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英國情報專家分析,伊朗軍方正在密謀發動政變推翻魯哈尼,你怎麼看?

琅琊利劍


伊朗軍方正在密謀發動政變推翻魯哈尼,這並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2020年1月3號美國刺殺伊朗聖城旅前司令蘇萊曼尼之後,伊朗軍方與政府之間的關係,確實出現了很多不和諧的聲音。

比如在1月5號接替蘇萊曼尼,擔任聖城旅司令的伊斯梅爾·卡尼,在就職儀式上發出的“要讓美國人屍體遍佈整個中東地區”宣言時,伊朗政府似乎並沒有做出任何響應動作,來應和伊朗軍方的表態。

如果這可以看做是政府與軍隊互不干涉的話,那麼在1月8號伊朗發動導彈襲擊之後,伊朗政府方面發表聲明,表示這只是伊朗軍方發動的報復行動,就讓人感到更加的費解了。

因為不管伊朗政府和軍方再如何職權分明,但是在這種事關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決策問題上,伊朗總統魯哈尼如果說自己不知道,或者說自己不想做這件事情,這是說不過去的,這麼做是一個極為錯誤的政治決定。

事實上,伊朗政府與軍方之間的分歧絕不止與此,在1月8號發生的烏克蘭客機被擊落事件,似乎也顯現了伊朗政府與軍方之間的矛盾,要知道此次被擊落的飛機,是一架處於正常使用狀態的民用客機。

從後來伊朗軍方發表的聲明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伊朗軍方擊落這架客機的主要原因,是將這架客機誤判為入侵的外國軍機,才動手將其擊落。這表明伊朗軍方擊落這架客機時,並沒有知會政府方面,否則軍方就能從伊朗民航部門瞭解到該飛機的詳細情況,並最終停止發射導彈。

由此可見,伊朗軍方與政府之間的聯繫,並沒有人們想象地那麼緊密,因為軍方很明顯是伊朗國內的鷹派勢力,而魯哈尼則一直都是以溫和派著稱,也許正是由於這種立場上的不同,才使得雙方在對外政策上最終漸行漸遠。

此外,由於伊朗政權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哈梅內伊不是國家元首,但卻是伊朗最高權力的所有者,而現任總統魯哈尼,雖然是法律意義上的國家元首職務,但是卻無法實際掌握伊朗軍隊的管理權。

也許正是這種分散的權力結構模式,才使得伊朗國內的政治鬥爭,在最高領袖身體狀況堪憂的時候,變得愈發的激烈,而美國恐怕正是看到了這個機會,才發動了一系列刺殺伊朗高級軍官的行動,伊朗政府與軍隊相互拆臺,也很可能與此有關。

對於這種局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很可能也有所預料,而這個消息為什麼要由英國人首先曝光,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美國人在最近兩年名聲不佳,即使放出這個消息,其他國家也不太願意認可情報的真實性,因為他們害怕美國會藉機要求他們一起對伊朗開戰,如果讓英國去發佈,就能降低類似的風險。

二是這個消息只能算是推測,在伊朗沒有真的發生軍事政變之前,誰也不能保證這個消息的可靠,讓英國人發佈,即使最後被證明是個假消息,也更美國人無關。

三是美國放出這個消息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瓦解伊朗政府與軍隊之間的關係,至於這個消息究竟是造謠還是確有其事,美國人不會去關心,那麼究竟由美國人發佈還是英國人發佈,就不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了。

因此,對於這種分析起來比較準確,但是看上去又極不靠譜的消息,美國人很顯然是不會輕易發佈的,因為這種消息說不準的話,會丟了本國的臉面,而說準了,又有可能會引發其他國家對美國的忌憚,既然如此,那就讓自己的小弟----英國去折騰吧。


落下m


英國情報專家分析,伊朗軍方正在密謀推翻魯哈尼政府,對於這種說法要一分為二來看。

一.在以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為首教士集團統治的前提下,伊朗軍方沒有意願推翻魯哈尼政府。



伊朗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是伊朗什葉派的精神領袖,他所領導的教士集團管理著這個國家8000多萬個教徒,伊朗這個國家的權利集中在教士集團手中。

伊朗總統的人選、革命衛隊的高管、各大行政區域以及主要權利部門的官員,都是經過教士集團的認可才能當選的。比如前總統內賈德,就是在哈梅內伊的支持下上臺的,內賈德的強硬政策初期受到了教士集團的認可,但在內賈德執政後期,其強硬政策對伊朗造成了損害。結果,溫和派魯哈尼被哈梅內伊選中成為伊朗總統。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伊朗軍方推翻魯哈尼是不可能的,英國情報部門放出這個消息,是為了在伊朗內部製造矛盾,撕裂伊朗政府和軍方的關係,從而給伊朗製造混亂。

二.在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去世和伊朗教士集團分裂的情況下,伊朗軍方有可能會推翻魯哈尼政府。



魯哈尼政府一直對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抱有幻想的,特別是對歐盟國家,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魯哈尼政府把希望寄託在歐盟身上,面對美國層層加碼的制裁不斷退縮,始終不敢退出伊核協議,導致國內經濟困難,人民生活水平不斷下降,國內矛盾開始激化。

軍事上,以色列對伊朗海外軍事目標不斷髮動空襲,伊朗魯哈尼政府除了抗議和威脅,始終不敢對以色列本土目標發動攻擊。美國在摸清了魯哈尼政府的底線後,再次踐踏了伊朗的尊嚴,暗殺了伊朗革命衛隊特種部隊高管,把伊朗魯哈尼政府推到了國內外關注的焦點上。

而伊朗政府對美國的反擊,聲勢浩大結果卻讓人失望,加上伊朗軍方誤擊烏克蘭客機,導致伊朗國內矛盾激化,大批民眾上街示威遊行,譴責魯哈尼政府軟弱無能。為了轉移矛盾,魯哈尼政府宣佈對伊朗軍方追責到底,要懲罰軍方人士。

所以,伊朗政府和軍方的矛盾已開始激化,但在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的控制下,不會發生軍事政變。但在哈梅內伊去世和教士集團發生分裂的情況下,伊朗軍方推翻魯哈尼政府不是沒有可能。

總得來說,英國情報部門專家的分析,要一分為二來看,在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伊還在控制伊朗政權的情況下,是不可能發生軍事政變的。但在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去世和教士集團分裂的情況下,不排除這種可能。


火炎炏焱燚水淼


2020年1月31號,英國情報專家安東尼·格里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根據種種跡象表明,伊朗革命衛隊近期跟伊朗總統魯哈尼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烈,他們有可能會發動一場軍事政變來推翻魯哈尼。

這位英國情報專家有些危言聳聽了,伊朗革命衛隊跟魯哈尼之間有矛盾是真實存在的,並且矛盾還很激烈,伊朗是神權國家,真正統治伊朗的不是伊朗的民選政府,而是以哈梅內伊為首的那一小撮教士集團,革命衛隊就是教士集團的私人武裝,他們存在的最大意義就是為了保證教士集團對伊朗的統治地位。

身為教士集團私人武裝的革命衛隊自認高人一等,一向都不把伊朗民選政府放在眼裡,很多時候都是跟伊朗政府唱反調,伊朗政府也非常反感革命衛隊的我行我素,想幹嘛就幹嘛,完全不在乎會有什麼惡劣影響的行事作風,美國對伊朗實施極限制裁之後,魯哈尼一心想通過外交的手段去解決,而革命衛隊卻暗中策劃各種襲擊事件,試圖將事態升級,例如,安倍晉三在伊朗訪問期間,日本的油輪就被炸了個大洞,所有人都知道安倍晉三去伊朗是為了解決美國和伊朗之間的核問題,在這個節骨眼上發生了日本油輪被炸事件,等於是有些人想要警告日本別來多管閒事,這些人除了革命衛隊還能有誰?

革命衛隊每策劃一次襲擊事件都在增加美國和伊朗之間爆發戰爭的風險,但是他們卻不在乎,革命衛隊革命衛隊內部甚至有人想要跟美國開戰,他們認為美國一次又一次的忍氣吞聲完全是軟弱無能的表現,跟美軍打一場也未嘗不可,直到蘇萊曼尼在伊拉克被美軍斬首之後,他們才意識到,美國只是不想到,要真打起來,他們那些高層或許一個都活不了,畢竟連蘇萊曼尼這樣的人都輕易被美軍幹掉,他們就更不在話下了。

蘇萊曼尼被美軍斬首後,革命衛隊向伊拉克的美軍基地發起報復,由於害怕遭到美軍的反報復,以哈梅內伊為首的伊朗高層都提前躲進了地下指揮所,留在地面上的士兵們瑟瑟發抖,於是就出現了誤擊客機導致170多人死亡的慘劇,客機被誤擊之後,革命衛隊第一時間就否認是他們乾的,也沒有告訴魯哈尼政府事件的真相,當事情無法繼續隱瞞之後,革命衛隊才被迫向魯哈尼承認是他們擊落了客機,魯哈尼知曉真相之後,當時就崩潰了,強硬要求革命衛隊向伊朗人民公佈真相,否則他就辭職,在革命衛隊看來,魯哈尼辭不辭職,他們都不在乎,最後哈梅內伊出面才解決這一切。

誤擊客機事件讓革命衛隊丟盡了臉面,不僅國內出現了強烈的抗議活動,國際上更是一片嘲笑之聲,而魯哈尼政府也趁機向革命衛隊發難,面對魯哈尼的發難,革命衛隊肯定是強烈不滿的,但是要說革命衛隊因此就要發動軍事政變去推翻魯哈尼,這個可能性幾乎沒有,革命衛隊是很強勢,但是再怎麼強勢,也要看“主人”的臉色行事,只要哈梅內伊不想動魯哈尼,就沒有人可以威脅得了魯哈尼。


晴空視界


魯哈尼是伊朗最高領袖認可的人,而且伊朗最強的軍隊伊斯蘭革命衛隊領導人就是哈梅內伊。發動軍事政變這麼複雜的事不是那麼容易瞞過伊斯蘭革命衛隊的。伊朗軍隊並不駐紮在首都德黑蘭,而是分成集團軍駐紮在伊朗的邊境地區。要發動政變,非得出動集團軍以上的大批部隊,一個集團軍那麼大的調動動靜德黑蘭難道一點不察覺嗎?再說伊朗軍方有必要冒政治風險推翻魯哈尼嗎?英國情報專家要不就是使“離間計”,要不就是純屬瞎說。

一,魯哈尼是民選總統,但不是伊朗最高決策者。魯哈尼是伊朗名義上的民選總統,任期有限,不是終身總統,伊朗民眾及軍方沒有必要發動政變推翻他。伊朗法律規定總統不能連續超過三屆任期。也就是說,魯哈尼幹完第二個任期就得走人。

魯哈尼2017年8月5日開始第二個任期,到2021年8月5日任滿。

魯哈尼還有18個月就任滿,就是伊軍方對再他不滿也不急這一年多。發動軍事政變不是開玩笑的,弄不好就會把自己給變沒,再說還可能給國家帶來災難性的嚴重後果。像伊朗這種政治分明的國家,發動政變就等於推翻神權集團,而忠於伊朗高層的伊斯蘭革命衛隊和巴斯基內衛部隊絕對不會視之不管,所以政變會暴發大規模內戰。



二,伊朗真正的掌權者不是魯哈尼,而是神權集團,推翻魯哈尼也影響不了伊朗的歷史走向。伊朗當選總統必須得到哈梅內尼的承認才能坐上總統寶座,如果伊朗總統敢不聽令於最高宗教領袖,或神權集團對魯哈尼執政不滿意,神權集團完全可以隨時通過議會合法罷免,根本就用不著麻煩伊朗軍方動手。所以想擺平魯哈尼用政治手段就足夠了,根本用不著伊朗軍方費神。

何況魯哈尼一直聽命於神權集團,認真貫徹著高層的旨意。所以掌神權集團沒有必要通過政變的不光彩方式讓他下臺。所以說英國情報專家的言論不過是一派胡言。這不過是一種不高級的“離間計”罷了。西方想顛覆伊朗當局想瘋了,但又不敢動武,所以什麼樣的手段都會用上,包括使用古老的“離間計”。

伊朗是“政教合一”的政體。什麼叫合一?說白了就是政與教分享權力。所謂政指的是世俗政府,教指的是伊朗什葉派教士集團。伊朗政府首腦通過民選競爭產生,什葉派教士領袖是由伊朗大阿亞圖拉(高級教士)委員會選舉出來的馬爾賈(什葉派領袖),代表的是永恆的神和終身伺候神(終身任職)。這個意思與君權神授是差不多的,古代帝王不約而同都稱自己為“天子”,這裡的天指的就是天神。


伊朗的真正實權者是伊朗高級教士集團。伊朗是“教”領導“政”的國家,是奉神權為第一權力的宗教統治國家,所以在關鍵決策上魯哈尼也得聽命於最高宗教領神哈梅內伊,否則就是犯“天條”(古蘭經教義)的行為。教徒犯教義就得懲罰。伊朗總統屬於一般教徒,在宗教地位上遠比什葉派大教士大阿亞圖拉低,更別說和哈什葉派教宗哈梅內伊比了。所以軍方即使推翻魯哈尼也根本沒有什麼作用,因為他不是可以決定伊朗歷史命運的人。能真正左右伊朗的是伊朗什葉派高級教士集團。代表伊朗政府的魯只不過是神權的一個高級“僕從”。



三,魯哈尼是神權集團的“首席行政官”,再說伊朗的三軍總司令是最高宗教領袖哈梅內伊。伊朗有兩支軍隊,一支是伊朗國家陸海空三軍(十多萬人),另一支是伊斯蘭革命衛隊陸海空三軍。實際上伊朗國家軍隊的高層也是哈梅內伊的人。伊斯蘭革命衛隊裝備精良,軍費充足,掌握著伊朗的導彈力量及伊朗海空精銳。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擁有二十多萬的精銳兵力(一半是特種部隊),加上內衛部隊巴斯基,人數實際上超過五十萬,它才是伊朗真正的槍桿子及國防力量。

雖然魯哈尼名義上是伊朗國家軍隊的總司令,但不是最高總司令。伊朗最高領袖才是伊朗國家軍隊及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最高統帥,這兩支軍隊都由最高宗教領袖統一指揮。所以魯哈尼敢不聽令嗎?敢有二心嗎?即使魯哈尼有不臣之心,但沒有槍桿子就成不了事。魯哈尼沒有真正的軍權,所以並不能擁兵自重。


神碼人生大國觀察


看見這個問題先笑岔了氣緩了兩分鐘,這為“專家”鑽誰家搞來的情報?連伊朗的政權體制都沒整明白,是怎麼混來的這個專家頭銜的?軍方發動政變推翻魯哈尼?魯哈尼這個總統在伊朗不是最高執政者,而是哈梅內伊!精神領袖才是伊朗政策的最高決策人,“推翻”魯哈尼用不著軍方出手。




看來這為英國情報專家,好像是為了鑽進特總統的家,卻不得其門而入,有點急驚風了嘴跑偏不歸腦袋管了,這就成專家了。聯合王國脫歐更孤單了,更需要一個遮風擋雨屋簷了,曾經為了在美國血盟盤子邊撿點骨頭,在去年7月扣押伊朗油輪被反制,一條驅逐艦去解救被伊朗反扣押的油輪,又被暗基火力打擊帶傷而逃,盟主對它這種處境的態度竟然是保持克制,讓這個日不落帝國的子孫丟人帶窩火。





前段時間伊朗誤擊烏克蘭客機,一幫年輕人抗議政府隱瞞真相,要求政府下臺,後來竟被發現,是英國大使蠱惑煽動不懂程序的學生反政府,那位大使被拘押,美國的情緒比英國還激烈,原來這為大使也是個吃王莽飯給劉秀幹活的角色。真不知道昔日曾經輝煌無限日不落帝國的這些子孫,怎麼會這麼沒出息,要當孫子也可以如此胡說八道的搬弄是非,大概連陸哈尼都被他忽悠的,不知道自己是吃哪碗飯的了吧?





伊朗的總統跟以色列總統正好相反,魯哈尼這為總統的權限,比內塔尼瑪亞胡的總理還小的多,國家重大政策的決策人是精神領袖哈梅內伊,軍方反對政府的政策發動政變,也不可能針對魯哈尼,針對他也沒用,要除掉魯哈尼也用不著軍方,哈梅內伊就完全可以;國防軍發動政變也根本做不到,精神領袖手中的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比普通國防軍精銳的多那是國防軍無法逾越的城牆,以對精神領袖的絕對忠誠拱衛著伊朗政權。





所以類似2016年土耳其發生的,針對埃爾多安的軍事政變,類似委內、波利維亞發生的政治政變、政治軍事混合政變,在伊朗都不具備條件,伊朗的國情,軍情,民情在世界上極端特殊,既能做到不遜於西方的民主自由,又足以保證在美國及西方勢力,全力打壓顛覆的殘酷處境中政權可以屹立不倒。

因此這為英國的“情報專家”的這種分析,一定是為了報效盟主求點賞賜,卻不得其門而入,遭雨了腦子裡水分太多短路混電了,才能得出這種“分析”結果。


鐵嶺鋒


這種分析,不是不可能——被美國擊殺的伊朗聖城旅司令蘇萊曼尼就對伊朗總統魯哈尼極為不滿

英國情報專家分析伊朗軍方密謀推翻魯哈尼,其實不過是對伊朗強硬派和溫和派鬥爭殘酷的分析表現,不足為奇。

伊朗強硬派認為溫和派在伊朗核問題和外交問題上表現得太軟弱,溫和派認為強硬派的做法是要將伊朗拉入戰爭,損害伊朗根本利益。

在美國恢復制裁伊朗之後,作為強硬派的伊朗革命衛隊表現得很活躍:涉嫌襲擊過往霍爾木茲海峽的油輪;扣押過往油輪;騷擾英國軍艦;擊落美國無人機等。

而魯哈尼為代表的溫和派,對於所有的事情的態度都是一概否認:襲擊油輪,不是我們乾的;扣押外國油輪是因為它們走私石油;騷擾英國軍艦,不存在的事情;擊落美國無人機,那是因為它們侵略伊朗領空。

之後伊朗強硬派更為活躍,襲擊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設施;開始讓伊拉克代理人襲擊美國目標。

事情的變化是:伊拉克總理邁赫迪牽線,意圖讓伊朗和沙特談判;但出於邁赫迪意外的是,10月1日伊拉克什葉派底層人民不滿邁赫迪過分親伊朗,爆發遊行示威,要求邁赫迪下臺。

2019年12月邁赫迪宣佈辭職下臺,伊拉克真主旅發射火箭彈殺死一名美國承包商,伊朗又組織對美國大使館的圍攻,最後美國爆發了:

在蘇萊曼尼從敘利亞來巴格達時,美軍用地獄火導彈直接擊殺蘇萊曼尼,一舉癱瘓伊朗在中東的勢力。

蘇萊曼尼的死,讓伊朗強硬派在2019年所做的一切都顯得毫無意義!

伊朗強硬派很憤怒,並利用憤怒情緒(蘇萊曼尼葬禮),壓迫了伊朗溫和派。結果強硬派在反擊美國時,在高度緊張時擊落了烏克蘭民航客機,一舉成為中的之矢,在證據面前被迫認錯,又讓溫和派佔據了主導地位。

因此說,強硬派想要讓魯哈尼下圖,並非什麼新鮮大事。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哈梅內伊是吃素的嗎?他會看著手下的革命衛隊亂來?

如果伊朗革命衛隊發動政變,那麼他們是否能夠在推翻魯哈尼之後,如何能夠繼續保持政局的穩定,就會成為很大的問題。

一、哈梅內伊本身還是傾向於魯哈尼,不會讓革命衛隊亂來。

強硬派的伊朗革命前總統內賈德是什麼一個狀態,還在牢裡邊待著呢。內賈德作為對美強硬派,可謂是一以貫之的,在其任內,伊核問題持續激化,無法得到解決,使得伊朗的國際環境相當的惡劣(雖然現在也不是太好),因此哈梅內伊在其下臺後,也作出選擇,放棄內賈德。

另外在伊朗革命衛隊擊落烏克蘭客機這一件事情上,夜表現出對魯哈尼的維護。

烏克蘭客機被擊毀之初,伊朗革命衛隊原本想要掩蓋誤擊的事實,並且不讓總統魯哈尼得到真相。

但哈梅內伊支持了魯哈尼,把事實的真相通知了他,並支持對伊朗革命衛隊失誤的動作進行懲罰。這是明顯的支持魯哈尼的動作。

伊朗革命衛隊想要發動政變,首先要過了哈梅內伊這關,但看哈梅內伊的動作,通過的可能性不大。

二、推翻魯哈尼,伊朗革命衛隊就會失去伊朗人民的支持。

伊朗雖然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哈梅內伊這個宗教領袖擁有最高的國家權力,但這只是表面上的,國家的真正權力在於伊朗人民。

魯哈尼是伊朗人民選出來的伊朗總統,雖然要經過哈梅內伊的同意,但如果伊朗革命衛隊發動政變推翻魯哈尼,那麼革命衛隊如何向伊朗人民交待。

如果推翻,那麼伊朗人民已經無法選擇他們的總統,他們會怎麼看伊朗革命衛隊,是繼續支持革命衛隊還是要反對革命衛隊。

如果推翻,那麼伊朗人民怎麼看待哈梅內伊,怎麼看待伊朗宗教權力,是繼續支持還是反對。

伊朗政教合一的權力來自於伊朗人民,如果哈梅內伊失去了伊朗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那麼哈梅內伊的權力也就失去了。

三、伊朗正是多事之秋,國內國際形勢很不利。

被美國暗殺了蘇萊曼尼之後,一度出現了戰爭的苗頭,中東局勢可謂是火藥桶,雖然後來總算穩定下來,但誤擊落烏克蘭客機的事件,又讓伊朗站在國際社會的風口。

如果不是道歉的及時,那麼伊朗在國際社會上面臨的局勢將非常的困難,絕對會引起國際社會的反對不滿。

而且也因為誤擊客機後,伊朗革命衛隊想要隱瞞事件真相,導致了伊朗國內出現了抗議示威,出現了對哈梅內伊的示威。

這種事件的出現,已經讓哈梅內伊感受到,伊朗政教合一權力的基礎受到了威脅,出現了裂痕。

因此在這種時候,哈梅內伊絕對不會允許伊朗革命衛隊發動政變推翻魯哈尼,得罪伊朗溫和派,得罪伊朗人民,而使政教合一的權力受到威脅。


時光之意


英國一位安全與情報問題方面的國際專家表示,由於伊朗軍方高級將領蘇萊曼尼被美軍襲殺,之後又“意外”發生烏克蘭航班被伊朗軍方擊落,伊朗政府與軍隊之間的緊張局勢升級,後者極有可能挑戰總統魯哈尼,並發動殘酷內戰將其趕下臺。(2月1日《南方都市報》)


英國情報專家稱,伊朗軍方密謀發動殘酷內戰推翻總統魯哈尼,主要包括三層意思:


純屬譁眾取寵。


伊朗軍方高級將領蘇萊曼尼被美軍襲殺,伊朗政府已經作出回應——襲擊美國駐伊拉克軍事基地,伊朗軍方與伊朗政府哪來的矛盾?伊朗軍方錯誤地擊落烏克蘭客機,這確實是伊朗軍方的失誤,伊朗政府承擔責任——道歉、賠償、追責,理所應當、天經地義,伊朗軍方怎麼就對伊朗政府不滿了?怎麼就要推翻伊朗總統魯哈尼了?


眾所周知,伊朗最高領袖是哈梅內伊,伊朗軍隊——伊斯蘭革命衛隊是直接效忠哈梅內伊的,如果伊朗總統魯哈尼和伊朗軍隊的矛盾不可調和,哈梅內伊可以將魯哈尼直接拿下,哪裡用不著伊朗軍隊去推翻魯哈尼?而且,魯哈尼表態要對伊朗軍隊錯誤擊落烏克蘭客機進行追責,哈梅內伊是贊成的,這也是伊朗負責任的做法。否則,如果伊朗不認錯、不賠償、不追責,勢必引起國際社會共同譴責,讓伊朗處於孤立地位。


無論是美國暗殺伊朗軍方高級將領蘇萊曼尼,還是伊朗襲擊美國駐伊拉克軍事基地,魯哈尼的做法無懈可擊。伊朗軍隊錯誤地擊落烏克蘭客機,其實不用魯哈尼表態,伊朗軍隊也會主動承擔責任。所以,英國情報專家稱,伊朗軍方密謀發動殘酷內戰推翻魯哈尼,完全是一家之言、一己之見,純屬譁眾取寵,自我感覺良好。


妄圖挑撥離間。


因為美國製裁,伊朗經濟舉步維艱,民眾生活十分困難,國內確實有些矛盾,伊朗民眾差不多舉行示威遊行。然而,這在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和伊朗總統魯哈尼看來,伊朗民眾只要是爭取自身合法權利,並不違法,如果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的慫恿和挑唆,企圖擾亂伊朗正常秩序,那就不可容忍,而且伊朗民眾也不會上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當。


伊朗民眾非常清楚,去年5月以來,美國對伊朗極限施壓,就是要造成伊朗內亂,讓伊朗民眾自己起來推翻伊朗政府,這是美國始終沒有對伊朗動武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對美國的豪強霸道,伊朗民眾必須吸取伊拉克民眾不團結的教訓,必須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應對美國的施壓。伊朗民眾團結如鐵、團結如鋼,這是伊朗戰勝美國的法寶,也是美國不敢打伊朗的根本原因。所以,英國情報專家稱,伊朗軍方密謀發動殘酷內戰推翻魯哈尼,完全是挑撥離間,伊朗政府和伊朗軍方怎麼可能沒腦子——你越來挑撥離間,伊朗上下越團結,越不給以美英為首的西方國家可乘之機。


巴結討好美國。


美國製裁伊朗40多年了,伊朗軟硬不吃,美國束手無策。特別是目前,美國對伊朗黔驢技窮,打又不敢打,談又沒處談。這時,與美國有特殊關係的英國,似乎看到了巴結討好美國的大好良機——挑起伊朗的內亂,鼓動伊朗軍隊推翻伊朗政權,就是對美國的最好巴結,就能讓英美特殊關係更上一層樓。


英國為啥要巴結美國?因為英國剛剛“脫歐”,“單飛”之後需要靠山,這個靠山就是美國。所以,無論英國政府還是英國政客,都會想盡辦法、不遺餘力巴結討好美國:之前,美國與俄羅斯關係緊張,英國就炮製“間諜中毒案”中傷俄羅斯;目前,美國與伊朗劍拔弩張,英國就煽風點火,造謠伊朗軍方密謀發動殘酷內戰推翻魯哈尼……英國對美國做的一切,完全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毛開雲


伊朗特殊的政治體制,決定了文官體系的總統與革命衛隊為主的軍方之間,始終是水火不相容的。而精神領袖哈梅內伊正是利用了他們二者之間的矛盾,牢牢地居中掌控大局,當然主要是把持一個度。在哈梅內伊的心目中,總統和軍方鬧得越兇,伊朗的政局越穩定。道理很簡單:當總統和軍方鬧得不可開交時,都要爭取得到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的大力支持。至於哈梅內伊怎麼做,完全取決於政治形勢的需要。

比如說,1月份伊朗發生的空前重大政治危機中——蘇萊曼尼將軍被暗殺,誤擊了烏克蘭客機後,哈梅內伊審時度勢,堅定地站在了總統魯哈尼一邊,因為魯哈尼的背後是洶湧澎湃的民意——得民心者得天下。革命衛隊在哈梅內伊的強壓下不得不低頭,但是心中肯定不服氣,伺機政治報復是肯定的。但是魯哈尼最終是否下臺,還是哈梅內伊說了算,在目前的伊朗,哈梅內伊絕對是神一般的存在,絕對是一句頂一萬句。除非魯哈尼總統已經在哈梅內伊麵失寵了!可是就目前伊朗的艱難的時局而言,哈梅內伊還是離不開溫和派的魯哈尼總統的。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伊朗和美國如此嚴重對抗,長此以往,民生凋敝,民眾積壓在心頭的怒火可能會像火山一樣的迸發出來。從去年末到今年初,伊朗國內幾十個城市發生的反政府示威遊行,就基本上可以判斷出,伊朗民眾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如果再不利用溫和派的魯哈尼用來舒緩民意改善民生,後果有時很難想象。毋庸諱言,伊朗真正的敵人(危險)並不是美國和以色列,而是國內潛在的反哈梅內伊的力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伊朗這些年把大把大把的鈔票用在了輸出革命上,當然這也是為了伊朗的外部生存。然而對國內民生問題的漠視,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埋下了炸雷。如果哈梅內伊縱容或者默許軍方推翻文官魯哈尼政府,可能會火上澆油。難道哈梅內伊又要扶持一個對美強硬派上臺當總統嗎?那樣的話局勢會更加糟糕——萬劫不復。

所以,英國情報專家所謂的分析文章,只是理論分析而已。本來在前段時間伊朗國內發生空前危機時,革命衛隊和魯哈尼結下了樑子。順著這個思路,誰都可以分析出鴻篇鉅製的文章——軍方可能要對魯哈尼總統下手,說的越玄乎越吸引人的眼球,這只是一種在表家基礎上的大膽推測而已。到目前為止,哈梅內伊還是高度認可魯哈尼的。魯哈尼之所以堅持要公開誤擊烏克蘭客機的真相,這是為了挽救伊朗,絕不是為了逼宮。



哈梅內伊已經82歲了,又患有癌症已到晚期,他現在重點所考慮的是選定接班人的問題,所以他特別需要國內政局的相對平穩。如果軍方暗中搞動作推翻魯哈尼,這絕對不符合哈梅內伊的思路,所以哈梅內伊是斷然不允許軍方胡作非為。恰恰相反,只要是一個成熟老練的政治家,哈梅內伊會利用蘇萊曼尼將軍被暗殺這個機會,對革命衛隊進行整飭(清洗),這樣對伊朗國家的健康發展才有利。還是那句話,伊朗最不穩定的因素在國內,而革命衛隊又是不穩定中的不穩定因素。


書中有毒


英國情報系統能夠傳出,伊朗軍方正在秘密謀劃發動軍事政變,也不是什麼特別難以想象的的是事情,畢竟伊朗近期的一些反應充分的說明,伊朗內部存在漏洞和管理體系混亂。



對於美國刺殺蘇萊曼尼及以後的伊朗反擊,大多數人會認為隨著伊朗的反擊就結束了,但美國挑起本次美伊衝突升級,難道就是為了不痛不癢的結束嗎?很明顯那是不可能,尤其是伊朗當局的一些列反擊反應,向善於從細節獲取情報的西方國家,提供了一些認定伊朗內部存在問題的證據。



蘇萊曼尼下葬的儀式上,發生了重大的踩踏致死之傷事件,二十人死亡又二百多人受傷,說明什麼呢?說明伊朗民眾很憤怒已經失去了理智和信心,同時也說明伊朗當局對伊朗民眾組織和預判能力很差,沒有預測到那麼多人參加葬禮,也無法控制葬禮上的人員騷動,而這只是其一。



葬禮當晚凌晨,伊朗發射了十餘枚導彈攻擊了美軍位於伊拉克的軍事基地,也是在當晚,伊朗擊落了一架烏克蘭客機,但伊朗當局在發生擊落客機的第一時間並不清楚,很多人會覺得伊朗當局試圖掩蓋擊落客機的事實,然而伊朗當局在第一時間卻邀請國際社會共同解讀飛機黑匣子,這足矣說明伊朗當局根本不清楚,然而擊落客機卻是事實,這說明伊朗軍方並沒有第一時間通知伊朗當局。



綜合這兩件事情的情況來看,伊朗當局對伊朗局勢的掌控並非如伊朗宣傳的那麼到位,伊朗軍方可以向伊朗當局瞞報,也有可能發動軍政變,或許是不滿伊朗當局對美國的挑釁的軟弱,也有可能是想倒向美國!但對當局的不滿卻是不爭的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