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各大廠家把手機做得厚點,攝像頭和背殼持平電池加大不好嗎?

凱波50919993


即使現在的手機背殼沒有和攝像頭平齊,手機本身的厚度和重量就已經相當可觀了,動輒200g以上的重量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負擔,更別說繼續增大電池容量,然後和攝像頭平齊了,儘管那樣可能手機電池容量會更大,續航時間會更長,但是如此厚重的手機已經嚴重影響使用體驗了,絕對是弊大於利。

所以現在的手機廠商普遍還是選擇寧願把攝像頭做的凸出一些,也不能再度加厚手機了,畢竟手機的攝像頭數量越來越多,消費者對電池和續航要求也更高了,同時新的5G手機需要更多的零部件和天線,各方面都對手機重量給出了新的挑戰,所以手機廠商這時候甚至需要削減電池容量,然後通過提高充電速度來解決續航問題。

總之,我們可以預計,未來一年左右的時間,更多的手機廠商並不是在繼續提高電池容量,而是在保持續航能力不明顯降低的前提下控制手機的厚度和重量,推出使用體驗更好的輕薄手機,在電池技術無法快速進步的今天,這應該是最平衡的辦法。


嘟嘟聊數碼


可以身上背一個10萬mAh的蓄電池,一個月充一次電。手機未來的發展是超過一年定時掛了,你又可以買新的,消費升級。



花久不美


如果各大廠家把手機做得厚點,攝像頭和背殼持平電池加大不好嗎?

這隻能說現在的消費者太難滿足了,各有各的需求,做的輕薄,手感好,嫌棄攝像頭突出,電池小,續航差;手機攝像頭和機身持平,電池增大,又嫌棄手機做的太重太厚。

手機廠商:我太難了!

其實這樣的說法有很多,年初小米發佈的小米數字系列小米9就因為攝像頭突出和電池問題一直被人詬病。小米還因為鏡頭突出,特意為鏡頭增加了一塊藍寶石玻璃防磨損。網友也一直希望小米9可以出一款大容量電池款式的,厚度不介意。



後面隨著發佈的iQOO上了大電池,搶了一波小米9的銷量,小米9(7.61mm重173g 電池容量為3300mAh) iQOO(8.51mm重196g 電池容量為4000mAh)雖然iQOO鏡頭依舊突出,但可以看出鏡頭突出並不是銷售痛點。


而且現在的相機模組越來越大,小米cc9 Pro,一億像素相機模組,為了這塊一億像素傳感器,機身厚度增加到了9.67mm,接近1cm的厚度,攝像頭還是凸起。

每個人關注的點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在意手感,有的人在意續航,題主就比較在意鏡頭,手機廠商也是眾口難調。


手機一直在往輕薄這方面發展,雖然鏡頭平整在視覺觀感上很舒服,但和輕薄和相機這兩點比,廠商為了產品的競爭力,在這其中選擇,自然會將攝像頭"凸起”。


小局座


好不好?我不知道,肯定有持不同觀點的群體,我們就聊聊為什麼廠商可以做到,卻不願意這麼做

手機,是移動通訊設備,說白點就是讓人方便攜帶出門,那麼又輕又薄肯定是人們比較理想的狀態,如果像你說的做厚點,就是為了攝像頭不突出,續航更大,那直接整成ipad不就行了,對吧,再不行,整成筆記本電腦不就行了

舉個例子,對於很多人來說,肯定是車子越換越好,誰想越換越差的,手機也是一樣,從大哥大,再到諾基亞,再到現在,怎麼的?你想讓電池回到以前的厚度嗎?你覺得還回的去嗎?回去是很簡單,畢竟從那條路走過來的,但是消費者接不接受才是最大的難題,科技在進步,什麼是進步?那就是在越做越薄的基礎上,還能整出更好的續航,這才是進步,並不是一味的增大體積,那有什麼區別嗎?



而攝像頭,其實這也是讓我很不解的,特別是蘋果,自從6以後,都是突出來的,你要說為了讓機身更薄,這我能理解,畢竟讓攝像頭粗點,總比讓機身粗點更好吧,但是從我拆解機器的角度來看,我覺得蘋果解決這樣的事情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什麼原因,不清楚,看看6之前,不也都是平整的嗎?當然了,突不突出也無所謂了,在很多消費者手裡,手機殼已經是必備的產品,基本能抹平這樣的缺點

移動設備,當然是要方便攜帶,增大體積,不僅手感會缺失,重量也會增加,雖說一定的重量,能讓人有厚實感,但不是舉重好嗎?前不久剛入手的蘋果xr,194g,個人覺得有點厚實,也剛剛好,如果再增加,或許我就有點接受不了了,手機,是拿來享受的,並不是拿來鍛鍊身體的



熊二科技說


雖然網上很多網友都希望手機的電池越大越好,但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小眾的需求,大部分用戶都希望手機越輕薄越好,否則手機廠商也不會絞盡腦汁想辦法把手機做的更薄。

以蘋果手機為例,在iPhone 7之前幾乎每一代蘋果手機都會強調機身多麼輕薄。不過到了iPhone 8這一代的時候,由於加入了無線充電功能,機身厚度開始增加。到了iPhone XS這一代,由於前置的結構光傳感器佔用了大量的機身空間,再加上A13處理器的發熱量增加,以及無線充電功能,蘋果手機的厚度達到了頂峰。因此iPhone XS這一代蘋果手機的銷量是比較差的,完全沒有達到蘋果的預期目標。

所以到了iPhone 11這一代,蘋果寧可把3D Touch壓感屏幕功能去掉,也一定要縮減機身的厚度,併成功地把iPhone 11 Pro的厚度控制在了8.1mm。

另一方面,由於現在全面屏手機的屏幕尺寸變大,如果加厚機身,並且加大電池的話,雖然可能可以延長續航,但會導致機身變重。依然以蘋果iPhone 11 Pro Max為例,這款手機的厚度為8.1mm,重226g,機身攝像頭的凸起部分厚度接近1cm。如果把iPhone 11 Pro Max的機身增加到與攝像頭平齊,那麼機身總體重量肯定會超過250g,也就是半斤。再加上貼膜和手機殼,最終用戶拿在手裡的iPhone 11 Pro Max肯定堪比板磚,這樣的手機雖然續航上去了,但不會有多少人願意掏錢購買的。想要知道iPhone 11 Pro Max的機身和攝像頭平齊後有多厚?給它戴上一個硅膠保護殼就一目瞭然,如下圖所示,你確定能接受嗎?

今年的國產手機也是一樣。上半年發佈的OPPO Reno、vivo X27就因為使用了升降攝像頭模組,導致機身厚度接近9mm。雖然這兩款手機的續航都不錯,但銷量相比上一代OPPO R17和vivo X23就要明顯差一些。就是因為OPPO、vivo的產品主要針對線下,很多在實體店挑選手機的用戶一看這兩款手機這麼厚重,就不願意買了。

哪怕是主要做線上市場的一加7 Pro也因為厚度和重量的問題,遭到了不少用戶的吐槽。很多網友認為如果一加7 Pro能夠再輕薄一些,就將會是一款非常完美的手機。

所以從明年開始,主流的手機都不會再使用升降攝像頭模組了,OPPO、vivo肯定會迴歸輕薄的機身設計,其中即將發佈的OPPO Reno3 Pro更是放棄了升降攝像頭,改用小孔徑的挖孔屏,機身厚度據說只有7.7mm。

總而言之,相比大電池和長續航,輕薄的機身更容易吸引消費者。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說,手機電池只要保證1天1充就夠了,但如果手機的重量超過200g,就會有很多人覺得太重。再加上現在攝像頭模組越來越大,凸出越來越明顯,想要把機身做厚到與攝像頭平齊肯定是不可能的。


貓眼看數碼


科技Joy為你解答。

把手機做厚點,攝像頭和背殼持平電池加大不好嗎?

目前,智能手機發展的趨勢就是機身越來越輕薄,屏佔比越來越大。不過目前智能手機發展的一個瓶頸就是電池容量大小的問題,畢竟手機只有那麼大,沒有太多的空間來放更大的電池。那麼將手機做厚點來增加電池是否可行呢?

首先通過增加厚度來增加電池容量治標不治本。目前普通智能手機均採用鋰離子電池,大小一般為3000-5000毫安時,個別手機由於手機尺寸比較大能夠達到6000毫安時,不過由於目前手機全面屏的發展趨勢,在長度和寬度上均限制了電池內部的空間,而在厚度上,由於手感、機身重量以及手機設計美學等因素的影響,手機設計的是越薄、重量越輕越好,比如三星s系列、note系列以及蘋果全系列。如果將手機做的太厚,你很難想象單手操作一個重達半斤的手機,彷彿遇到了那些年用大哥大的時代。因此從手感以及設計美學上來講,靠增加手機的厚度來增加電池不是明智之舉,似乎有“逆潮流”之趨勢。

其次,由於鋰電池的發展瓶頸,目前手機廠家均在充電速度上下功夫(電池只有那麼大,改變不了電池總容量)。比如目前比較熱門的快充技術,無論是OPPO的Vooc快充還是一加的Dash快充或者華為的超級快充,均是為了解決電池續航的問題。在各家推出的快充功率上,蔥最開始的5W—10W—18W—22.5W—40W再到目前最高的65W,都給出了目前解決手機電池容量的最佳方案—快充。

因此, 目前手機廠家解決電池續航問題的主要方案是通過增加充電的功率(快充技術)來達到長時間續航的能力,而對於通過增加厚度來增加電池容量大方案,顯然沒有前者優勢大。


科技Joy


應該做厚一點,關鍵是它們都在降成本,而且表面做得比油都還滑,一不小心不是換屏就是換機,贊成的舉手。


wxdja


你以為生產手機的是傻子啊。做的那麼耐用。還賣誰去啊。五年不換手機就得失業了。


毛草堂靜觀


那個,誰還再買和換手機,廠家怎麼掙錢。過去,你自己都,可以打開後蓋,換手機的電池,一用,有可能,就是3到5年。現在最多的,2到3年。

好像是雷軍,和哪個老闆,在電視裡面,說的,你想要,定製機,加長,加寬,加厚,加重都沒有什麼問題,我們完全可以給你,加鉛,加鐵,但是價格要提高一些。





襤褸的靈魂


攝象頭由保護玻璃,調焦鏡頭,傳感器組成,再也難得做薄了,而大家都希望手機輕薄,突出是不得已,電池的容量再大也是一天一充,因為手機一般亮屏狀態下耗電都在500毫安/小時左右,小電池四小時,大電池6小時,一年以後還要少,所以要電池維持時間長唯一的辦法是減少減輕使用,現在的電池容量是權衡的結果,目前還是備個衝電寶較為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