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正兒八經告訴你!“窗含西嶺千秋雪”竟是個“美麗的誤會”

正兒八經告訴你!“窗含西嶺千秋雪”竟是個“美麗的誤會”

正兒八經告訴你!“窗含西嶺千秋雪”竟是個“美麗的誤會”

高曉松曾在《高曉松184天監獄生活實錄:人生還有詩和遠方》中說:“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這句話成為了經典名句,在網絡時代廣為流傳。

正儿八经告诉你!“窗含西岭千秋雪”竟是个“美丽的误会”正儿八经告诉你!“窗含西岭千秋雪”竟是个“美丽的误会”

唐朝詩人杜甫

是“踐行”這句話的傑出代表

正儿八经告诉你!“窗含西岭千秋雪”竟是个“美丽的误会”

西嶺雪山上的杜甫亭

杜甫在成都流寓期間,不僅修建草堂、遊覽名勝、作詩,也會抬起頭來眺望遠方,真正做到了“詩和遠方”的完美統一

杜甫去武侯祠耍一圈後

1

在《古柏行》中寫到了雪山

杜甫在遊覽武侯祠看到著名的老柏樹後,寫了一首長詩《古柏行》。其中寫道:“雲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

“月出寒通雪山白”的意思是說,月亮出來了,照在古柏上,古柏透出的寒氣,就像遠方白茫茫的雪山一樣。

這表明,杜甫在成都的時候,的確是看到了西邊遠處的雪山,並用詩句表達了出來。

正儿八经告诉你!“窗含西岭千秋雪”竟是个“美丽的误会”

但有人可能會反駁,杜甫一輩子看到的雪山多了去了,怎麼就斷定他這句詩裡的雪山就是成都西邊的雪山呢?

好吧,如果說用這句詩來證明杜甫看到成都西邊的雪山還顯得有點勉強、證據不足的話,我們可以從他另外的詩句來尋找證據。

杜甫寫“西嶺千秋雪”

2

“西嶺”是指現在的西嶺雪山嗎?

在《絕句》中,杜甫有“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千古名句。

不過,這裡要特別指出的是,“西嶺”並非是指現在的西嶺雪山,而是西邊的山,即岷山。

正儿八经告诉你!“窗含西岭千秋雪”竟是个“美丽的误会”

現在的西嶺雪山,在清朝光緒版的《大邑縣誌》中,記載的名字是大雪塘:“在縣境西北中山後,冬季積雪如銀,周圍可數百里,三面皆壁立千仞,唯一面鳥道可蜿蜒登絕頂。中有清水一池(九龍池),四時不溢不涸,登上若大聲呼叫,冰雹立至。其附面斯山,留有銅礦山,小西天,大仙峰,二仙峰,南天門,城門洞,鴛鴦池、紅蛛池等諸名勝。”

後來,因為發展旅遊業需要,就從杜甫“窗含西嶺千秋雪”詩句而改名為西嶺雪山。

湊巧的是,岷山山脈有數座終年積雪的雪山,而西嶺雪山也有終年積雪的大雪塘,海拔5364米,為成都第一峰,至今還沒有人爬上去過,比登珠峰感覺還難。

正儿八经告诉你!“窗含西岭千秋雪”竟是个“美丽的误会”

杜甫寫“西嶺千秋雪”,究竟他看到的是這座大雪塘還是岷山山脈中別的雪山,咱們就不知道了,只有他老先生清楚。

西嶺雪山上有一座杜甫亭,亭中有一棵被雷電劈削的古樹,其側面像極了杜甫的形象,有人就說這是杜甫魂歸雪山。

其實,杜甫根本沒去過現在的西嶺雪山,但杜甫亭的修建,顯示了西嶺雪山對人文歷史的景仰之情,無可厚非。

杜甫在浣花溪、城外、郊外等地

3

都能看到成都城西邊的雪山

杜甫也曾在秋天泛舟浣花溪,他在《泛溪》中寫道:“練練峰上雪,纖纖雲表霓。”在浣花溪上看遠方雪山的雪,就像白絹一樣。

《出郭》中,杜甫又寫道:“霜露晚悽悽,高天逐望低。遠煙鹽井上,斜景雪峰西。”

“郭”是指城牆,出郭的意思是出城。

杜甫這首詩是說冬天傍晚時分的看到景緻:霜露開始出現了,晴朗的天空逐漸低落下來,遠處的鹽井井架煙霧繚繞,斜陽西照在雪峰上,真的是漂亮極啦!

這表明,杜甫所在的時代,天氣非常好,能輕易地看到遠處的鹽井井架和更遠的雪峰。

正儿八经告诉你!“窗含西岭千秋雪”竟是个“美丽的误会”

上元2年(761年)的一天,杜甫騎馬來到成都城郊外,眼前的一切,讓他寫了《野望》

一詩,其中寫道:“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西山”,就是他在《絕句》中說的“西嶺”,也就是岷山。

“三城戍”,是說當時的松州、維州、保州三州(即今四川松潘、理縣一帶),是蜀地要鎮,駐軍嚴防吐蕃入侵,兵戎一觸即發,處於高度戒備狀態。

“南浦”,是指成都城南郊外的水濱;“清江”,即錦江;“萬里橋”,就是大家熟悉的在杜甫詩句中多次出現的那座橋。

正儿八经告诉你!“窗含西岭千秋雪”竟是个“美丽的误会”

杜甫雖然憂國憂民,但有時也不失個人雅緻,比如去看看夕陽。

他在《暮登四安寺鐘樓寄裴十(迪)》中寫道:“暮倚高樓對雪峰,僧來不語自鳴鐘。”

傍晚時分,杜甫登上四安寺的鐘樓,倚靠在樓閣上,面對遠方的雪峰……接下來的情景就請大家自行腦補了。

正儿八经告诉你!“窗含西岭千秋雪”竟是个“美丽的误会”

由上可見,杜甫在浣花溪、城外、郊外等地,都能看到成都城西邊的雪山。

永泰元年(765)五月,杜甫全家離開成都。九月,到達雲安(今重慶雲陽縣),並在這裡養病。杜甫懷念成都的一切,寫了《懷錦水居止二首》。

杜甫懷念的實在太多了,在短短兩首詩中,他懷念了多次看到的雪山:“雪嶺界天白。”這說明,成都城西邊岷山山脈的雪山,給杜甫留下了深刻的、難以磨滅的印象。

正儿八经告诉你!“窗含西岭千秋雪”竟是个“美丽的误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