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12年過去,登上奧運開幕的女孩:林妙可淪為笑柄,楊沛宜前途無量

01

日本有一部紀錄片《人生七年》,這這部影片中,導演花了28年,記錄13個孩子的成長軌跡。

這13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城市,沒有大起大落、沒有站在巔峰的高光時刻,的只是百態人生中的小確幸和挫折。

第一次播出時是1992年,那年他們7歲。

有一個叫由美的女孩,她在7歲許下的願望是,想要當明星。

12年過去,登上奧運開幕的女孩:林妙可淪為笑柄,楊沛宜前途無量

7年後她的夢想變成了鋼琴師。

12年過去,登上奧運開幕的女孩:林妙可淪為笑柄,楊沛宜前途無量

14歲的她,成績優異,是別人眼中妥妥的學霸,遇到困難從來不輕言放棄。

7年又過去了,21歲她大學畢業,夢想是進入一家出版社工作,然而現實卻屢屢碰壁。

12年過去,登上奧運開幕的女孩:林妙可淪為笑柄,楊沛宜前途無量

還有一個叫貴子的女孩,父母為了讓她贏在起跑線上,給她報了各種課外興趣班,一週七天幾乎都不休息。

然而她卻時常因為無法達到父母的目標而自責、自卑。

21歲的她,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是航空公司的空姐,直到這個時候她才真正的開心了一回。

12年過去,登上奧運開幕的女孩:林妙可淪為笑柄,楊沛宜前途無量

然而這份工作並不簡單,工作不能有任何疏忽和分神,哪怕只是打個哈欠,都會被人指著罵。

很多人說,在這部紀錄片裡,看到了自己現實的影子。

小時候的我們,夢想總是很偉大,可是越長大卻越發現:

世界上90%的人都是普通人,9%的人有小成,1%的人能大成。

芸芸眾生雖生而不同,但在生命這段漫長的歲月裡,走向平凡,或許也是絕大多數人最終的結局。

02

還記得林妙可嗎,那個在2008年奧運會上一舉成名的女孩。

12年過去,登上奧運開幕的女孩:林妙可淪為笑柄,楊沛宜前途無量

奧運會後,她接連參演了十多部影視作品,三十多個廣告代言

和林妙可合作過的演員濮存晰曾建議說道:

“林妙可是一個孩子,但是她有太多太多的拍攝,太多太多的老師教她,我害怕這孩子不是孩子了。”

“這個孩子應該停一停,應該把她自己原來已經會的那一套忘掉。然後真的像一個孩子一樣的去上學,去成長,再幹表演,應該是高中以後的事兒。”

12年過去,登上奧運開幕的女孩:林妙可淪為笑柄,楊沛宜前途無量

可林妙可的母親不幹,依舊帶她參加各種各樣奇怪的活動

13歲在酒吧走穴演唱生日歌

12年過去,登上奧運開幕的女孩:林妙可淪為笑柄,楊沛宜前途無量

12年過去,登上奧運開幕的女孩:林妙可淪為笑柄,楊沛宜前途無量

她的母親一心想把她培養成巨星,卻忘了她還是一個孩子。

林妙可初三了,才剛剛學會過馬路。

12年過去,登上奧運開幕的女孩:林妙可淪為笑柄,楊沛宜前途無量

17年,參加北京電影學院藝考時,因為學業的荒廢,她直接被刷,以至於複試都沒能夠參加。

甚至在接受採訪時,一段“搖頭晃腦式”舉止一度引起了網友的爭議。

12年過去,登上奧運開幕的女孩:林妙可淪為笑柄,楊沛宜前途無量

而這與她11歲接受採訪時毫無差別。

12年過去,登上奧運開幕的女孩:林妙可淪為笑柄,楊沛宜前途無量

就像我們以前在語文課本讀到的“傷仲永”,沒有改變,最終只能泯然眾人矣。

但與之相反的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站在林妙可身後的女孩楊沛宜。

12年過去,登上奧運開幕的女孩:林妙可淪為笑柄,楊沛宜前途無量

奧運會後,同樣有很多廣告商想要來找她合作,然而卻被她的父親一一拒絕了。

他讓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軌跡去探索世界

因為喜歡音樂,她加入世界十大童音合唱團,參加專業的演出

因為專注於學習,她考進了北京最好的中學,人大附中

12年過去,登上奧運開幕的女孩:林妙可淪為笑柄,楊沛宜前途無量

有記者曾問過楊沛宜父母:

“你沒有打算過讓沛宜往音樂的道路發展了嗎?”

楊沛宜父親說:

“我當然認為我女兒未來有無數種可能,但現在她需要過的是她15歲的暑假。”

心理學家李松蔚曾說:

“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你把他們從那個世界裡拽出來,而是父母走到他們那個世界去。”

03

之前有一則新聞。

一個孩子考試考了7分,他的爸爸買了一千塊的煙花來慶祝。

底下的評論眾說紛紜,有人說這個爸爸簡直在胡鬧,7分不知道有什麼好得意的。

然而事實上是,孩子經常考零分,這次能考7分不容易,而經過激勵之後,孩子已經能考57分了。

12年過去,登上奧運開幕的女孩:林妙可淪為笑柄,楊沛宜前途無量

薩提亞名家林文采博士曾說過:孩子的“心理營養”來源於父母的接納鼓勵,肯定、讚美和積極回應。

這樣的孩子才能對自己的人生充滿了自信和感恩

在《奇葩說》中有一個辯手叫詹青雲。

小時候的她,成績一塌糊塗,就連老師都直接說:“這孩子肯定考不上高中了。”

可詹青雲的媽媽,從來沒有對孩子失望

她說——

  • “彆著急,媽媽能掐會算。媽媽算過了,你到四年級就會變成‘好學生’”
  • “不用急,媽媽再算了一次,到初二你就會變成‘好學生’!”

詹青雲叛逆愛玩,是很多父母眼中的“頭疼”小孩,

可他的爸爸就把家裡騰出一個地方,成為她的玩伴,陪她玩各種遊戲

12年過去,登上奧運開幕的女孩:林妙可淪為笑柄,楊沛宜前途無量

現在的她成長為所有家長眼中“別人家的優秀孩子”

這個軌跡不是由父母替她設定的,

哈佛高材生、神仙辯手、才華橫溢的律師,這一個個標籤是她

自然綻放的果實

12年過去,登上奧運開幕的女孩:林妙可淪為笑柄,楊沛宜前途無量

而她父母做的,就是以一種輕鬆的姿態站在孩子的身後

他平凡,你便接納他的平凡

他失敗,你便給他鼓勵

他成功,你便為他鼓掌

現實生活當中有些父母總是在與“平凡”為敵

責備、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夠優秀

於是總是想方設法想要“事事安排”孩子的一生

可是,人生並無標準答案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並不是每一件算得出來的事,都有意義;也不是每一件有意義的事,都能夠被算出來。”

當孩子可以獨自去創造屬於自己的意義人生時,這就是一種成功了。

為你推薦

想要了解更多專業、好玩、實用的心理學知識,歡迎右上角點擊【關注】,【泛心理課堂】專注為您推送心理學精選內容哦!

如果你想傾訴煩惱,在這裡得到答疑與治癒,歡迎點擊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進入圈子】加入即可領取大禮包,前100名還可獨享進入社群資格。

泛心理是國內領先的心理學平臺,嚴選國內優質諮詢師;服務用戶多達200萬。為了更好的幫助大家走出煩惱,特此開設該圈子,希望大家在這裡能夠得到治癒,重新找回幸福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