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日本關東軍的裝備有多少?都去了哪裡?

祖傳噴子二十年


實際上,自從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陸軍就感受到兵力不足的困境日益艱難,一百多萬陸軍身陷關內戰場,太平洋上一直兵力不足,唯一可以抽調的就是駐紮在中國東北的關東軍,畢竟,在珍珠港事件之前,日本和蘇聯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加上德軍入侵蘇聯,日本認為蘇聯人自顧不暇,不會有力量進攻滿洲,再者,日本當時也已經確定了南下戰略,不會進攻蘇聯,將關東軍調往南洋順理成章。

相比在中國關內作戰的部隊,關東軍裝備更強,為了準備對蘇作戰,擁有大量重炮和坦克等武器,就連新式的99式步槍和96式輕機槍,也優先裝備關東軍,隨著關東軍陸續抽調到太平洋戰場,大量武器也隨之一同在太平洋上損失掉。

到戰爭末期,關東軍實際上已經是一個空架子,緊急組建的部隊面臨裝備不足的問題,不少新部隊甚至沒有獲得足夠的步槍,不少人只能在腰上掛一把刺刀,隨著日本的迅速投降,這些關東軍武器基本都被蘇聯紅軍繳獲。

進入中國東北的蘇聯紅軍,幾乎對一切東西都感興趣,不管是農產品、各類機械設備還是商店,跟對德國一樣,蘇聯人幾乎帶走了一切能帶走的東西,甚至連關東軍司令部大樓裡的暖氣管也不放過,但對於日軍繳獲的武器,蘇軍實在不感興趣,在蘇聯人看來,戰爭已經結束,日軍武器不僅跟自己的標準不同,也十分落後,與其浪費寶貴的鐵路運力運送這些廢鐵,不如用這些空車皮運送牛羊什麼的更好。

同時,隨著日軍投降帶來的混亂和權力真空,不少日軍武器尤其是那些秘密軍火庫裡的武器彈藥,都被不少民團和土匪獲得,這也讓東北土匪戰鬥力暴增,但主要的武器,還是由蘇軍轉交給了出關的八路,東北野戰軍憑藉大量日式武器,尤其是大量重炮,成為當年內戰中攻堅能力最強的部隊,甚至在火力上超過了五大主力,如果沒有這些日式武器,小米加步槍的八路能不能拿下東北,還真不好說


深遠防務觀察


1945年,8月9號,蘇聯紅軍對日本發起進攻。8月15號,日本天皇發佈投降詔書。8月18號,關東軍開始投降。

1,八路軍剛進關時,步槍數量:39641支,輕機槍1139挺,重機槍105,擲彈筒59支,迫擊炮64門。


2,關東軍投降後,八路軍的東北部隊武器裝備大量提升:其中長槍:16萬支,輕機槍4033挺,重機槍749挺,並且增加各炮的556門。另外,蘇聯撤走以前因和國民黨關係鬧僵,所以又移交給八路軍武器分別有:3700門火炮,迫擊炮等。600輛坦克,861架飛機,1200挺機槍。同時,蘇軍還將關東軍在東北的最大彈藥庫蘇家屯,也交給了八路軍,裡面武器可以裝備幾十萬人。還有不斷髮現的零散偽軍彈藥庫,也都交給了林彪。

3,蘇軍將關東軍武器交給林彪後,林彪迅速壯大。不到二年時間,部隊已超百萬。



在以後時間裡,林彪第4野戰軍成為共產黨最強,最大的一支野戰軍。為新中國的勝利立下了郝郝戰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