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當病魔襲來時,這位蘭陵老師教會學生如何做個大寫的人

蘭陵好人系列:當病魔襲來時,這位蘭陵老師教會學生如何做個大寫的人

當病魔襲來時,這位蘭陵老師教會學生如何做個大寫的人

當病魔襲來時,這位蘭陵老師教會學生如何做個大寫的人在蘭陵縣礦坑鎮薛南小學有這樣一位老師,他的頭抬不起來,正常站立眼睛看不到黑板,胳膊抬不起來,無法在黑板上寫字,只有站到板凳上才能板書,他就是被師生們親切地稱為“羅鍋老師”的劉玉軍——他身體佝僂,腰彎背駝,走路蹣跚,脖子僵直,頭抬不起來,轉不動,像個木偶人。他1985年參加工作,33年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活著就要有意義,就要體現自己的價值。作為老師既要學會教書,更要學會育人。一個正常人很難想象木偶一樣的“羅鍋教師”是如何教學的,然而身患重病的他不僅勇敢地和命運抗爭,還始終堅守著三尺講臺,成就了一番事業。

當病魔襲來時,這位蘭陵老師教會學生如何做個大寫的人當病魔襲來時,這位蘭陵老師教會學生如何做個大寫的人立身教育事業 33年默默耕耘無私奉獻

1985年高中畢業後,鎮裡招收民辦教師,村支書動員他參軍,父母也希望他能到部隊去鍛鍊鍛鍊。劉玉軍毅然選擇了在當時被稱為“家有半碗糧,不當孩子王”的教師這個職業,踏上了三尺講臺,成了一名清貧的人民教師。從那天起,他就把人生的座標定位於教育事業。他熱愛教師這份職業,更熱愛每個學生,把自己的事業看得神聖無比。備課、上課、改作業成了他的生活三部曲。他深知沒有一桶水,就難以給學生一瓢水,更無法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他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如飢似渴地學習文化知識,先後補修了《教育學》、《心理學》、《小學教材教法》等專業課程,並自費訂閱了教學雜誌,虛心向其他老師學習教學經驗,一門心思想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1988年8月,他考取了臨沂教育學院大專函授班,1995年9月,他又考取了郯城師範,1997年7月畢業後由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被分配到本村的薛南小學任教。他堅持“愛”字當頭,推行愛的教育,因人而教,因材施教,沒有一個學生對他產生距離感,他和孩子們成了平起平坐的知心朋友。每天放學後,總有幾個學生圍繞在他的身旁,問這問那。課餘、飯後,家裡的桌子上、磨臺四周,全圍滿了合作學習的學生。許多家長真誠地說:“你可真成了‘孩子王’了”。看到自己的孩子迷上了學習,家長們的臉上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校園成了孩子們的樂土,他的家也成了孩子們的第二課堂。知識像甘泉,汩汩流進了孩子們的心田,像雨露,哺育著孩子們成長。辛勤的耕耘,結出了累累碩果,他所任教班級的教學成績連年在全縣位居前茅,得到了學校領導、老師和社會的認可,並多次獲得鎮級優秀教師稱號,2003年、2004年分別獲得市、縣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014年被評為蘭陵縣“最美鄉村教師”,2015年3月榮登省委宣傳部舉辦的第三十六期“山東好人榜”名單,並榮獲“敬業奉獻”好人稱號。


當病魔襲來時,這位蘭陵老師教會學生如何做個大寫的人當病魔襲來時,這位蘭陵老師教會學生如何做個大寫的人
當病魔襲來時,這位蘭陵老師教會學生如何做個大寫的人不向病魔屈服 患病28年堅守三尺講臺

1990年冬,正在上課的劉玉軍突然感到脖子僵直、腰背疼痛難忍,於是就請假到醫院檢查,被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他從資料上了解到,這種病又叫“不死的癌症”,除不了根,患此病的人被稱為“活著的殭屍”。當時猶如晴天霹靂,劉玉軍接受不了這個現實。在家人的安慰、同事的關心下,他的心情才慢慢趨於平靜。劉玉軍回憶當時的心情時說:“當時真想一死了之,輾轉反側,苦思數日,想到上有老下有小,還有30多個渴求知識的孩子時,自己決定要堅強的活下去”。醫生建議他休息,校長給他請好了假,囑咐其待病好後再工作,鎮裡的分管領導和好心的同事也勸他別上班了,好好靜養,可他心裡放不下學生們,更不忍心放棄他所追求的事業啊!“不行!一定要堅強”。他想到了邊吃藥邊上課的辦法,他每天堅持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疼的厲害了就吃些止疼藥。最後實在堅持不下去了,連走路都很困難,他不得不住院治療。在醫生的精心呵護下,他的病情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轉,終於能夠下地行走,但是仍留下了後遺症,從脊椎到頸椎成為一體,抬不起頭,也直不起腰,導致身體佝僂,腰彎背駝,像個木偶人,至此,人送外號“羅鍋老師”。


當病魔襲來時,這位蘭陵老師教會學生如何做個大寫的人出院後,他不聽親人、同事的勸阻,迫不急待地踏上了講臺,想盡快補上孩子們落下的課程,不能因為自己生病而耽誤學生的學習。上課的時候,他夠不到黑板,就踩著凳子板書;需要轉頭時他不得不轉動整個身子,累了就扶著黑板、講桌,站在那兒休息一會。有時儘管天氣不熱,但他的汗水卻不停地流著,學生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就默默地在講臺上放了一個凳子。劉老師坐在上面,心裡暖暖的,心想再苦再累再疼也值……。他的課,不用老師提醒,每個孩子都聽得很認真。學生們說:“只有加倍的努力學習,才能對得住老師對我們的愛和付出”。家長們對他的教學效果給予了好評,紛紛誇讚他帶課期間孩子們進步很快。

當病魔襲來時,這位蘭陵老師教會學生如何做個大寫的人天有不測風雲,2007年6月,劉玉軍又被查出雙側股骨頭壞死,因為長期看病吃藥,家裡一貧如洗,實在沒錢進行股骨頭置換,他只好選擇保守治療。2013年3月,在各級領導、同事和親朋好友的大力資助下,劉老師在臨沂市人民醫院成功的進行了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術後,他拉著到病房來看望他的學生感動地說:“看到你們的一片真誠,不論能活多久,這輩子幹老師真的是值了……”
當病魔襲來時,這位蘭陵老師教會學生如何做個大寫的人愛學生痴心不改 做學生的第二任父母

因為身處農村小學,很多家長外出打工,留守兒童是一大問題。由於陪伴留守兒童的往往是年邁的爺爺、奶奶,孩子的日常生活,也成了劉老師牽腸掛肚的事。他經常對孩子噓寒問暖,給他們拿吃的,買喝的,給需要的孩子添置學習用品……劉老師班裡有個孩子叫王泉江,他家庭困難,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平時跟年邁的奶奶生活,孩子的家離學校有四里多路,平常都是徒步上學。有一次,孩子在校突然發高燒,劉老師不顧自己的身體不便,用電動車帶著孩子到醫院救治,看到孩子病情好轉,劉老師才感到身體發顫,頭冒冷汗,才想起自己是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即使這樣,劉老師還是等孩子打完針,又堅持把他送回家中。回到自己的家,他再也撐不住了,一下癱倒在地上。

儘管他自己的家庭困難,既要養家餬口,又要打針吃藥,但每當看到有困難的學生時,他還是從自己微薄的工資裡拿出一部分錢來資助這些失學的孩子。班裡有個叫王強的男孩學習成績很好,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跟隨爺爺生活,家庭十分困難。這個孩子數次因為家庭貧困想要輟學,劉老師把他留下了,他每學期從工資中拿出500元錢作為王強的生活費。王強也沒有辜負老師和同學們對他的期望,每次考試都居班級前三名。看到王強能在教室裡安然的學習,他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這樣的事情好多好多,究竟有多少孩子得到了救助,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基本縣迎驗工作中,他負責學校的實驗室器材管理,在他的管理下,實驗室的器材、檔案擺放得井然有序,相當完備;他主管的圖書室每天都是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圖書擺放得整整齊齊,借閱記錄詳細;更為可敬的是他在完成所負責工作的同時,還經常協助其他老師完成其他工作。

“我對學校和學生有著深厚的感情,我不願離開學校和學生,能夠儘自己的一點力,為學生和學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感到非常快樂。”劉玉軍老師充滿深情地說。

劉玉軍面對疾病沒有退縮,始終堅守在教學一線,他用生命演繹了人生的奇蹟。他是領導同事眼中的好同志,是街坊眼中的好鄰居,是學生眼中的好老師,他的身體雖然站不直,但是他的形象在學校師生眼裡卻一直很高大。這樣一位身殘志堅的老師,在鄉村教育的三尺講臺上默默耕耘了33個春秋,他不僅傳播了知識,也在魯南大地上傳承著自強不息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