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城南旧事》,怎样才算“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具有自传性质,六岁的英子便是她的真实写照,借用英子的双眼,我们看到了属于20世纪80年代北京特有的风貌和那代人的悲欢离合,其中便包含了作者本人对于故土“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

198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将小说改编成了电影,由著名导演吴贻弓执导完成。影片一经上映就好评如潮,更是在豆瓣上取得8.9分的成绩。影片很好地继承了小说的精髓,其中成功的文本改编功不可没,既为观众展现出80年的独特神韵,又表现出了当时北京城的风土人情,无论从题材选择、主题突出、演技表现还是配乐、镜头语言在当时都属于超一流作品。

今天,我就从改编中出现的艺术特色、情感表达、人性观照和改编策略来谈一下这部作品的出众之处,也让观众了解到这部作品想要深入表达的高远意境。

《城南旧事》,怎样才算“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

01、以儿童视角为依托审视整个世界的变化,强化对典型女性权利的晕染。

要想读懂让这部小说和电影,必须了解林海音的个人经历,她1918年生于日本,3岁返回台湾,却因为日本的统治在5岁时重回北平,在北平生活了25年之后直到1948年才返回台湾。可以说她人生最为重要的25年都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正是这种血肉之情让她既能跳脱出来站在一个外来者的立场观察整个社会的风土沿袭,又能以主人翁的心态看待北平的革新发展。在这里,林海音求学、恋爱、结婚生子,尽管由于历史原因她不得不离开北平,却始终没有切断和祖国的联系。

小说《城南旧事》作为“乡愁文学”的代表之作,反映的是上世纪20年代北京城的过往旧事,但是笔触却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对故土的思念之情。作为艺术的呈现,电影并没有将此作为一个凸出的主题,而是将6岁的小英子当成土生土长的北京姑娘,以她的视角来呈现整个故事。

《城南旧事》,怎样才算“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

小说中的小英子有着地道的京腔,而她妈妈则有地方腔,常把“惠安馆”说成“惠难馆”,“傻丫头”说成“洒丫头”,但是影片却淡化了这些情节,这就是关于儿时记忆的一部影片,用英子的双眼来观察北京在20年代的风土人情。

林海音想要探究的是老北京胡同中底层女子的不幸经历和悲惨命运,这是小说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如果深入研究会发现,导演吴贻弓对英子的眼睛数次特写,在整部影片中起到的就是贯穿作用,摄像机的视点符合英子的心理,全片60%以上的英子主观镜头都采用了较低角度拍摄。也就是说,英子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是真实发生的,除此之外那些不重要的片段或意境都进行了删减。

影片力透纸背地表达出创作者对于愚昧无知的封建思想的指责和控诉,对于剧中悲情女性人物的遭遇给予了深切的关怀,这种人性观照并不是通过简单的人物刻画来完成的,而是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启迪观众的反思,这是基于儿童视角的哲思和诗意,哀愁和批判。

没有成人世界的痛苦和悲伤,用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映射出疯女秀贞、小偷、 宋妈、兰姨娘等人身上被遮蔽的人性光芒,揭露最平凡女性身上流露出的真善美。对于女性权利的宣扬从每一个细微末节中透露出来,真实而感人。

《城南旧事》,怎样才算“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

02、对于人类永恒存在的方式进行哲理性反思,深化了离别主题的独特意蕴。

作者林海音曾评价《城南旧事》:“它们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写着它们的时候,人物却不断涌现在我的眼前”。电影和小说都有着跨越时空的深刻艺术魅力,将读者和观众拉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其中别离是小说的一大主题,英子身边如走马灯般的出现一些人和物,却因为种种机缘分别了,这里面有空间的分隔,有今日与昨日的时间分隔,还有情感的离别。

在童年的北平城里,时间成为了永恒的话题,人类的生命从孕育之处到生命凋零是周而复始不可逆转的过程,英子与疯子秀贞的生死别离更多地为空间别离,英子和父亲林全文的生离死别则为情感的别离,随着父亲的离世,举家的搬迁则表示英子童年与成长的别离。对于父亲的离去,有一句极具想象力的诗意表达“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语双关,不仅是说爸爸所养之花的凋零,更表达生命戛然而止的永久别离。这种生命状态的停止就是对人类永恒存在形式的反思。

《城南旧事》,怎样才算“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

时间在这里不仅有了刻度,还有了温度,时间的无情流逝不仅冲刷着英子对于往事的记忆,还在死亡背后归结为一种历史的虚无。从少不经事到身心成长是每个人必然会经历的。这种时光轮转超越了生命本身,更突显出记忆的真实性和残忍性。小说的总结非常具有哲学性“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影片则直接通过离去表达了场景和心态的成熟轮转,父亲的离去让英子更加成熟,精神层面实现了交接和转换,这构成了人类永恒不灭的艺术升华。

小说中还有一层深意是影片未曾表达的,那就是两岸关系。影片得到上海电影厂的支持批准也在于对于台湾回归的政策导向。但是导演并没有刻意凸显两地分割这样的主题,而是始终遵循“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这一原则,如一开篇就有旁白表明“不思量,自难忘,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是多么想念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难道作者仅仅思念那些景色和人物吗?熟悉那段历史的朋友应该立马有所神会。尽管个人意志难以扭转主流意识形态,但是通过旧事的描述观众们仍然会感受到游子的思乡之情,他们渴望回到那片故土,渴望回归祖国的怀抱。

电影通过不断重复同样的场景和音乐营造出斗转星移的时空回转和物是人非的情感纠葛,这些都属于重复的艺术,这些艺术的重复其实是对情感的高级映射,也让影片超越了具体历史情境的局限,具有了时间上更久远、空间上更辽阔的意义和价值。

《城南旧事》,怎样才算“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

03、将小说中五个独立的故事串联成章,在压缩情节的同时删繁就简,使故事情节更紧凑,人物形象更饱满。

小说包含了5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 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5个故事既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凝缩为87分钟的电影则需要更加凝练,于是删除“兰姨娘”这个故事,并将爸爸的逝去作为了结局,正片中只保留了三个最能反映当时风俗特点的故事,这三个故事能够完全代表小说的核心和理念。

要想让故事更加紧凑,比如串联起这三个故事,于是英子成为了破题之人,这既是英子的回忆,通过英子之眼睛来观察和思考更是理所当然。英子与秀贞的相识让我们窥探到了一个世人眼中疯子的内心,秀贞与思康的爱情故事有些凄惨,她更是念念不忘女儿小桂子。英子在发现妞儿就是秀贞女儿时,并没有考虑失去玩伴的后果,而是主动让母子相认,血浓于水的亲情与妞儿之前受到虐待的场景形成对比,更强调出亲情的可贵。这样一个疯子竟然将亲情和爱情看的超越一切,人物形象瞬间立体,也让我们体会到英子的真诚与善良。

《城南旧事》,怎样才算“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

英子在遇到小偷时,反映出英子具有思想性,她会根据过往经历来分析判断遇到的人。之所以把人人避之不及的小偷当做朋友是因为“嘴唇厚墩墩的是老实人”。当得知这位朋友供弟弟读书,养活妈妈的善良品质时,她内心是被温柔所裹挟的,但是当英子了解到他偷窃行为之后,英子内心也极度恐慌,这是她对于未知世界的迷茫,当因为她的缘故导致小偷被抓时,内心更是恐惧和不安,但我们发现在家庭的保护下她心灵得到了修复,重新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之中。

第三个故事《驴打滚儿》反映出当时的人际关系和世态炎凉。英子问保姆宋妈“你为什么有家还要给别人当保姆?”,英子并不理解社会的残酷和现实,当宋妈将两个孩子留在家中,她所有的思绪都寄托在那个虚无的家庭。尽管她并不喜欢丈夫“黄板牙”,但是孩子是无辜的,当她得知自己的儿子被淹死,女儿被卖之后痛不欲生。她说孩子已经没了回去还有什么意义?但是最终她还是回去了。这里强调的是我们对于感情的修复能力,逝者如斯,如果不努力地生活下去,那就失去了存活的意义。

秀贞的故事奠定了整部作品的感情基调,小偷的故事流露出作者对于残酷社会的底层悲哀,宋妈的故事映射出别离的伤感和无奈,而父亲的病逝加重了这种感怀

,让整部作品基调一致,不断加深生活的苦难感,营造出悲天悯人的社会关怀,凸显了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城南旧事》,怎样才算“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

04、电影统一了小说中的人物性格,与阅读体验不同,对于人物内心刻画采用旁白的方式,更关注于剧情的连贯和主旋律的升华。

小说中出现了众多人物,每个人的性格和心理各异,很多细节其实映射出繁复的人心,比如英子的爸爸作为旧式文人的代表,并不总是一本正经,小说中《兰姨娘》专门有一段描述

“我坐在小板凳上看兰姨娘的手看愣了,那烧烟的手法,真是熟巧。忽然,在喷云吐雾里,兰姨娘的手,被爸一把捉住了,爸说:‘你这是朱砂手,可有福气呢!’兰姨娘用另一只手把爸的手甩打了一下, 抽回手去,笑瞪着爸:‘别胡闹!没看见孩子?’爸也许真的忘记我在屋里了,他抬起头,冲我不自然地一笑,爸的那副嘴脸!我打了一个冷战,不知怎么,立刻想到妈。我站起来,掀起布帘子,走出卧室,往院外的厨房跑。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找母亲。”

《城南旧事》,怎样才算“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

可以看出父亲有寻花问柳的习惯,而母亲形象则是“妈站在大炉灶前,头上满是汗,脸通红, 她的肚子太大了,向外挺着,挺得像要把肚子送给人!”这是典型的忍辱负重的家庭主妇形象。

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了让影片更加温馨和谐,导演有意统一了这些人物形象,我们看到的是兢兢业业,对家庭勤劳付出的父亲和温婉动人通情达理的母亲,父亲的形象没有任何人格上的缺陷,母亲也成为了贤妻良母的代表,这样的改编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的丰富而集中的精神世界,如果支线太多,必然会干扰观众的视线,淡化了人物饱满的形象,不利于展示温情脉脉的家庭氛围,甚至会影响到观众对于英子的理解。

导演遵循了人物性格简单化的处理方式,还加入了很多旁白表现方式,这是对于小说文体的再创造,影片之所以成功,正是源于在保留主要特质的同时,通过删减调整剧情,强化了小说的艺术内涵和主题升华,避免因小说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影响到对于内涵的理解

,这是值得我们后世学习借鉴的。

《城南旧事》,怎样才算“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

05、忠于原著精神,采用连续性叙事技巧由浅入深探讨童年往事的一往情深。

在电影改编方面,目前主要有三种形式:忠于小说;背离小说;借用外壳或灵感。其中《城南旧事》就是忠于小说的改编样例。导演基本上所有的语言和案例在小说中都有迹可循。根据如爱德华·茂莱在《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中所说:

“由于小说家掌握的是一种语言的手段,他在开掘思想和情感、区分各种不同的感觉、表现过去和现在的复杂交错和处理大的抽象物等方面便得天独厚。尽管晚近以来某些电影导演力图在表现复杂的主观关系方面与文学一争高低,但电影毕竟在这个领域里比小说略逊一筹,难相比美。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人的内心世界上的电影导演,或者换句话说,当他们处理一些更适合文学家的题材时,结果往往拍出静态的、混乱的和枯燥乏味的非电影 ”。

《城南旧事》紧紧抓住了英子这根贯穿始终的主线,采用连续性叙事技巧,运用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式的“缀合式团块结构”,把小说中描述的发生在北京城南的三段童年往事勾连起来,让电影充满了浓郁的北京风情和童年怀旧情结。

《城南旧事》,怎样才算“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

林海音的作品充斥着对于复杂人性的刻画和社会百态的真实现状,当小偷被抓后,英子妈妈说“小英子,看见这个坏人了没有?你不是喜欢作文章吗?将来你长大了,就把今天的事儿写一本书,说一说一个坏人怎么做了贼,又怎么落得这么个下场。”英子的回答是“不”。“我将来长大了是要写一本书的,但绝不是像妈妈说的这么写。我要写的是:《我们看海去》。”这正是英子视角的独特性,用儿童的评判标准来衡量善恶既能避免成人庸俗的眼光,又能提供独树一帜的思维方式。

英子虽然小,却能够透过表象看到隐藏在冰山之下的真相,她不会用功利、世俗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而是独立思考,自行辨别。这正是源于儿童纯真的心灵。英子能够看到平凡人生命中的闪光点,这正是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真善美。导演通过儿童视角表达了对童年故乡家园的思念、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对人性美的感悟。

《城南旧事》,怎样才算“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

结语: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成名作,通过小说为我们展现出了一个无忧无虑却纷繁复杂的童年经历,这里是她的家乡,也是英子成长成熟的家园。影片很好的遵循了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这一主题,深化、塑造出秀贞、小偷、宋妈、父母等一系列人物形象。

小说打破了传统的叙事风格,以完整、真实、多变的视角来实现对于人性的关照,这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影片则通过改编让艺术风格更加鲜明统一,表达出对于童年往事的一往情深,成为中国儿童电影史中的不朽名片。

英子其实正是身处历史洪流中普通人的形象,只是多了一份思辨和坦然,回首往事,她分外留恋那份时光,小说构成了对那个年代的特殊回忆。电影则用画面和语言告诉我们:时光一去不复返,人类的生命还将延续,后来者更需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