有桀王城,城之故址,今為紫微觀。又有亞父山,在縣東北二十里,以范增居此而名。縣為古居巢無疑矣。”這既駁斥了古居巢在安慶桐城的誤斷,也告訴我們桀王城的正確位置,即臥牛山之北。據傳,當年商湯放桀之處就是臥牛山,烈士墓一帶可能是夏桀死後埋葬的地方。市區東邊的放王崗,應是年代久遠流傳失誤,至於放王崗上的桀王墓,也應不實。我們現在知道,放王崗的幾座土墩子基本上是一個漢墓群,為西漢貴族的王家墓地。

臥牛山上有一座定林寺,寺前有塔(1954年拆除),俗稱“大寺錐子”,山下洗耳池水畔的塔影庵由此得名;巢縣老城牆也繞臥牛山而過(於1958“大躍進”時全部拆毀),現仍殘存兩段城牆根。

魅力臥牛山,巢湖文化之山

臥牛山的地理位置獨特,站在山上,巢城的山水亭臺、城門橋觀盡收眼底,風景宜人。牛山晚眺,即是巢湖的經典名勝之一,歷來為人所重。1937年,馮玉祥將軍迴歸鄉里探親,倡議建設臥牛山公園,創建工作開始不久,日軍侵佔巢城,一切化為烏有。寫到這裡,不免提一句:莫忘國恥!

古老的臥牛山,是一座宗教的山。天下名山僧佔多,臥牛山也不例外,山上原本有許多宗教場所,如紫微觀、西隱寺、定林寺、靜樂庵、以及西班牙籍法國教士林福恆建設的天主堂等等。

魅力臥牛山,巢湖文化之山

古老的臥牛山,也是一座文化的山。原府衙、儒學、巢湖書院、教會學校皖光中學、教會醫院等,均集中在臥牛山麓。1919年,“五四”運動在北京爆發,柘皋人翟宗文等從外地回鄉,召集各界人士在儒學廣場舉行集會,聲援北京學生運動,反響強烈,為臥牛山的歷史重重的寫上了一筆。

巢湖書院,由巢縣知縣朱湛始建,知縣華湘改修。嘉慶進士柘皋人楊欲仁曾任該院山長,他為院門題聯二副:“憑山脊以為堂,士品宜從高處立;藉湖光而作鑑,文風須向上遊爭”、“是謂不朽有三,遺烈永當留聖水;所以行之者一,返躬深愧仰高山。”

魅力臥牛山,巢湖文化之山

巢湖書院後來改建成為巢縣一中,老同志胡繩為巢縣一中題寫了校名,現在這裡改成了巢湖二中。紫微觀、西隱寺、靜樂庵以及晚萃亭,都被日本侵略者燒燬,只剩下天主堂(做了一中的工廠)。城隍廟原址改建為第二中學,即現在的東風路小學,東風路小學原來在臥牛山南面、護城河邊,已有100多年曆史。

與臥牛山的文化內涵相比,它又可稱為英雄之山,解放前,那裡有過許多愛國活動。如1936年初,中共皖西北特委機關,從壽縣遷到巢縣臥牛山東北麓,至今遺址猶存。

魅力臥牛山,巢湖文化之山

解放後,臥牛山更名英雄山,建造了人民英雄紀念碑,成為市民瞻仰先烈的聖地。1980年代,紀念碑遷往望城崗,臥牛山被建設成綜合性公園,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城市園林。著名書法家張凱帆聞訊,欣然為公園題名;方克逸先生亦為公園題聯:“伏櫪猶閒思遠志,舔蹄欲試展雄風。”

臥牛山上有蘇式建築風格的臨湖賓館,各級領導來巢湖視察,基本上都停留於此。1962年4月,顧鴻視察巢縣;1962年6月,張黃麓回鄉;均下榻臨湖賓館。1963年,劉帥蒞臨臥牛山,親筆題寫了“望湖亭”三個大字,還為新建的巢湖閘題名。

魅力臥牛山,巢湖文化之山

1964年,郭先生途徑巢縣,登臥牛山遠眺,述古論今,寫下了《詠巢湖》絕句四首,這幾首是雖然未必上乘,內容卻對論證范增故里有所幫助:

其一:當年亞父出居巢,七十老翁氣未消。對友只能圖暗殺,看來奇計未為高。

其二:暗殺陰謀未遂圖,居然一怒返巢湖。未到彭城疽發背,空餘孤冢在湖濡。

其三:馬上何能治天下,項羽根本不讀書。咸陽一柱火燒盡,秦政焚坑未此愚。

其四:今日楚歌聲未休,鼓舞人民戰地球。遙看巢湖金浪裡,愛她姑姥發如油。

1982年,胡先生率喬先生、李先生等來到巢湖地區,胡先生在臥牛山指示:要建設好昭關和霸王祠。含山昭關與和縣霸王祠隨即起死回生,逐漸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景點。

魅力臥牛山,巢湖文化之山

輝煌儘管如斯,臥牛山還是衰落了。它什麼時候才能再次展露風采?清代孫枝芳的《登臥牛山》詩云:“天與人間作畫圖, 南譙曾說小姑蘇,登高四望皆奇絕, 三面青山一面湖。”讓我們以這首詩為願景,共同關注、一齊努力,把小姑蘇建設成為名副其實的文化之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