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70秒|濟南仲宮鎮垃圾分類初見成效 生活垃圾轉化為有機肥

齊魯網濟南6月21日訊2018年年初開始,濟南市仲宮鎮高而辦事處花坦村的垃圾分類工作風風火火地開展起來。幾個月的時間過去,效果已經初步顯現,村民們把日常的生活垃圾,轉化成了1500斤有機肥料。

70秒|济南仲宫镇垃圾分类初见成效 生活垃圾转化为有机肥

記者來到花坦村時,正趕上一部分村民在太陽能堆肥房門前排隊。大夥介紹,村裡用分類垃圾轉化而成的第一批有機肥在五月底出爐,眼下他們正在分批次免費領取。這些肥料被分裝成一公斤左右一袋,有的村民可以一次性領到10袋。大家打算領到以後直接施到果樹上,既無汙染又能產生綠色果品。

70秒|济南仲宫镇垃圾分类初见成效 生活垃圾转化为有机肥

垃圾有機肥的產生得益於花坦村別出心裁的垃圾分類方法,從2018年2月份,村裡家家戶戶門前都放上一個雙色分格的垃圾桶,綠色和灰色的兩格分別標記“可腐爛”和“不可腐爛”的字樣。

70秒|济南仲宫镇垃圾分类初见成效 生活垃圾转化为有机肥

張祥軍既是花坦村的書記,也是垃圾的收集員。他的工作就是負責每天收集村裡的可腐爛垃圾,裝車後運往村頭的太陽能堆肥房中。張祥軍說:“每天大約能收120斤左右可腐爛垃圾,收集完了送到陽光堆肥房中,經過高溫吸收分解,約3個月左右就能出有機肥了。”

70秒|济南仲宫镇垃圾分类初见成效 生活垃圾转化为有机肥

村委會按照每戶垃圾分類的情況進行評估,並建立檔案,分類越好的家庭,免費得到的有機肥料也就越多。

70秒|济南仲宫镇垃圾分类初见成效 生活垃圾转化为有机肥

垃圾分類如今初現效果,村民們也都得到了實惠,進而對這件事的認可度不斷提高。但在垃圾分類之初,因為覺得麻煩,村民們參與的積極性並不高,為此村裡也想了很多辦法,其中最有效的便是通過給大家打分來激勵更多的村民參與進來。“就按照一個季度一次或者半年一次,分兩個檔,然後給他們發一點小小的獎勵,比如說毛巾、洗衣粉、肥皂等,以此鼓勵。讓他們更好地把垃圾分好。”張祥軍介紹說。

垃圾分類不僅僅給村民帶來了經濟上的實惠,村裡的環境也得到了極大改善。村民們表示從前的村子總是充斥著牛羊糞的味道,天氣熱的時候蚊蠅也特別多,現在整個村子乾淨整潔,連空氣都是甜的。據瞭解,高而辦事處6月底還將建設14處太陽能堆肥房,計劃10月份在垃圾轉運站建設一個高標準、日處理1000公斤易腐爛垃圾的處理機,24小時產出有機肥。

可能很多人對於垃圾分類還不是太理解,覺得口號大於行動,實際意義不大,但是從濟南這個小山村裡的變化,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垃圾分類不僅能得經濟上的實惠,更重要的是讓生活的環境得以改善,也希望更多的村莊像花坦村一樣,加入到垃圾分類的隊伍中來,讓美麗鄉村更加美麗,環境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