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營鼎在線」雲南風情之瑤族篇

瑤族,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語言分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瑤語支、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瑤族是古代東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國華南地區分佈最廣的少數民族,是中國最長壽的民族之一,傳說瑤族為盤瓠和帝嚳之女三公主的後裔。瑤族廣泛分佈在亞、歐、美、澳等各大洲,民族主體在中國,分佈在廣西、湖南、廣東、雲南、貴州和江西五省(區)的130多個縣裡,其中以廣西為最多

「營鼎在線」雲南風情之瑤族篇

民族篇

雲南瑤族主要分佈於富寧、金平、河口、麻栗坡、廣南、勐臘、元陽、綠春等縣。此外,師宗、丘北、硯山、西疇、馬關、屏邊、紅河、墨江、江城、景東等縣也有瑤族分佈。雲南瑤族是一個不斷遷徙,從遊耕到定居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由於定居分散,雖然形成語言差異大,風俗習慣不同,有不同的自稱和他稱的特點,但他們始終都認為自己是瑤族。

「營鼎在線」雲南風情之瑤族篇

民族篇

根據雲南瑤族操不同的語言可把它們分為四個支系。

一、門瑤支系:藍靛瑤是他稱,自稱“門”或“金門”,使用苗瑤語族瑤語支瑤語門話(門話或稱瑤語金門 方言、金門土語、門方言),有“藍靛瑤”(或“靛瑤”)、“沙瑤”、“平頭瑤”、“白線瑤”等他稱。

二、勉瑤支系:自你為“勉”或“尤勉”,他們在廣西、廣東、湖南等省被他稱為“盤瑤”或“過山瑤”。在雲南省文山州富寧、廣南稱作“大板瑤”或“板瑤”,在麻栗坡縣則稱作“角瑤”;在紅河州的河口、金平縣一帶稱作“紅頭瑤”,金平縣還有“廣東瑤”、“廣西瑤”、“貴州瑤”、“開化瑤”的稱呼,生活在元陽縣的則稱作“花瑤”;西雙版納州的勉瑤被稱作“頂板瑤”,勉瑤使用苗瑤語族瑤語支瑤語勉話(勉話或稱勉方言、優勉方言、優勉土語),各地的語言差異很小。在雲南,勉話僅通行於金平、河口、元陽、勐臘、富寧、廣南、麻栗坡7個縣。

三、布咋支系:山瑤是他稱。“山瑤”自稱為為“亞”或 “布亞”,使用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的布努語布咋方言。在雲南省的使用人口有8429多人,主要通行於富寧縣的歸朝、洞坡、那能、者桑、花甲、新華等鄉鎮。

四、景東瑤支系:由於他們的語言已經失傳,沒有自己的語言和服飾,全部已改操漢語,但他們始終認為自己是瑤族。過去曾有人稱他們為“樂舞”,但學者調查後發現,他們並不認同這一叫法,因此,只能以他們居住地域稱為“景東瑤”。

「營鼎在線」雲南風情之瑤族篇

民族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