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危機來臨前兆?亞洲市場遭遇2008年以來最嚴重資金逃亡

隨著資金集體驚慌逃離新興市場,擁有著穩固經濟前景和債務融資狀況的亞洲經濟體也難逃一劫。彭博提供的數據顯示,海外資金正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快速度撤離亞洲六大新興經濟體的股市。今年迄今,從印度、印尼、韓國等流出的資金總額高達190億美元。這一規模實屬罕見。

今年第一季度,在美聯儲加息預期的打壓下,新興市場依舊錶現堅挺,無視來自美國的壓力。然而在過去兩個月裡,這種局面已經完全被打破。隨著美國貨幣市場收益率觸及2%水平,美聯儲也暗示加息次數或超出預期,投資高風險資產的門檻已有所提高。此外,全球貿易戰爆發傷及亞洲出口,不少曾經迷戀這些市場的投資者開啟了大逃亡模式。

摩根大通股票研究負責人 James Sullivan接受採訪時指出,市場消化的加息幅度只有預期的三分之二,美聯儲變得更加鷹派,市場卻完全跟不上節奏。目前新興市場整體處於很糟糕的環境當中。

危機來臨前兆?亞洲市場遭遇2008年以來最嚴重資金逃亡

早前,很多新興市場投資者和分析師都認為亞洲經濟基本足夠強勁,而且政治局勢相對穩定,但隨著歐美央行開始抽走越來越多的流動性,投資者不得不警惕起來。在歐美央行開啟或暗示開啟貨幣政策正常化道路之後,彭博摩根大通亞洲美元指數一度跌至年內低點,連續兩週下行。有分析師擔憂,這伴隨而來的可能是潛在的經濟衰退危機。

不過有些投資者依然比較樂觀。美銀美林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預計,今年年底部分新興市場貨幣有望小幅升值(比如泰銖和菲律賓比索)。今年迄今表現最佳的10只新興貨幣有6只在亞洲,其中馬來西亞林吉特和人民幣分別以1.2%和1.1%的漲幅領先。

而且,目前土耳其、印尼、印度和阿根廷等發展中國家都採取加息行動挽救市場,巴西央行也增加外匯掉期合約出售數量,以此穩定市場。彭博調查顯示,在5月份已進行2014年以來首次加息的菲律賓央行預計再加息25個基點至3.5%。另一項彭博調查則預計泰國央行將按兵不動,但摩根大通預計其未來一個季度將會加息。

一些發展中國家也表態稱對資本外流並不擔憂。週六國際金融協會副總監阿米爾·特菲提克指出,新興市場跨境資金並非單向外流。造成資金流出的原因很多,除了美債收益率上漲和美元走強之外,部分國家的內部特殊原因也不容忽視,比如阿根廷和土耳其境內的融資壓力、巴西國內的罷工事件等。目前國際金融協會對包括亞洲在內的新興市場仍持有樂觀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